没有大人的夜晚树的故事读后感
❶ 《没有大人的夜晚》 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图书简介】 - 没有大人的夜晚(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这里,是一个故事的果园,那树上结满了芬芳诱人的各种果子,只有你自己摘下来亲自尝一尝,才会知道那果子的味道。有故事看的感觉真好!《“读品悟”感动系列》作为一种研究性课程,把“微型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故事等文学体裁”引入到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怎样围绕课题去开展研究,并用文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出来,因此这已经是一种融阅读、赏析、研究、写作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研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无裨益。阅读要品要悟,但更离不开读者结合自身的体验。在体验中读,品得更深,悟得更透。一切概念都是空泛的,惟体验使之具体、形象。“体验”系列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倡导个性化阅读。所选文章既可益智,又可怡情。打开本书去体验,体验书中的清香、书中的哲理、书中的故事!< 【作者简介】 - 没有大人的夜晚(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刘海涛,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文学评论》《新华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要著作有:《微型小说学研究》(三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文艺鉴赏概论》(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现代读写说:高师写作学新稿》,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小说的读与写》,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规律与技法》,新加坡作家协会出版社1993年版。 【《没有大人的夜晚》09版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1]字 数: 100000 版 次: 1 页 数: 152 印刷时间: 2009-11-1 开 本: 1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10802027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少儿 >> 励志/成长 定价:¥19.90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好故事能照亮美好的童年,是小朋友们成长的好伙伴。 这是一本精心编选的感人故事集,精准的注音、优美的手绘插图以及精彩的赏析;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阅读本书,能让孩子感受故事里娓娓道来的温暖和馨香,欣赏优美插图中细细勾勒出来的快乐和感动,品味精彩赏析里蕴含的智慧和启迪。这些精美的故事,就仿佛是通往大千世界的桥梁,让小朋友们拥有七彩的梦想和快乐的童年,轻松汲取成长的养料,健康快乐地成长。
❷ 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没有大人的夜晚【最新版】(基本内容)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佘艳,她有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她有一颗透亮的童心。她是一个孤儿,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话是“我来过我很乖”。她希望死在秋天,纤瘦的身体就像一朵花自然开谢的过程。在遍地黄花堆积,落叶空中旋舞时候,她会看见横空远行雁儿们。她自愿放弃治疗,把全世界华人捐给她的54万元救命钱分成了7份,把生命当成希望的蛋糕分别给了7个正徘徊在生死线的小朋友。
我自愿放弃治疗
她一出生就不知亲生父母,她只有收养她的“爸爸”。
1996年11月30日,那是当年农历10月20日,因为“爸爸”佘仕友在永兴镇沈家冲一座小桥旁的草丛中发现被冻得奄奄一息的这个新生婴儿时,发现她的胸口处插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10月20日晚上12点。”
家住四川省双流县三星镇云崖村二组的佘仕友当时30岁,因为家里穷一直找不到对象,如果要收养这个孩子,恐怕就更没人愿意嫁进家门了。看着怀中小猫一样嘤嘤哭泣的婴儿,佘仕友几次放下又抱起,转身走又回头,这个小生命已经浑身冰冷哭声微弱,再没人管只怕随时就没命了!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婴儿,叹了一口气:“我吃什么,你就跟我吃什么吧。”
佘仕友给孩子取名叫佘艳,因为她是秋天丰收季节出生的孩子。单身汉当起了爸爸,没有母乳,也买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汤,所以佘艳从小体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艳一天天长大了,出奇得聪明乖巧,乡邻都说捡来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欢她。尽管从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担惊受怕中,佘艳慢慢地长大了。
命苦的孩子的确不一般,从5岁起,她就懂得帮爸爸分担家务,洗衣、煮饭、割草她样样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别家的孩子不一样,别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妈妈,自己的家里只有她和爸爸,这个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来支撑,她要很乖很乖,不让爸爸多一点点忧心生一点点气。
上小学了,佘艳知道自己要好学上进要考第一名,不识字的爸爸在村里也会脸上有光,她从没让爸爸失望过。她给爸爸唱歌,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一样一样讲给爸爸听,把获得的每一朵小红花仔仔细细贴在墙上,偶尔还会调皮地出道题目考倒爸爸……每当看到爸爸脸上的笑容,她会暗自满足:“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也有妈妈,但是能跟爸爸这样快乐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2005年5月开始,她经常流鼻血。有一天早晨,佘艳正欲洗脸,突然发现一盆清水变得红红的,一看,是鼻子里的血正向下滴,不管采用什么措施,都止不住。实在没办法,佘仕友带她去乡卫生院打针,可小小的针眼也出血不止,她的腿上还出现大量“红点点”,医生说,“赶快到大医院去看!”来到成都大医院,可正值会诊高峰,她排不上轮次。独自坐在长椅上按住鼻子,鼻血像两条线直往下掉,染红了地板。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个便盆接血,不到10分钟,盆子里的血就盛了一半。
医生见状,连忙带孩子去检查。检查后,医生马上给他开了病危通知单。他得了“急性白血病”!
这种病的医疗费是非常昂贵的,费用一般需要30万元!佘仕友懵了。看着病床上的女儿,他没法想太多,他只有一个念头:救女儿!借遍了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的钱不过杯水车薪,距离30万实在太远,他决定卖掉家里唯一还能换钱的土坯房。可是因为房子太过破旧,一时找不到买主。
看着父亲那双忧郁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脸,佘艳总有一种酸楚的感觉。一次,佘艳拉着爸爸的手,话还未出口眼泪却冒了出来:“爸爸,我想死……”
父亲一双惊愕的眼睛看着她:“你才8岁,为啥要死?”
“我是捡来的娃娃,大家都说我命贱,害不起这病,让我出院吧……”
6月18日,8岁的佘艳代替不识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签字:“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
8岁女孩乖巧安排后事
当天回家后,从小到大没有跟爸爸提过任何要求的佘艳,这时向爸爸提出两个要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张相片,她对爸爸解释说:“以后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上姑姑陪着佘艳来到镇上,花30元给佘艳买了两套新衣服,佘艳自己选了一套粉红色的短袖短裤,姑姑给她选了一套白色红点的裙子,她试穿上身就舍不得脱下来。三人来到照相馆,佘艳穿着粉红色的新衣服,双手比着V字手势,努力地微笑,最后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她已经不能上学了,她长时间背着书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目光总是湿漉漉的。
如果不是《成都晚报》的一个叫傅艳的记者,佘艳将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树叶一样,静静地从风中飘下来。
记者阿姨从医院方面得知了情况,写了一篇报道,详尽叙说佘艳的故事。旋即,《8岁女孩乖巧安排后事》的故事在蓉城传开了,成都被感动了,互联网也被感动了,无数市民为这位可怜的女孩心痛不已,从成都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实世界与互联网空间联动,所有爱心人士开始为这个弱小的生命捐款,“和谐社会”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最强音。短短10天时间,来自全球华人捐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