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乔丹名人梦想故事

乔丹名人梦想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21 22:54:24

『壹』 名人理想故事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
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 《人间喜剧》,共94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

『贰』 求一个名人追求梦想的故事!

1、范仲淹“划粥割齑(jīu)”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2、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3、博格斯的理想
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号球员博格斯从小酷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斗牛”。当时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可以打NBA。
博格斯身高只有1米60厘米,在东方人里也算是矮子,更不用说在即使身材高大的NBA了。
博格斯不仅是现在NBA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神准,甚至在高个队员面前带球上篮也毫无畏惧。人们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他的表现不仅安慰了天下身体矮小而又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心的意志。

4、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怅惘很久,说道:“如果我们中间将来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哪里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当时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当时,周恩来年仅12岁。
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6、茅以升立志造桥——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 他小时候, 家住在南京. 离他家不远有条河, 叫秦淮河. 每年端午节, 秦淮河上都要举行龙船比赛. 到了这一天, 两岸人山人海. 河面上的龙船都披红挂绿, 船上岸上锣鼓喧天, 热闹的景像实在让人兴奋. 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样, 每年端午节还没到, 就盼望着看龙船比赛了. 可是有一年过端午节, 茅以升病倒了. 小伙伴们都去看龙船比赛,茅以升一个人躺在床上, 只盼望小伙伴早点儿回来, 把龙船比赛的情景说给他听. 小伙伴们直到傍晚才回来. 茅以升连忙坐起来, 说;"快给我讲讲, 今天的场面有多热闹 ? "小伙伴们低着头, 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秦淮河出事了! "" 出了什么事? " 茅以升吃了一惊. " 看热闹的人太多, 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 好多人掉进了河里 ! "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茅以升非常难过. 他仿佛看到许多人纷纷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景像凄惨极了. 病好了, 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 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 他想;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 造的大桥结结实实, 永远不会倒塌 ! 从此以后, 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 平的, 拱的, 木板的, 石头的. 出门的时候, 不管碰上什么样的桥, 他都要上下打量, 仔细观察, 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桥画下来. 看书看报的时候, 遇到有关桥的资料, 他都细心收集起来. 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造桥的知识. 他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经过长期的努力,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7、拿破仑的“理想之星”——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叔叔问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心中构想已久的伟大抱负。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席卷整个欧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不料,叔叔听完小拿破仑的抱负之后,当场大笑不已,指着小拿破仑的额头,嘲讽道:“空想,你所说的一切全都是空想!想当法国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你长大之后,还是去当一个小说家,反倒更容易实现你的皇帝迷梦——”小拿破仑被叔叔这一阵抢白,非但没有动怒,反而静静地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天边,认真地问道:“叔叔,你看得到那颗星星吗?”这时还是正午时分,拿破仑的叔叔诧异地走到窗前,茫然地答道:“什么星星?现在是中午,当然看不到啊!孩子,你该不会是疯了吧?”再次面对叔叔的质疑,小拿破仑却是依然镇定而冷静地说道:“就是那颗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挂在天边,不分日夜,一直为了我而闪烁着,那是属于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梦想就永远不会破灭——”事实上,那颗希望之星从未高悬天际,它一直躲藏在拿破仑的内心深处,凭借内在希望之星的引导,终于使得拿破仑成为真正的法国皇帝。
8、班超投笔从戎——因社会现实而改变
东汉时,有一个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从小就很有志气,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阳担任校书郎,他与母亲也随同前往。由于生活艰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誊抄文件,每天从早忙到晚,所得的报酬只能维持生活。一天,班超一边抄着文件,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心情非常激动,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叹息说:“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别的大志向,也应该学习张骞,在与别国的交往中建立功勋,以取得封侯。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纸砚之间呢?”不久,他参加了军队,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后来,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只带着少数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被封为定远侯。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
9、鲁迅弃医从文——因社会现实而改变
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时本来是学医的。但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在课间加映的日俄战争的 纪录片上,看到中国人被说成俄国侦探而被砍头,死者和围观者都很麻木。这使鲁迅认识到 :“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鲁迅下决心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 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10、皮尔•卡丹的选择——法国少年皮尔从小就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根本拿不出钱来送他上舞蹈学校。皮尔的父母将他送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后能帮家里减轻负担。他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苦闷。
皮尔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当晚,他突然想起了他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皮尔觉得只有布德里才能明白他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这个学生。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在一个星期内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了。
很快,皮尔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布德里在信中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因为家境贫穷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跑江湖卖艺......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中,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醒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从23岁那年起,他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就是皮尔.卡丹。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皮尔.卡丹说,其实自己并不具备舞蹈演员的素质,当舞蹈演员只不过是少年轻狂的一个梦而已。

