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讲故事给同学听的小报
『壹』 听奶奶讲故事的手抄报怎么画
听奶奶讲故事
吃饭了,吃饭了!”这是妈妈在招呼我们去吃饭,
听奶奶讲故事作文
。
我无精打采地走到餐桌前。奶奶看见了,问我:“怎么了?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奶奶,老师让写庆祝建国60周年的作文,可是我不会写!”我垂头丧气地说。
“是啊,你才10岁,让你写我们国家60年的事,真是难为你了。你看,奶奶都60岁了,还不知道怎么写呢!”
“哦,有了!”我望着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大声欢呼起来,“奶奶,你不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吗?你就说说你的故事吧,你的经历一定会给我一些启发的。”
“好啊,就说说我的故事吧。”奶奶说。
“奶奶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天只能喝稀粥、吃咸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买一点肉。哪像现在,天天吃的是鸡鱼肉蛋,喝的是牛奶饮料。好东西吃烦了,又想着吃我们小时候天天吃的野菜了。”
“奶奶10岁那年,看到有的小朋友去上学了,奶奶也想去,可是家里太穷,就没让我去上,
作文
《听奶奶讲故事作文》(http://www.unjs.com)。因为奶奶没上过学,所以是大字不识一个,算是睁眼瞎了。”说到这里,奶奶轻轻地叹了口气。
“奶奶,那时候的学费很贵吗?”我问。
“不贵,一年好像只有不到2元。可就是这么点钱,很多人家还是拿不起。当时不仅老百姓穷,国家也是一穷二白。哪像现在,国家富裕了,你们上学的钱都是国家出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制,老百姓的生活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和你爷爷每天在地里辛辛苦苦地劳动,终于可以吃饱穿暖了。后来,我们家买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现在又有了汽车。你看,我们住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用的是现代化的电器,这小日子过得多舒心啊!”
“奶奶,你的生活经历不就是我们国家从贫穷到富强的过程吗,我记下你的经历,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吗?”
说完,我转身跑到书房里,端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贰』 感谢老师、母校、同学的手抄报
是您,那无私奉献的母校 四年里 是您陪着我们欢笑 四年里 是您伴着我们嬉戏 四年里 是您赋予们知识 四年里 是您关注我们成长 让我们怎样感谢您 当...
『叁』 看看写话,老师讲课同学们认真听的看图写话
老师讲课同学们回答问题,
『肆』 老师什么的讲故事,同学们听了入了神。之:说一成语
聚精会神
『伍』 老师讲故事什么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
比如说在自己教学生涯里遇到的学生范例啊,或者和课堂内容有关的趣味故事。
『陆』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某某同学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请问幼儿教
那就请该同学站到教室外面去或脸对着黑板罚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柒』 从教师讲课、同学吃饭、老友相逢、同学听讲、自习、娱乐、吃饭等情景中,选择
还是喜欢老友重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得一知己难得。
『捌』 我们老师留了4张“红色小故事”为题的手抄报,请给8个资料
《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小兵张嘎》
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边一个小水庄子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张嘎[1].他热爱八路军,八路军们也很喜欢他。住在他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常常讲英雄故事给他听。
残暴的敌人,在一次袭击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而被杀死,不光如此,嘎子最敬佩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又被鬼子抓走了,嘎子真是恨死敌人啦!他怀着为老祖母报仇和救老钟叔的决心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闪闪的红星》
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
《鸡毛信》
影片《鸡毛信》是著名电影艺术家张骏祥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是新中国首部正面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影片以海娃送鸡毛信作为全片的主要线索,结构单纯,情节曲折,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惊险情境中,影片以生动细致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艺术形象。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儿童情趣。片头字幕像一本连环画.一页一页揭过,使少年儿童观众像翻看连环画一样亲切。每一片断的开头,也模仿连环画的说明写上字幕,对背景、环境、人物心情做出说明,用生动诙谐的旁白道出,强烈地抓住了少年儿童观众的注意力。扮演海娃的蔡元元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颗耀眼的童星。
版面参考: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fr=&pv=&word=%CA%D6%B3%AD%B1%A8%B0%E6%C3%E6%C9%E8%BC%C6%CD%BC&z=0&fm=rs6#pn=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BA%EC%C9%AB%CA%D6%B3%AD%B1%A8&s=0#
『玖』 怎样的同学们在怎样的听老师讲故事
答案一:聪明可爱的同学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
答案二:好学的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