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讲的一个故事400
㈠ 童年名著简要陈述故事内容400字
“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一天,阿廖沙出于好奇,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阿廖沙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阿廖沙的外祖母是最疼爱他的,而外祖父则与之相反,他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了,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后来母亲的再婚,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丈夫打。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其他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㈡ 史记的一个故事400字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
为你解答,如有帮助请采纳, 如对本题有疑问可追问,Good luck!
㈢ 曾祖父的故事400字左右
曾祖父去世早,关于他的故事,我都是听祖父和父亲及村里的人讲的。其中讲的最多的是:
故事一:民国年间,据我村三十里远的一村子有一个人骑着马去临清,路过我村,在我村边上把钱褡子丢失了。曾祖父起得早,在路上拾到了,心想丢钱的人一定着急。于是,派人骑马前去追丢钱的人,追到邵古将钱还给了丢钱人,那人感激万分。从临清办完事回来途经我村,特到曾祖父家中感谢。这人回家后不久,又带着家人,来到我村,给曾祖父送来匾额,上书“拾金不昧”四个金字。这块匾直到解放前夕还挂在我家大门上。
故事二:曾祖父勤俭能干,家业不小,家院六七处,田地上百亩。一年麦收季节,有雇工来说:“二爷,有人在咱家麦子地里拾麦子。”曾祖父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快去给咱家的人送个信,让他们不要割干净,留一些在地里,一定记住留一些麦子!这样咱收完后,别人还能拾一些麦子,到年下,他们就有饺子吃了!”还有一秋天,有几个小孩到曾祖父的一处院子里的枣树上偷枣吃,有人告诉了曾祖父,让他去管一管。曾祖父说:“千万不要去,你一去孩子就害怕,一慌从树上摔下来,怎么办?”
曾祖父拾金不昧,处处替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宽厚善良的品德,一直被村中人们颂扬,也一直让我引以为豪,激励我提素养,修品德,做好人!
㈣ 童年与外祖父联欢故事情节300∼400字
外祖父:他是俄罗斯小市民阶层的典型。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他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结果生了场大病;他非常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偷窃。卡什林是小说中丑恶势力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俄国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不过他也有好的一面,他当纤夫时,面对困难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声望的磨坊主。
他打孩子也有一定的道理,是孩子们做了错事时,他为了让他们尝到教训,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表现出了他对孩子无私的爱,当然这也是严厉的爱。他有时还教阿廖沙学习字母词组,这更能体现出他对小孩无私的爱,是望子成龙的表现。
如果他不爱自己的子女,他又怎会同意阿廖沙父母的婚事,当他看到他女儿也就是阿廖沙的母亲无家可归,成了一个寡妇时,他还又费尽心机撮合女儿与另外一位读书人的婚事,变卖了自己的家产,送给了女儿做嫁妆。
因此外祖父虽然暴躁自私了点,但他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对子女的爱意,是一个严厉的好父亲和外祖父。
㈤ 呼兰河传祖父人物分析400字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呼兰河传》
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
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
传统小说模式,
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
辐射出生活的
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祖父
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㈥ 伟人的故事,400字左右
影响中国近代史相当深远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颇为传奇。他出身于农民之家,生长在湖南湘潭闭塞的农村韶山冲里,小时侯虽然读过私塾,但也放过牛,种过菜,喂过猪,其后走出农村,读过师范学校,又做过图书馆管理员,最后参加革命,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能席卷全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君。他的一生伟业,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毛泽东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与其曾祖所葬风水有很大关系。 据说在一九三○年时,国民党由于战事屡屡失利,认为是毛氏祖坟龙脉好所致。于是湖南省省长何键,曾指派亲信副官熊道乾统帅一个连的兵力,往湘潭去挖毛氏祖葬,但在当地百姓的保护下,何键军队所挖的不是毛泽东家的祖坟,而是当地地主毛俊贤家旳祖坟,因此毛氏祖坟并没有被破坏。毛泽东也曾对一位美国记者说过:“小时候,曾听说我的曾祖的坟地风水好。”
在毛泽东的老家湘潭流传着两则关于毛泽东祖父坟墓的风水典故。一则是说,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与他的兄长毛德臣两人都看中了虎歇坪的一块墓地,相争不下,达成了“先死者葬,后死者让”的协议。毛德臣暗喜,因为他比毛翼臣要长五岁,但想不到后来毛翼臣竟然先逝世,于是找人择定吉日良辰安葬。风水先生竟然择了个八年之后的夏月某日,毛家只好将灵柩安放在虎歇坪墓基上。由于墓基之土不能挖动,所以只好用稻草之类覆盖其上。过了八年,毛氏后人揭开灵柩上的覆盖物,发现棺木色泽光亮,完好如初,而破土挖穴,发觉穴下只有穴位处是泥土,四周俱是石头,大家深知这是一处好穴。
另一则故事则比较传奇。说湖南有一位著名的风水师,名叫“不过五”,他每说一句话不会超过五个字,性格高傲。有一年湖南大旱,盗贼如毛,他在饥寒交迫之下,晕倒地上,被毛泽东父亲毛顺生救起,毛顺生好心劝他去逃难,并准备一些路费给他。在送他上路时,“不过五”先生大为感动动,于是将他多年找得的一块佳穴告诉诉了毛顺生。“不过五”说:这座山像一个女子奔向月亮,灵气十足,如果在八月十五中秋晚上,嫦娥头顶冒着月亮灵气的刹那,将祖先骨骸放进去,天地会为之一震,你的儿子当中定有一个成为为开国之君。不过那个受恩宠的儿子,一生的命运就会立刻有转变,他的命中注定先苦后甜,青少年时要受尽痛苦,但必有成功的一天。后来毛顺生果如他言,把毛泽东祖父的骨骸葬到了嫦娥奔月的穴上,孕育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君毛泽东。
㈦ 寒假,听爷爷讲故事 400字
寒假是和家人相聚的宝贵时间,平时没有时间听奶奶唠叨,没空听爷爷讲故事...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都在寒假一一完成吧!