『叁』 乔丹名人堂演讲稿

“Jerry’s not here. I don’t know who’d invite him. I didn’t. I hope he understands it goes a long way. He’s a very competitive person. I was a very competitive person. He said organizations win championships. I said, ‘I didn’t see organizations playing with the flu in Utah. I didn’t see it playing with a bad ankle.’”“Granted, I think organizations put together teams,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team’s got to go out and play. I think the players win the championship, and the organization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it, don’t get me wrong. But don’t try to put the organization above the players.”
“I was in Chicago in 1994 … and at this time I had no thoughts of coming back and playing the game of basketball. Bryon Russell came over to me and said, ‘Why’d you quit? You know I could guard you. If I ever see you in a pair of shorts …’

“When I did come back in 1995 and we played Utah in ‘96, I’m at the center circle and Bryon Russell is standing next to me. I said, ‘You remember the [comments] you made in 1994 about, ‘I think I can guard you, I can shut you down, I would love to play against you? Well, you’re about to get your chance.’ “

Jordan then commented on former NBA greats Isiah Thomas, George Gervin and Magic Johnson freezing him out at his first All-Star Game.

“You guys gave me the motivation to say, ‘You know what? Evidently I haven’t proved enough to these guys. I’ve got to prove to these guys that I deserve what I got at this level.’

He also thanked Bulls fans.

“They took me in and I had to earn my keep. They believed in me. I believed in them. That marriage lasted up until now. I will always, always have the deepest warmth for the city of Chicago and the support I’ve received from them.”

“Other than what I’ve done, I can’t give back any more. And I wouldn’t ask for any more. I just want them to be able to remember the things I contributed to the city. And hopefully at some point down the road, they can have another championship just so they can compare the two. I wouldn’t be standing here without their support without a doubt.”

『肆』 名人追求梦想 最终成功的故事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内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容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当电影明星。 好莱坞当时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仔细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拜访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无情的拒绝,他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又从第一家开始了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第二轮拜访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 但这位年轻人没有放弃,不久后又咬牙开始了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第350家电影公这时,这里的老板竟破天荒地答应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几天后,他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他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这部电影问世了,名叫《洛奇》,男主角就是好莱坞明星史泰龙!经历了1850次的失败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伍』 名人追求梦想的故事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

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2、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予“发明大王”的美称。

4、海伦·凯勒她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墙故事》。

5、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陆』 名人实现理想的故事

1、林清玄

一个农村的男孩,从小跟父亲在田间干活,这个男孩为了圆梦,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快成名,有了钱,去埃及看金字塔的愿望也实现了。这时他想起当年和父亲的对话,站在金字塔前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呀,如今我的梦想成真了!”此人就是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的林清玄。

2、安徒生

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朗诵剧本。表演完毕后,王子嘲讽他天真的理想。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这个名字一定会流传千古。

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16年了。

3、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长篇小说,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每天深夜十二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奋笔疾书。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

4、爱因斯

上个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但又怕讲出真话会伤害少年的自尊心。

少年听了琴师的话,深受触动,他终于明白过来,快乐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低的成功,却能给人真实的受用。倘若舍此而别求,就很可能会陷入失望、怅惘和郁闷的沼泽。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的梦想。

5、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但她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柒』 举个小时候受梦想激励的名人例子

舟舟,原名胡一舟,1978年4月1日,出生在中国的武汉,这一天正是愚人节。他是个先天性愚型儿。智力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舟舟从小偏爱指挥,当音乐响起时,舟舟就会拿起指挥棒,挥动短短的手臂,像真正的指挥一样,直到曲终。
具体的资料LZ可以自己去查下

『捌』 迈克尔·乔丹背后的小故事

“23号”,就是人称篮球场上“脚穿球鞋的基督”、NBA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飞人”乔丹。在他的篮球生涯中,他带领公牛队赢得了6次总冠军,在“梦之队”中赢得了两枚奥运金牌,10次夺得赛季最佳得分手称号,5次当选NBA最有价值球员……

