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关于诺贝尔奖的故事600字

关于诺贝尔奖的故事6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21 11:35:28

⑴ 关于诺贝尔获奖者的一个故事

小时候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山上,在漫步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父亲也带著他们的小孩去山里玩。当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么?”

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猜想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著说,“意大利人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现在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可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他说,“瞧,那鸟儿是在啄它的羽毛。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大概是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要把羽毛梳理整齐。”我说。

可结果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

“因为有虱子。”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又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粘粘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现在,我知道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他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⑵ 一个关于诺贝尔奖的小故事

上面讲的关于诺贝尔奖的小故事,真有意思。多年以前,有研究癌症发生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得到了诺贝尔奖。后来有说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也得到诺贝尔奖。
我认为,以上两个获奖成果,都是错误的。一是在理论上说不通,二是经不起临床检验。世界上有那么多癌症患者,有那个患者是由那种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幽门杆菌对抗菌素有敏感性,怎么就治不了胃癌呢?足以说明以上两个获得诺贝尔奖是错误的。
有正确的吗?
有,真的有。
最新研究发现,癌症发生的主要病因是患者自身有异常放射线,聚焦放射到靶组织器官细胞,长时间以后发生细胞损伤---修复---增生---癌症。
这个发现来源于临床,经得起临床再检验,对每个癌症患者都适用。
有放射线就有放射源,放射源通过现代仪器,很容易检查发现。

⑶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小故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诺贝尔委员会说,授予阿赫蒂萨里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其30多年来致力于解决全球国际冲突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管是作为一名芬兰高级公务员和总统或者是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任职,阿赫蒂萨里一直在为和平事业而努力。在过去20年里,阿赫蒂萨里一 直在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暴力冲突。1989年至90年,他在促使纳米比亚的独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5年,阿赫蒂萨里和其组织“危机管理倡议 ”(CMI)对于解决印尼复杂的亚齐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和2005年至07年,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试图找到解决科索沃危机的方法。 2008年,通过“危机管理倡议”和与其它机构的合作,阿赫蒂萨里试图为伊拉克问题寻找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此外,他还对解决北爱尔兰 、中亚、非洲之角的冲突作出了贡献。

尽管事件各方对避免战争和冲突负有主要责任,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曾数次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国际政治的斡旋者。今天,阿赫蒂萨里是一位杰出的斡旋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取得成果,他向人们展示出了外交斡旋在解决国际冲突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希望,阿赫蒂萨里的努力和成就可以鼓舞其他人。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1937年6月23日生于芬兰维堡,社民党人。他1965年进入芬兰外交部工作,曾先后出任过芬兰驻坦桑尼亚 、 赞比亚 、 索马里和莫桑比克的大使。1977年进入了联合国 ,担任联合国纳米比亚问题特别代表、芬兰外交部国务秘书、 前南斯拉夫问题特别代表和联合国负责行政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1994年3月任芬兰总统 ,2000年3月1日去职。在卸去总统职务后,担任联合国负责处理非洲之角人道主义问题的特使等职务。2005年11月11日被任命为联合国科索沃问题谈判特使。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文告中赞扬了她为“可持续发展、民主和和平所作的贡献。”肯尼亚助理环境部长马塔伊在得知获奖消息后对挪威电视台说:“非常感谢你们,我感到很吃惊。我感到很激动,我并没有想到会获奖。

出生于1940年的马塔伊于1977年发起了“绿色带运动”,这一项目致力于提倡生物多样性,并同时创造工作机会、使妇女在社会上获得更多地位。这一项目已栽下了3千万棵树。树木的养护机构目前还雇佣了数千人,其中有不少是妇女。她说:“我们对这些植物的生态系统负有特别的责任。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它们,那么我们也无法生存。”

这位著名的生物学者于1971年成为内罗毕大学的首位生物学女教授,后来成为生物学院的院长。这位著名的生物学学者1978年获得了德国学术交流奖学金,是获得这一奖学金的首位东非国家的女性。她后来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