今天是星期日,吃完午饭爷爷给我讲了两个故事,名叫金鸟和晚奴南北。
从前有一个国家的国王非常喜欢越国的一只金鸟,千方百计都要把这只金鸟买回家,可那个卖主就是不卖,还说:“这只金鸟又会说话,又会唱歌,又会说话,是天下最神奇的鸟 了”那个国王买不到金鸟急得饭也不吃,便请别人帮他买,金鸟买家后,国王就把它放在笼子里,让金鸟唱歌,跳舞。可金鸟 一动也不动,就像木头人一样。国王就把金鸟放走了。金鸟又飞回越国,给自己国家的人唱歌,跳舞。第二个故事是晚奴南北,从前有一户人家养了两匹金马,一匹叫南北,据说,只要得到这 两匹金马,就会发才。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后都到他家去买,有一
位老爷爷买下了其中的一匹叫晚马。买回家后,它一天不吃饭,二天不吃饭,三天不吃饭直到第七天,晚马向北边叫了一声就死 了。我听了这两个故事后觉得很有意思,动物也认识自己的国家。
㈧ <<听祖父辈讲故事>>作文
听爷爷讲故事
爷爷的故事,就像沙滩边的鸟蛋一样少,但是,爷爷却常常讲他那些千年不变的老故事,比如说《贪心的人》啊,《疯子》那些。爷爷最喜欢给别人讲故事,讲的人津津有味,听得人全神贯注这就是爷爷最希望的。爷爷第一次给我讲故事是在我六岁的时候。
那时,爷爷给我讲的故事名字叫《贪心的人》,首先,爷爷问我一个问题:“贪心的人会有好下场吗?”我说:“肯定不会。”于是爷爷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两个人,家里很穷。后来,年迈的母亲死了,老大和老二开始瓜分家产,老大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拿走了,老二只好拿走了靠在门旁的斧子和树,那棵树是一棵老树,上面住着一只老鹰。有一天老二穷得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拿起斧子来砍树,树上的老鹰说:“求求你,别砍树,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有好多好多的金子银子,花也花不完。但是必须在太阳快要升起时离开。因为那里是太阳山,不然会化成血。”老二想了想,说:“好。”
这时,我问爷爷:“老二最后是不是因为贪心而化了?”爷爷说:“不,没有。老鹰带着那个人来太阳山,那个人拿一些金子就走了,没有贪心。老大知道这件事后,也拿斧子去砍树,并叫老鹰带着他来到太阳山。老大见钱眼开,拿了好多好多的银子金子,装了两口袋。老鹰说:“好了,够你全家老小花一辈子了。”但他说:“不够,还不够。我要多拿些。”老鹰说:“太阳马上出来了。”老大还不走,说:“不够,还不够,太阳不会出来的。”老鹰看着他,无奈地飞走了,这时,太阳出来了,老大心想:坏了快走!但是没有老鹰,他出不去,结果,他化成血了。”“没有了?”我问。爷爷点了点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么?”我回答说:“做人不能太贪心,依赖于他人,否则鸡飞蛋打——两落空。”“恩。”爷爷说。
爷爷给我讲的故事总会让我明白许多的道理,对我们很有益处。
㈨ 听爷爷讲党的故事 400字到600字
是要作文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闲暇之余,爸爸又悠然自得的哼起了熟悉的调子。作为第三代,我却不懂: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没有新中国”?
我想,爷爷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定对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再熟悉不过了。于是,我跑到正在躺椅上的爷爷面前,想问个究竟。
爷爷听说我想知道过去的故事,这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60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记得我小时候,也就是中国解放之前,中国还是一个饱受屈辱、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国家。先是八国联军欺负软弱无能的清朝、又是日本鬼子侵略后的烧杀抢掠,接着国民党的独裁腐败……我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亲眼见到过家里人为躲国民党抓壮丁“跑反”,真是人人不得安生!还记得打国民党的时候,还有个负伤的红军在我家住过一阵子呢!那时候,我们觉得红军帽子上那颗星星是最光荣的东西,对那红军也是万般的好。我们想听共产党的故事,那红军就象我现在给你讲这样告诉我们很多的故事。他们长征走得难,打仗也很艰苦……我们全家都是热爱毛主席,共产党的,所以新中国成立那年我们也是分外兴奋!”