1998年6月14日。

还有42秒全场比赛即将结束,爵士队仍以86比83领先公牛队。这时,球到了“23号”手中。关键时刻,只见他带球突破防线,挥腕出球。两分!比分改写为86比85。离全场比赛结束还有5秒钟,公牛队仍落后一分。场上的控球方为爵士队,而且并不只是普通的“爵士”,而是爵士队的领军人物“邮差”马龙。爵士队即使不进球,光拖延时间,胜利似乎也唾手可得。猛然间,马龙手中之球已失!断球者又是“23号”!马龙大惊之下猛回头,“23号”已运球突进三米线。观众巨大的声浪在为“23号”读秒,“5、4、3、2—”。只见“23号”急忙后仰,身子都快向后跌倒了,仍不慌不忙长臂出球。篮球掠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时间凝固了,全场鸦雀无声,投手的手滞留在空中,只有球在飘。“唰”!篮球应声入筐,又是两分!87比86!公牛队以一分优势拿下了本赛季NBA总冠军决赛的第6场比赛,从而以4比2力克爵士队,夺得总冠军。
这个“23号”,就是人称篮球场上“脚穿球鞋的基督”、NBA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飞人”乔丹。

叛逆乔丹

1963年2月17日,乔丹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黑人区,随后他们一家迁到了北卡罗莱纳州的海明顿。这是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城,终年吹拂着温熙的海风。
迈克尔常常弄出点恶作剧让父母伤神。

五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禁止他玩斧头,他不听。有一次,他偷偷拿斧头到外面去劈柴,结果一不留神,斧头没砍中木柴,却砍到了自己的脚趾。他痛得又喊又叫,回到家里父母也手足无措,只好请来一位没有行医执照却自称是医生的女邻居,这位女“医生”上来就在迈克尔鲜血淋漓的脚趾上浇了一大盏煤油,痛得迈克尔大喊大叫,但却止住了流血。

乔丹的父亲是个勤劳的机械修理能手,有意培养小乔丹在这方面的兴趣,经常把乔丹带到车库,让乔丹帮他干活。然而,乔丹对机械没有兴趣。父亲最终放弃把乔丹培养成为机械能手的念头。他教训乔丹:“去干女人的事情吧,去呀,让她们教你洗碗刷盘。”乔丹回答:“好吧,没问题。”便再也没有跟父亲进车库干过修理活。

母亲也试图改变一下乔丹,强迫乔丹去一家旅馆干维修工。但他只干了一个星期便辞职不干了。母亲非常生气,说:“很好,从现在起,你休想买什么东西。”乔丹却在心里默默地想:很好,从现在起我可以整天呆在家里打篮球了。

“好斗”乔丹

父亲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娱乐场所,特地在自家后院修建了一座篮球场,并亲临现场进行示范表演,指导孩子们学习篮球技巧和比赛规则。二哥赖利是他最早的竞赛对手。迈克尔和赖利在这里进行了无数次你争我夺的较量。在最初的一个时期,年长一岁的赖利在比分上总是领先,迈克尔对此十分恼火,不愿服输,一定要胜过哥哥才肯罢休。

从身高来说,迈克尔上小学时就已超过哥哥赖利。十岁以后开始疯长,尤其在初中二年级的一年中就从5英尺7英寸长到了6英尺,高中毕业时已高达6英尺4英寸。这种不断增高的身体条件显然越来越有利于他战胜哥哥,但赖利的弹跳能力惊人,并且在体育训练中非常刻苦,从而弥补了个子矮于迈克尔的不足。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球技水平的提高,兄弟俩在后院篮球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体育方面迈克尔向比他大一岁的哥哥赖利挑战;在学习上他与比他小一岁的妹妹瑞丝琳比赛;在其他方面,他向自己的父母挑战。迈克尔从向其他人的挑战过程中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知道了适当的自我约束能使他在参加各种竞赛时免受伤害。

1972年,迈克尔从电视上收看了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以后,立即兴冲冲地跑进厨房,向母亲宣称:“总有一天,我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我要赢得金牌!”

那年,他才9岁。

不屈乔丹

从小就迷恋篮球并抱有理想的迈克尔在兰尼高中篮球队打过一段球后,却受到了一次令他终身难忘的挫折。

一天清早,他和朋友赖洛伊·史密斯一起到校运动馆的布告栏前去看调整后的校队名单,结果才知道史密斯却榜上有名,而自己已被淘汰出局!
那天他憋着一肚子气说不出话来,虽然坚持把课都上完了,却根本不知道老师教了些什么。放学回家后,迈克尔把房门关上,然后大哭特哭了一场。母亲下班回来,迈克尔告诉她说:“我被校队除名了。”泪水马上再度夺眶而出,最后母亲也忍不住拥着儿子一起哭了起来……

球季快要结束时,迈克尔鼓起勇气去向弗雷德·利克教练请求,允许他往后搭车随队观看比赛。教练开始说不可以,直到他再次执着要求,并答应为上场队员抱衣服,教练才点头同意。为了提高技艺,迈克尔苦练了一年,终于又回到了校队。

迈克尔本人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时说:“发生这种事,对我来说,也许还称得上是件好事。因为它让我搞清楚失望有多不好受,所以我立定志愿,发誓绝不再承受一遍那种感觉。”

