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狐狸和葡萄园的故事点评

狐狸和葡萄园的故事点评

发布时间: 2020-11-22 06:17:54

① 狐狸与葡萄读后感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人们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说那东西是不好了。这种心理叫做酸葡萄心理。

这则寓言产生了一则谚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对于没有可能得到的东西就应该选择放弃,如果对于得不到的东西还念念不忘,只会让自己痛苦而已。

故事中狐狸抵卸着饥饿,去摘葡萄,可摘不到就说葡萄是酸的。它不经过自己的常尝试和体会就乱下结论。我觉得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② 读了狐狸和葡萄这篇寓言故事有何感受

狐狸和葡萄
有一只狐狸已经两天没有找到事物了他又饿又渴.忽然,他看见远处院子里的架子上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于是他急忙跑过去.
又圆又大的葡萄挂满了架子,狐狸迫不及待地跳起来用爪子去抓,可是架子太高怎么抓也抓不到.
狐狸急的围着葡萄家转来转去,什么办法也没有,无可奈何的走了.边走边回头望,还不停的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没有熟,很酸,肯定不好吃."
寓意: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③ 《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的寓意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
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④ “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活中要抄实事求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事实。

故事讲述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葡萄架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没有摘到葡萄。

但是都没有摘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猴子说: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吃的非常香甜。

(4)狐狸和葡萄园的故事点评扩展阅读

寓意:

1、通过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故事,讽刺了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的人。

2、在一个人经历多次失败后,会形成心理暗示,并且将这种消极的暗示传递给他人,从而无法取得成功。所以我们永远不能一意孤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

出处介绍

《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流传的《伊索寓言》。

相传其中的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作,“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⑤ 《伊索寓言》里“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有什么寓意

通过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故事,讽刺了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的人。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吃的非常香甜。

在一个人经历多次失败后,会形成心理暗示,并且将这种消极的暗示传递给他人,从而无法取得成功。所以我们永远不能一意孤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

(5)狐狸和葡萄园的故事点评扩展阅读:

《狐狸和葡萄》的寓言故事众所周知,其实这则故事也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较多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当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内心自觉或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希望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的适应性倾向。

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对得不到的东西就贬低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在心理学上就称之为“酸葡萄心理”。

这种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的机制,已没有了寓言故事中的贬义。用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对事物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伤害,这样的“酸葡萄心理”是我们的心理卫士。

⑥ 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寓意: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
参考资料:..com/...=query

⑦ 狐狸与葡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狐狸与葡萄》寓言说明的道理是:

1、通过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故事,回讽刺了无答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的人。

2、在一个人经历多次失败后,会形成心理暗示,并且将这种消极的暗示传递给他人,从而无法取得成功。

(7)狐狸和葡萄园的故事点评扩展阅读:

《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原本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一部寓言故事集。经后人加工,成为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

⑧ 狐狸和葡萄 这则寓言讲给我们什么道理

狐狸和葡萄的寓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且不可自欺欺人。也和我们俗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个意思。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讲的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有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找借口贬低他,以此达到平衡自己心理的目的,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酸葡萄心理”。“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8)狐狸和葡萄园的故事点评扩展阅读:

《伊索寓言》“酸葡萄”中的故事广为人知:狐狸想吃葡萄,但由于葡萄长得太高无法吃到,便说葡萄是酸的,没有什么好吃。心理学上以此为例,把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与其相反,有的人得不到葡萄,而自己只有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

这种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机制。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