讲到这儿,爷爷停住了,慢慢地呷了口茶。“快讲,快讲啊!”我听得入了迷。
“别急嘛,你听我慢慢讲:“你刚才不是问‘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嘛’,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党,他们赶走日本鬼子,打倒国民党后成立了新中国,我们就过上了好日子。家里分了地,我也有了工作,一家人过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飞速发展,日子过得更红火了。国家投资建设了新农村,给农民补贴,还给我们养老津贴呢!你瞧,你这学费不是国家掏?还有哇,现在科技发达,家家装上电脑,人人都有手机。”爷爷高兴了,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手机来,“你瞧,连我这老头子也用了手机!”爷爷开怀大笑,我也在一旁直高兴。
“要说我们为什么这么幸福,还是多亏了共产党的领导!你说这短短六十年里,国家就发展的如此之快。还有去年十二月发射的那个,神舟几号来着?”我乐呵呵的插嘴:“七号!”爷爷一拍脑门儿:“对对对!总而言之,我们的一切都是党给的,你现在该知道那首歌的含义了吧?”
我使劲的点点头,边拍手边唱起了那首熟悉的调子……
听爷爷讲“共产党”的故事
今天,我又和往常一样,缠着爷爷给我讲故事。爷爷抱着我,说:“涵涵,现在你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年先锋组织,但你知道吗?到今年的7月1日我们的共产党就90岁了,今天爷爷就给你讲一讲这‘共产党’的故事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就这样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解放中国的劳动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经历了“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二万五千里长征”、“西安事变”、“七七事件”等等。1949年,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走向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道路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将中国逐步带领上了富裕的道路。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神州号载人飞船的升空、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充分说明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已是一个世界强国。
2008年的汶川、2010的玉树地震,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的身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
看着爷爷眼中的光茫,我叫道:“爷爷,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繁荣强大的中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更强而努力!”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从小到大,我最陶醉的便是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了??????
爷爷是一名军人。也许与许多老人一样,他也是在枪林弹雨中用生命成为了那座捍卫祖国与人民的堡垒中的一砖。虽然,爷爷不曾过多的表露出他所经过的沧桑。但是,从他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不难看出他胸中曾经燃烧着的激情和直到现在仍难以掩饰的自豪。
每当他讲起自己的峥嵘岁月,我总会深深地向往那些我不曾经历过的风雨与挫折。
记得最让爷爷难忘的一次生死挣扎,是在一场与日本人的战斗中。爷爷与这个连仅剩的五名战士一同躲避敌人的追捕,因为没有了枪支,所以只能用跑。敌人在身后穷追不舍,爷爷与五个战士一跑就是三十里,最后终于甩开了敌人,而仅生的六个人却只剩了三个。每当说到这时,爷爷还总会从眼神中透露出悲伤。就像这种情况,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年代时常发生。而爷爷的身上也有着数不清的疤痕。
而现在,爷爷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十分优厚的待遇。作为建国前的军人,他的晚年是十分安详快乐的。过年过节,干休所里会进行不同的活动,并且有很好的福利。当老人有什么需要时,干休所中的负责人员也总会尽量满足。生病送医,嘘寒问暖,更是无可厚非。
爷爷常说,人要知足常乐。他总是指点着家中的用品和日渐繁华的社会,嘴角落出一丝浅笑。“最早的时候,家里用不起电灯。到了晚上,几乎什么也无法做,每天生活单一而无趣。但是在那时却无从获知,无法感受。只有和现在充实的生活相比,才能体会出这份幸福。”虽然,对我来说,这个落差我很难了解。但是,多少还是有些感受的。就这样,渐渐的,我开始听的有些入神了......
“总是要你珍惜现在学习的生活,但是终归多说无益。爷爷一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进学校读书。在那个时代,家庭的艰辛,不允许我这样做。所以,这就是一个一直未完成的梦。”看着我面前的这位老人,我内心不免有些触动。也或许是解答了我的一个疑问吧。以前总是奇怪,为什么爷爷每天到必须要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读书。“不过,没关系”爷爷紧接着讲。“现在,我可以每天用空余的时间,去看些报纸,书什么的。已经很是满足了。”说完还嘿嘿地笑了几声。看得出,现在,虽然爷爷身体不如从前,可内心却是无法比拟的幸福。
是啊,那么多的充实,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多的惬意。如果,社会与国家不曾改变,哪来现在拥有的一切呢?虽然,很多人都说过,我们越来越学不会感恩了,原因就是无法感同身受。但是,只是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些艰难困苦,却并不代表我们心中没有这份积极向上的力量。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也仿佛亲生经历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与变迁。那些故事,那些沧桑,那些变化,都升华为我心中的一份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一帆风顺的生活太假,一成不变的国家更是不可能。所以,我们应该骄傲,为我们这个曾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国家而欢呼,为我们这个如今伟大强盛的民族而鼓掌。是的,他就像是一座城墙,一座堡垒。他坚固的无坚不摧,让我们从此无惧于风雨,可以昂首挺胸的将我们心中的那片炽热大声地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