成名乔丹

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就读期间,迈克尔·乔丹曾参加过NCAA三个赛季的比赛。1981-1982赛季对他这个初出茅庐的选手来说,既新鲜刺激,又不同寻常。
在东海岸高校篮球锦标赛中,他和他的队友乘胜追击,连创佳绩,终于一路打入NCAA预决赛,最后得以于1982年夏天与乔治敦大学队进行冠亚军决赛。
最充满刺激、最受人关注的,使迈克尔·乔丹一鸣惊人的,还是最后那场与劲旅乔治敦大学队争夺冠军的决赛。

上半场比赛结束,乔治敦大学以32比31领先。下半场开始后,比分呈"犬牙交错",双方交替上升,在离终场时间剩下32秒时,乔治敦的控球后卫佛洛伊德发威了,跳投得分,乔治敦大学以62比61领先。

关键的时刻,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教练史密斯叫了暂停。
如果是以前,他会让老球员来完成这个“生死球”,但这次却选择了新人乔丹。

对方球员盯住了北卡罗莱纳的“主攻手”沃斯和帕金斯,不让他们切入内线,球传到了球场左边的乔丹手中。这时,时间只剩下15秒了,乔丹果断地跳投:球在现场上万球迷和百万电视观众的眼前划出一道弧线,直落网心。北卡罗莱纳大学反败为胜,在阔别30年后,重新登上了冠军宝座。赛后乔丹因其出色的表现被选为决赛明星球员。

比赛结束后,乔丹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校园里的英雄人物。冠军决赛时那一记神投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上。甚至当地的电话簿上都印着乔丹那次跳投的照片,一家餐厅推出了以“乔丹”命名的汉堡包。但乔丹并未满足,他说:“我已经不是原来的乔丹了,我用一记投篮打败了乔治敦大学,但我不愿意别人只为这件事才想起我,我要别人完完整整地记住我,不是一场球的最后几分钟,而是整场比赛,从头到尾。”

辉煌乔丹

对于迈克尔·乔丹来说,1984年既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他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点。因为迈克尔在当年5月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他将加盟NBA。当时,他还在读大学三年级。

1984年6月20日,NBA照例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秀选拔会。芝加哥公牛队在刚刚结束的1983~1984常规赛季中,失败55场,急需挑选一名重量级选手来扩充实力,于是把迈克尔·乔丹收入旗下。

乔丹的到来立刻吸引了球迷的目光,成为了NBA冉冉升起的新星,当他在罚球线上完成那惊世骇俗的一扣后,“飞人”的名号也正式成了乔丹的注册商标。1985年5月,乔丹以平均每场得28.2分获取年度新人王。
1991年,公牛来到了总决赛的赛场上。壮志凌云的公牛没有给“魔术师”约翰逊和他的湖人半点儿面子,首场因为缺乏经验输掉后,他们干净利索的连赢4场,在总决赛第5场,乔丹独得30分,带领公牛以108∶101击败湖人赢取第一个总冠军,乔丹荣膺第一个最有价值球员!

1992年对“滑翔机”德雷克斯勒领衔的开拓者,1993年乔丹平均每场得分41分,对巴克利率领的太阳,乔丹和他的公牛完成了自从1959到1966年波士顿凯尔特人8连冠后再也没有球队能够做到的3连冠!

就在人们为公牛还将连赢多少年而猜测的时候,噩运从天而降,乔丹的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被歹徒枪杀了,心灰意冷的飞人决定离开他挚爱的篮球场。
经历了困惑而郁闷的14个月之后,乔丹发现属于他的领地只是在那片他无法割舍的篮球场上,一句"Iam back"重新把梦想和力量注入了所有球迷和公牛队的心里,那是一句创造了上百亿美金的名言!

1996年,乔丹打满了整个赛季,带领公牛在总决赛中战胜超音速队,拉开了第二个三连冠的序幕,他也获得第8个得分王、总决赛MVP和全明星赛MVP。公牛以席卷千军之势在1996年让整个世界为之战栗!人们难以置信地数着公牛的胜场次数,乔丹带领的公牛队创造了72胜10负这一NBA历史的最佳战绩,公牛队又站上了“世界之巅”!