马塔伊于2002年12月作为绿党成员在肯尼亚的首次自由选举中当选议员。2003年1月,她出任助理环境部长,负责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她最近因为对国家的贡献而获得了“手握燃烧着的矛的老者”的头衔。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牧师,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领导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逐渐认识到,南北战争所致力解放黑奴运动,并没有产生使美国黑人成为完全平等公民的预效果。十九世纪后期,美国黑人的公民权利受到州和地方歧视黑人的法规和惯例层层约束和限制。在日常生活中,美国黑人常常被隔离开来,不能与白人同在一个学校上学,乘坐同一公共交通工具,同在一个地方居住。黑人不能充分参与美国社会生活,甚至在一百年后仍然和奴隶一样被剥夺各种权利,他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与国家的发展并非完全相称。因此美国黑人的平等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黑人志愿团体和教会以及其它各阶层关心此事的美国人团体,同心合力掀起了一场争取民权的运动。他们敦促国会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清除美国社会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最后残余。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举行的「为工作的自由进军」是民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那天最激励人心的,是马丁.路德.金恩牧师代表南方基督教领导会议所作的讲演。 一位新闻记者指出,金氏的演讲「充满林肯和甘地精神的象征和圣经的韵律」。他既义正严辞又有节制;公开宣扬-这是其基本哲学的一部分--非暴力的改革途径;并且侃侃陈词,雄辩有力。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美国国会、总统和法院将金氏在讲演中提到的各种法律障碍解除了
曼德拉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44年他参加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1999年6月正式去职。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同年他还与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2年曼德拉与温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与温妮离婚。现任妻子格拉萨·马谢尔(Graca Machel)是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的遗孀,1998年7月18日与曼德拉结婚。

1992年10月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5月,曼德拉总统应邀访华,他是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
你说的是特里萨嬷嬷(Mother Teresa)吧!
大学英语教材(复旦版)第三册有一个单元就讲了她的故事。她还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转贴的关于她的生平简介:
特里萨嬷嬷(Mother Teresa)原名艾格妮丝·巩霞·博杰舒,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一个阿尔巴尼亚农民家庭。她的父亲是个杂货商,家境并不富足,但父慈母爱,手足亲睦,她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生长起来。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1928年来到印度,并投身于慈善事业。从40年代起,她在印度开展救助孤儿、穷人和老人的慈善工作,并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众多的学校、医院、收容所和孤儿院等。

1952年,特里萨在一座印度庙的旁边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以让那些可怜的人在弥留之际能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至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又无家可归的穷人在收容所里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日子。当记者问到挽救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甚至根本不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意思,因为这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
此后,特里萨开始考虑收治麻风病人一事。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在印度访问期间接见了特里萨,并将自己的一辆高级轿车送给她。特里萨后来将这部车卖掉,用拍卖所得为麻风病人建了一幢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使这里成了加尔各彼得堡唯一的麻风病中心。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特里萨,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特里萨嬷嬷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在晚祷后,她对记者说:“贪婪——对权力的贪婪,对金钱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这时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获奖后,特里萨嬷嬷卖掉了奖章,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美分。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和平教育奖授予特里萨嬷嬷,以表彰她将其一生献给解除贫困,促进和平和为正义而斗争的事业。她创建和领导的慈善机构在120个国家设立了569个服务中心,3500名修女在其中供职。
1997年9月5日,享誉全球的慈善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里萨嬷嬷因心脏病发作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终年 87岁。印度政府于9月13日为特里萨嬷嬷举行了盛大国葬。特里萨嬷嬷的灵柩盖着印度国旗,放在运送过“圣雄”甘地和印度国父尼赫鲁遗体的炮车上,缓缓驶向举行葬礼弥撒的加尔各答体育馆。逾百万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众沿途跟随护送,向灵车抛掷鲜花并高举她的照片。
特里萨嬷嬷将毕生献给为穷苦人谋福利的事业,深受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特里萨嬷嬷逝世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加尔各答沉浸在悲痛之中,成千上万的印度人含着泪水与特里萨嬷嬷作最后的告别。如今,她的名字已经飞越千山万水,传遍整个世界。她以献身慈善事业的至诚,直面困苦的精神,赢得亿万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人们尊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⑷ 诺贝尔获奖者的故事

