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司马光勤学读书的故事的读后感

司马光勤学读书的故事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1-21 12:38:26

㈠ 有关司马光读书好学的两个故事

有关司马光读书好学的两个故事:

1、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

2、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背课文记生字总是没有别人快,就暗自说:“让我下苦功,来增强记忆力吧!”于是,他试着对课文多念多背,别人背两遍三遍,他要背五遍六遍。

这样一来,时间就不够用了。放学后,也得挤出时间来读书。特别是晚上,玩耍一阵后,他便读起书来,这一读,读得很晚。到第二天,还要早早地起床,进行晨读。

由于晚上睡得迟,他常常睡过头,耽误了早晨读书。“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想让母亲来喊醒自己。但母亲心疼他,不想让他读书读得这么苦。

有一天,司马光看见后院一段圆木头,灵机一动,心里想:“有办法了!”司马光把圆木头擦干净,放在床上当枕头。他枕着圆木头睡,一翻身,圆木头就滚动,把他惊醒。这样,他就不会睡过头了。

(1)司马光勤学读书的故事的读后感扩展阅读: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不朽之作,共二百九十四卷。这部编年体中国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记述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在中国史学史上,该书的成就、地位和作用,无与伦比;在世界史学史上,也首屈一指。研究中国史、了解中国史者,不可不读《资治通鉴》。

如今,研究该书已发展成为“通鉴学”。司马光早就想编一部简明系统的中国通史,苦于没有机会和时间。自从他当了谏官等职之后,条件比较好了,于是,他试着编了《周纪》和《秦纪》,给宋英宗看偏爱历史的宋英宗看了,很欣赏,就叫司马光继续编下去,并且给司马光创造条件,设立书局,配备了助手。

司马光先后选了刘恕、刘攽和范祖禹等人为重要助手,司马康则帮助抄校。这样,就具备了人手和史料两大条件,再加上到洛阳后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这部巨著便以十九年的时间完成了。客观条件虽好,但决定于主观努力。

司马光的修书精神,可以和司马迁相比美。为了修书,他常常拒不见客。为了修书,他“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每天挑灯夜读,黎明即起。他和其助手的看书之多,后人为之叹绝。他们实事求是的严肃治学精神,为人楷模。

据说光是编写《资治通鉴》的草稿,就堆满了两间房子。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与毅力,才使《资治通鉴》于元丰七年完成。这时,司马光已经到了烈士暮年,虽然壮心未已,却精疲力竭了。不过,他并不后悔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尽于此书”,反而欣慰自己“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

㈡ 谁知道司马光勤奋好学的小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㈢ <司马光勤学>给我的启示是

勤劳的中华民族
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少时浪荡,无所用心,戏游河边,巧遇老太婆铁杵磨针,而得到的启事,他从此发奋苦读勤学,终于功成名就。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奋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司马光的“警枕”说的是他从睡眠中挤出更多时间读书,自己设计了一个用木头削成圆形的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开,头就会撞到床板上,人就会惊醒。他一生勤奋好学,编纂了我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实,价值非凡。“三上”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方面作出了重大建树。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张蘅发明的地动仪,马钧发明的翻车,李春建造的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

㈣ <司马光勤学>

司马来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自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
“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既:已。
“俟能讽诵乃已,……”俟:等到。 讽诵:背诵。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强志:记得牢。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患:担心。

司马光是宋朝哲宗时的宰相,曾经主编过《资治通鉴》,是当时的有名的丞相。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㈤ 司马光年幼勤奋好学的故事

司马光好学
用力多者收功远
《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后 以"绝编"指勤奋读书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㈥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学到了什么500字

今天,我读了《司马光警枕励志》的小故事。了解到,司马光是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
司马光从小就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司马光努力改掉“记忆差”这个坏毛病,每当先生讲完课,其他人勉强背下来,就扔下书本去玩了;而司马光则关上门窗,聚精会神的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背的滚瓜烂熟。自己检查一遍,合上书背得一字不错,并且很流利,才肯合上书本,休息一小会。
司马光从小到老这一生,一直坚持学习,做官之后,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更加刻苦地学习。在他的住处,除了一堆图书和一张床,就再也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珍贵的摆设。司马光的枕头是一个圆形的。我想,为什么枕头会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呢?原来是因为读书很疲惫,不知不觉地就慢慢地睡着了,圆枕就会滚动,一滚动头就会落在床板上,咚地一下,很疼,自己立刻就会醒了,起来接着学习知识。所以这个枕头是圆形的,司马光给这个枕头起了个名字“警枕”。
我读了这篇小故事,感受很深,也有特别多的启示。司马光这样想方设法,想尽一切办法挤时间来学习知识,并且追求卓越这种境界。费了很大功夫,同时也印证了这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了这样持之以恒地不断地学习精神,他才可以带领着他的团队,历时19年编纂成功了不朽地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一定都会成功。我们和司马光一样,司马光并不是天才,只是他下的功夫要比我们一般人更深。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我们中,就算某些人特别聪明,但是如果不努力,照样不能成功!
天道酬勤,让我们一起努力,抓紧一切时间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多做贡献。

㈦ 司马光年幼勤奋好学的故事有哪些

故事一: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故事二:

司马光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㈧ 司马光的勤学故事。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版,担心自己记权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看得多,记得牢,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㈨ 《勤奋刻苦的故事》读后感

《勤奋好学的故事》读后感有一本书,它让我百看不厌,还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比如:达尔文、柳公权、高尔基、海顿……在这里,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相信大家都知道海伦·凯勒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说起不怕困难嘛,我就不怎么样了。有一次,大概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准备学习骑自行车,骑第一圈时,不小心摔破了膝盖,流血了,吓得我“哇哇”大声哭了起来。学自行车的事儿嘛,就怕困难不学了。不要说骑,连自行车也不敢碰一下。哦!那一辆自行车就报废了。直至到我妈妈帮我买了这本《勤奋好学的故事》回来,我看了里面的这个故事后,觉得做人嘛,没理由一点困难都没有,假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www.zuowenw.com如一切都一帆风顺那不就很没意思了吗?所以,我便缠着妈妈给我再买一辆自行车并跟她保证:“这次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在学的时候,可多困难了,膝盖起码摔破几十遍(没有几十遍都有十几遍啊!)但是我不管,心里想:这次一定要学会!不能半途而废!我终于成功了!现在我可以骑上我心爱的自行车在校园里纵横驰骋,真爽啊!还有就是练钢琴,九级的曲目真难啊,不管是音阶还是指定曲目,样样都这么难,我有时候弹不通顺,我就又踢钢琴又扔书的,要不呢,就不弹。现在想起来还真不好意思呢!看了这本书以后,对我的帮助真的非常大。它激励着我,让我学会了溜冰、打羽毛球……使我学会不怕困难,不要半途而废……总之一句话,我要感谢这本书。我要对它说一声:“谢谢、谢谢、谢谢……”现在我还没有成功的就是写作文,说起写作文我还真感到头疼,但我决心向书中的人物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地学习,我相信这本书会继续激励着我,直到把作文写好。让《勤奋好学的故事》伴我成长!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