传奇乔丹

1998年6月14日公牛再次战胜爵士夺取第六个NBA总冠军,乔丹第二次连续三年荣膺得分王,再获总决赛MVP和全明星赛MVP。1999年1月13日在芝加哥正式宣布退役,带着5个MVP、6个总冠军MVP、10个得分王和12次全明星荣誉离开NBA。

乔丹的传奇并不在他辉煌的时候嘎然而止,乔丹在他2001年加盟华盛顿奇才队的第二次复出上继续谱写他的传奇!
有人担心他的复出可能会使他头顶上炫目的光环失去一些色彩,乔丹的老朋友“大嘴”巴克利担心以他的身体状况,此次复出会不会毁了他的一世英名,而38岁的乔丹却毅然选择了复出。

虽然最后奇才队在乔丹复出后没有改写历史,没有捧走冠军,但是复出后,乔丹的表现并没有让球迷失望。在最后的一场告别赛上,乔丹被全场座无虚席的23215个球迷集体起立鼓掌欢呼,被每个球迷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被每个球迷报以连绵不绝的掌声。球迷用这一切表达对乔丹的热爱和支持。

也许最令你感动的是场上一个小球迷的标语,这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乔丹球迷的心声——“历史上最顶尖的三位球员:1983~1993年的迈克尔·乔丹、1995~1998年的迈克尔·乔丹、2001~?年的迈克尔·乔丹!”

链 接

乔丹的主要荣誉
●六次NBA总冠军。
●五次当选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的球员。(1988,1991,1992,1996,1998)
●在NBA五十周年时当选五十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十一次入选全明星赛,三次当选全明星赛最有价值球员。
●保持平均每场独得31.5分的NBA最高记录。
●保持十次成为得分王的NBA最高记录。
●保持平均每场独得33.4分的季后赛记录。
●保持季后赛单场个人得分最高记录(63分)。
乔丹的信念
●只要一踏进球场,乔丹就会想:“我是为了赢球来的。”所以,他的攻击策略从不会一成不变,为了赢球,他随时都在调整他的攻击方式。
●绝对不怕在比赛即将结束前的关键时刻出手;直到战至最后一刻都拥有必胜的信心。
●只要你尊重别人,别人一定也会同样尊重你。
●“出名”并不一定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整体”最重要,一个球员无论再怎么出色,永远都只是球队的一分子。
●生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所有的好手,都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按部就班地奋力前进。
●面对挑战时,应该立刻予以积极的回应;挑战愈严峻,愈需要奋力一搏。
●“挫折”有时反而是推动一个人前进的力量。
乔丹名言
当我放大步伐走进篮球场的时候,我把自己想象成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我有这样的信心:一旦我走进球场,我能把所有我可以做的事情做好。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无法接受放弃。
我聆听着人们对我的称赞,我享受着成功带来的喜悦,我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向更高境界迈进的脚步.

『玖』 名人不懈追求梦想的故事

1、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2、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

《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3、陈景润

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

1973年3月2日,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1+2”),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引起轰动,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

他有着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他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和拼搏献身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传奇式的人物和学习楷模。

4、霍金

霍金患有一种不寻常的早发性和慢发性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种疾病俗称渐冻症。这疾病开始于霍金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那时,他发现自己动作越来越笨拙,时常不知缘由地摔跤,划船也变得力不从心。

有一次,他还从楼梯上摔下来,头先着地,造成暂时的记忆力轻微丧失。在剑桥大学时,状况更加恶化,他的讲话有些含糊不清。霍金的父母亲也注意到他的健康问题,带他去看专科医生。

在21岁时,医生诊断其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只有两年好活,但是,两年光阴飞驰而去,他仍旧活着。

60年代后期,霍金的身体状况又开始恶化,行动走路都必须使用拐杖,不再能定期教课。

由于霍金逐渐失去写字能力,他自己发展出一种替代的视觉性方法,他在脑里形成各种不同的心智图案与心智方程,他可以用这些心智元素来思考物理问题。

物理学者维尔纳‧以色列表示,霍金的思考过程,有如莫扎特只凭借想象就写出一整首极具特色的交响乐曲。

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是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5、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

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

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

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

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

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

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拾』 名人追梦故事

1、诺贝尔

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

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作。

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晚年他开始创作小说,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姊妹们》,这两部作品抒发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

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

这部悲剧在巴黎出版时,诺贝尔已经永辞人世。他的家族成员们认为:“像这么一部可怜的剧作,不能给一位伟人带来荣誉的纪念。”因此只留下3本保存,其余的全部销毁。

这个家族的决定也许是对的,因为,诺贝尔在年轻时表现出来诗人的气质,已经在漫长的发明家和大企业主的一点儿也不浪漫的岁月中消失了。

诺贝尔也喜欢与文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对于当时著名的欧美哲学家,他比较喜欢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在哲学方面,他曾列出过一些准备写的论文目录和提纲。

2、马云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

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3、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

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

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4、达·芬奇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

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5、司马迁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

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

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

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

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

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