诺贝尔的故事
(1833-1896)
1864年的一段时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马拉湖上,有一只船一直停在那儿.附近的居民对这艘船充满了恐惧,谁也不敢靠近它,因为炸药大王诺贝尔在船上进行制造炸药的实验.
为什么在船上做实验呢 原来,从事炸药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诺贝尔在实验室试制炸药时,有一次发生了大爆炸,当场炸死了5个人,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这个祸事发生后,周围居民十分恐慌,强烈反对诺贝尔在那里制造炸药.诺贝尔没有被这次爆炸吓倒,他把设备转移到附近的马拉湖,在船上继续他的试验.
诺贝尔是瑞典人,他从小体弱多病,但意志坚强,不甘落后.他的父亲喜欢化学实验,常常讲科学家的故事给诺贝尔听,鼓励他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次,小诺贝尔看见父亲在研制炸药,就睁大圆溜溜的眼睛问:"爸爸,炸药伤人,是可怕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制造它呢 "爸爸回答说:"炸药可以开矿,筑路,许多地方需要它呢 "诺贝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那我长大以后也做炸药."
在青年时期,诺贝尔以工程师的身份,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深入了解到了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当时,许多国家迫切要求发展采矿业,加快采掘速度,但炸药不能适应这种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诺贝尔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决定改进炸药生产,研制出新的炸药来.
在诺贝尔之前,很多人研究和制造过炸药,如中国的黑色火药和意大利人发明的硝化甘油.硝化甘油的爆炸力比黑火药大得多,但它不易控制,容易自行爆炸,也不容易按照人的要求爆炸,制造,存放和运输都很危险,人们不知道该怎样使用它,所以在发明以后的十几年间,人们只用它来治疗心绞痛.
诺贝尔就从硝化甘油的制造和研究入手.起初,他用黑色火药引爆硝化甘油,后来又发明了雷管引爆,取得了使硝化甘油爆炸的有效方法.
初获成功之后,接着就是实验室大爆炸的巨大挫折.诺贝尔只好把实验室移到船上.后来几经波折,他在一个叫温特维根的地方找到一处新厂址,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硝化甘油工厂.
在诺贝尔研究的道路上,真是困难重重,多灾多难.他制造的硝化甘油,经常发生爆炸:美国的一列火车给炸成了一堆废铁;德国的一家工厂,全部成了一片废墟;一艘海轮,船沉人亡.
这些惨痛的事故,使世界各国对硝化甘油失去了信心,有些国家下令禁止制造,贮藏和运输硝化甘油.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诺贝尔没有灰心,不解决硝化甘油的不稳定问题,他决不罢休.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终于发明了用一份硅藻土(一种名叫硅藻的极小的生物壳堆积而成)吸收三份硝化甘油的办法,第一次制成了运输和使用都很安全的工业炸药.诺贝尔再接再厉,又把发明的成果向前推进了一步,用火棉和硝化甘油发明了爆炸力很强的胶状物——炸胶;再把少量樟脑加到硝化甘油和炸胶中,制成了无烟火药.
安全炸药发明后,马上被广泛地用于开矿,筑路等方面,炸药的产量大幅度上升,诺贝尔的财源也滚滚而来.但诺贝尔的生活还是十分俭朴,为了研究,他甚至一生都没结婚.在去世前一年,诺贝尔留下遗嘱,将遗产的一部分创办科研所,另一部分作为奖励基金,颁发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文学与和平事业(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奖)奖金,奖给全世界在上述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们把获得诺贝尔奖金,看作是科学上的极大荣誉.
诺贝尔小时候身体非常瘦弱。十岁时,随母亲前往俄国的贝德尔堡,与父亲团聚,并开始接受家庭教师的指导。十七岁时,到美国留学,两年之后回国,进入父亲的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诺贝尔受了父亲的影响,对研究炸药很有兴趣,后来因为制造炸药和开发油田,赚了很多钱。但是,他看见自己发明的炸药用于战争,感到十分痛心,故毕生努力呼吁世人把火药用于和平。诺贝尔用他的巨额财产成立基金,每年发奖金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呢!
实验室里雾腾腾, 诺贝尔 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来找他,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说说,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
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是他理想的精华,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凡拥有财富的人,只应给子女留下必须的教育费用,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那是奖励懈惰,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决定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当代的世界精英。

