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所见编一个两百字的故事

所见编一个两百字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22 02:54:33

A. 用古诗(所见)编一个故事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都被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B. 把《所见》编写成一个故事 2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3

C. 用所见编一个故事600字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D. 所见编一个小故事(300字)

所 见

知识目标
1、学会“所、振、欲,蝉、忽、闭”这6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欲、捕、鸣”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
4、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训观察、想象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井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的意境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有感隋地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观察课文配图
1、请看图上都画着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重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
二、揭示课题
解题:牧童骑牛唱歌,忽然听到蝉叫,停住歌声,跳下牛,准备捕蝉。这景象被诗人袁枚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它写下来成为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三、读诗歌
1、复习有关音节。(出示卡片、指名读)
2.掌握生字读音,并在诗中用笔画出来。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读。(让识字差的学生多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
5.检查读的情况: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形式。
6.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领会诗句中的停顿)
四、初步了解诗文
1.看插图,读课文,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起初牧童骑在牛背上做什么?后来呢?
3.读诗文,帮助学生了解词意。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鹊”:“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看插图)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
二、了解诗句的意思 (打出幻灯片、边看图边了解)
1.读第一、二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 说说第一句的意思。(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 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象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看图或幻灯,思考)
(1) 齐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 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 (学生找到“鸣”字)
(3) 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怎样?(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 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朗读全诗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2.大声朗读,想象涛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及写字
1.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边读边组词。
2.读下面的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可联系学过的字记忆。
所 牧 振 欲 鸣 闭
3.指导写字。
(1)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起笔、落笔,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每字写两遍。(教师行间巡视)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例如:“所”字的两部分要写平;“振”右半部要宽,上下要匀称;“鸣”口字旁要靠上一点;“蝉”的“虫”不要写得太向下要写在“单”的一横上面。
4.听写生字新词。
所 见<

E. 编写所见故事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都被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唬功杠嘉蕲黄搁萎功联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

F. 《所见》 改成一个小故事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

G. 所见 编成一个故事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版一路行一路唱权,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

H. 一篇编的童话故事,200百字左右

《一只想飞的狗》
我有一只金色皮毛的小狗,它的名字叫豆 仔 ,豆仔有一个梦想,就是飞上天空的梦想。唉,大家都知道,一只狗想飞上天,那不是不可能完成的梦想吗?
一天晚上,月朗星稀,街上安安静静的。这时,有一位拇指般大小的仙子,披着一头金黄金黄的头发,手里拿着一根闪闪发光的魔法棒,她从天而降,落在窗台上。
她从窗口进到房间里,轻轻摸了一下豆仔的脑袋,挥了挥魔法棒,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就消失不见了!豆仔被惊醒了,起身一看,发现什么人也没有,但是他却发现自己身上多长出了一对翅膀,雪白雪白的,真美啊!
豆仔连忙冲出家门,展开翅膀,竞然真的飞上了天空,豆仔看见有许多闪闪发光的星星在向它眨着眼睛笑哪!好像他们在邀请豆仔一起来玩吧!豆仔从这块云朵跳到那块云朵上,玩得不亦乐乎,豆仔玩累了,看见月亮像弯弯的小船从前面的云朵里划了出来,于是就躺在月亮小船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豆仔起床了,发现自己睡在温暖的小狗窝里,并没有睡在月亮小船里。它发现原来自己飞上天空是一个梦,它没有伤心,而是高兴地冲着我叫了几声,“汪、汪、汪”。我想:它是想告诉我,下一次还要飞上蓝天,去看看白云,太阳,还有飞机吧!

I. 编一个童话故事,两百字

写作思路: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结合自身感受,真实得描述,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在天上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它最大的快乐就是荡秋千了。有一次,小松鼠来到了一棵柳树前,心想:瞧这柳藤多么结实,多么有趣呀。小松鼠二话没说,就跳上柳藤,荡起秋千来,它荡啊荡啊,荡了很久很久,好玩极了。这时,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小松鼠刮上了天。它非常高兴,没想到自己居然能上天。

它高兴地玩了起来,从这朵云跳到那朵云,又从那朵云跳到这朵云,它玩累了,就躺在一朵云上休息。云白白的软软的,真舒服呀!小松鼠忽然看见一个闪闪发亮的小东西,它走近一看,原来是一颗小星星在向它眨眼睛。小松鼠心想,要是我能把小星星摘下来戴在耳朵上,那人家肯定会说小松鼠可真漂亮啊!

正当它自言自语的时候,一颗流星飞过来,小松鼠连忙叫住说:“哎,流星,你那么急,去哪儿呢?”流星说:“我到下面开一个晚会呢。”小松鼠心想,我都玩了一天,还没回家,爸妈一定很着急,我得回家呀。怎样才能回家呢?

小松鼠想了一个好主意,请流星帮忙。于是对流星说:流星请你带我回去吧。流星回答:我怎么带你下去呢?小松鼠又说:我抓住你的脖子吧。流星说:好的。于是小松鼠就坐在了流星的背上,搂住流星的脖子。

呼呼呼,顷刻间一股股风声在它耳边荡过,一下子就到了。小松鼠说:谢谢你流星。流星没在意,嗖的一声就走了。从此以后,小松鼠把自己奇特的传奇故事告诉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都对羡慕不已,赞不绝口。

J. 所见改成一则小故事

阳光明媚的一天,一位可爱的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地在林中缓行,那小牧童戴着笠帽,穿着不得体的衣服,赤着小脚丫。林中除了小牧童清脆明亮的歌声外,没有别的人的声音,好像是他一个人的“演唱会”,小草和小花跟着小牧童歌声的旋律摇头晃脑,蝴蝶姐姐们为他伴舞,小溪“哗啦啦”的声音和小蜜蜂“嗡嗡嗡”的声音为他伴奏…这简直是个天然的“演奏厅”!先让我们听听小牧童的第一曲:
“我在林中真快乐。”“哗啦啦啦啦!”
“小黄牛与我作伴。”“哞!”
“蜜蜂还有小蝴蝶。”“嗡嗡嗡!”
……
“知了——知了——知了!”正当小牧童唱的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又一位主角登场——蝉。小牧童立刻停住了歌声,“哼,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主动跟我提出比赛呢!”小牧童想,“既然是这样,我就把你捉回家,再慢慢比!”想着,他轻轻地从牛背上下来,一动不动地仔细听,好找到蝉的位置。
这有趣的一幕被诗人袁枚看见了,他立刻兴冲冲回家,写下了这首富有童趣的诗——《所见》。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