⑸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小故事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科赫的小故事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但是,当学生们翻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最后,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个“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个学期以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尔教授的办公室。看着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突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为只有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那些我认为很聪明的学生,竟然都不愿做这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

“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是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理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而抄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教授最后说。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记导师的话,他老老实实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让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而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鉴于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科赫。

⑹ 关于诺贝尔的作文 扩写 600字

诺贝尔是我心中的英雄

诺贝尔,他既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
这里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他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劳决心发明火药,他废寝忘食的做最后一次实验,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烧的火线,一声巨响旁边的人尖叫到“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身上带着血迹,兴奋的狂呼“成功了!”

诺贝尔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全名叫艾尔费雷德•诺贝尔。他的出生地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从小好学,遇到不懂就问,搞不清楚的问题就认真去思考。在以前,欧洲需要威力强大的炸药,30岁的发明家诺贝尔,埋头研究炸药已有三四年了,实验失败了几百次,还死伤了一些人。有一次,实验中发生大爆炸,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和几个实验人员被炸死,他自己也受了伤。但是困难、死亡没有吓倒诺贝尔,他仍然对事业充满信心,坚持不懈的研究。

诺贝尔是我心中的英雄,他不仅发明了炸药,而且他和他的父亲一起发明了火药、地雷和水雷。诺贝尔还是一位精通德语、法语、英语及俄语的学者,受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

诺贝尔是我心中的英雄,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虽然在意大利病逝。但是临终的时候,他捐献出全部财产920万美元作为一种基金,利息作为奖金,奖励全世界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以及和平等方面成就最突出的人。这就是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奖金”。凡是对人类社会进步以及和平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可以获得。从此诺贝尔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起,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⑺ 诺贝尔传记600字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诺贝尔的家不富裕,他从小体弱多病爸爸妈妈对他没希望,觉得他活不了没抱太大希望。可瘦弱的诺贝尔已有了4岁的罗伯特、2岁的路德维希。诺贝尔有胃病常常口吐白沫,四肢挺直。他的脉搏一会跳,一会不跳。成年的诺贝尔回忆童年写了一首诗: 我的摇篮好像死床, 忧虑的母亲。 多年看护在旁, 尽管希望渺小, 却要拯救这欲灭之光。 我好容易股起劲来, 吸几口乳汁充肠, 接着是抽筋痉挛, 涉于死亡。 直到我抓到生命之光, 死前之苦方告沫决。 诺贝尔出生不久大火烧了他的家,家产严重损失,一家只能住在一所破小屋里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父亲工厂也倒了后来,父亲去了国外打工,三个孩子也上学了。母亲每次都让大哥保护好诺贝尔。他很爱读书一次测试,他得了优秀奖82人2个人得这个奖项。没多久父亲来信,母子能团聚了。母亲以往担心的眼神也没了。到了俄国,爸爸请了吉宁老师诺贝尔学的很快,爸爸相信他以后是个好帮手。他长大了虽然工厂随时会倒闭但他坚持不懈不放弃希望后来成了富翁,时不时给母亲寄钱。自从埃米尔牺牲后死神就在他家徘徊:爸爸去世后,二哥因病去世,妈妈去世,大哥去世,诺贝尔也去世,享年63岁。 >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