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境中成长的励志故事
㈠ 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
日本曾有一名药物专家,为了发明一种专治梅毒的药物,虽然连续经历过605次挫折和失败,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总结经验,直到第606次才试制成功,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药物称为"606"。青少年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有这种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战斗精神
㈡ 在逆境中成长的名人故事
陈景润的故事
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
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
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㈢ 5个逆境中成长的名人励志故事
勾践卧薪尝胆,孙膑,司马迁,贝多芬,张海迪
㈣ 关于绝境中成长的例子
绝境中成长,比逆境中奋斗更加艰难
面临绝境,不仅活下来了,而且得到了成长,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四川地震中的孩子,被深埋于地下,命在旦夕,但有的一脱离险境,马上帮助大人展开救援别人的工作
这,就是成长
㈤ 请问有没有在逆境中成长的励志故事或名言啊
名言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9、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0、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2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8、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2、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在逆境中成长的典型事例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
立志是成功的起点,
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
就能向成功迈进。
1
、
立志多在少年,
但宋朝文学家苏洵
27
岁开始发愤,
立志就读,
昼夜不息,
结果大器晚成,
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
、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
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
、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
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
容国团
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李清照
4
、
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
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
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
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
“
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
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
、
司马迁写
《史记》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
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
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
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
——
《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韩愈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乐府诗集》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岳飞
4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徐特立
5
、
王羲之与
“
墨池
”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
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
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
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
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
塘叫作
“
墨池
”
,也叫
“
洗砚池
”
、
“
洗笔池
”
。
6
、达
·
芬奇画蛋
(具体事件略)
……
从此,达
·
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
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
、司马迁从
42
岁时开始写《史记》
,到
60
岁完成,历时
18
年。如果把他
20
岁后后收集史
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
40
年时间。
8
、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
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
、
“
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
”——
鲁迅
反例:
10
、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
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
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
排除万难,
坚定不
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
英
·
狄更斯
2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
法
·
居里夫人
3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
的顶点。
——
德
·
马克思
4
、
张海迪砺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
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
身体可算弱
小,
可是
20
多年来,
她学会了
4
门外语,
翻译了
16
万多字的外国著作,
获得了哲学硕士学
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
1
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
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
、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
18
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
31
年功夫,读了
800
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
7
个省,收集了
成千上万个单方,
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
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
最后写成了中国
医药学的辉煌巨著
——
《本草纲目》
。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
,呕心沥血,花了
40
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
22
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
12
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
了几克镭。
6
、贝多芬
“
扼住命运的咽喉
”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
“
铁杵
磨成针
”
;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
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曾益其所不能。
(同上)
3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
、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
——
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
——
越国。
5
、经受磨练,方能
“
称王
”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
“
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
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
”
贝利回答:
“
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
活环境十分差,
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
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
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
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
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
失败指遇到挫折,
或在斗争、
竞赛
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
、失败是成功之母。
2
、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
、胜不骄,败不馁。
4
、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
霍奇斯
5
、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
、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
(
《失败是个未知数》
)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郭沫若
2
、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
鲁迅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岳飞
4
、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
——
陶渊明
5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
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
“
勤奋
”
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
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
(也可证明
“
毅力
”
)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4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欧阳修
7
、李贺虽只活到
27
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
有灵感便记在纸上,
放入囊中,
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
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
最
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
,阅读了
1500
多种书,留下了
100
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
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
人心齐,
泰山移。
团结就是生
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2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
、
《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
、将相和的故事。
(廉颇与蔺相如)
5
、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
拉,可车子丝毫不动
——
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十、比尔
.
盖茨
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
养。
盖茨三四岁时,
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
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
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
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
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
但在教室里他
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
认真。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
尽管他是个儿童,
但他喜爱读成
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
他
7
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
界图书网络全书》
,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
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
让他逐渐长大时,
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
动,
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
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
15
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
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
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
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好几次,
盖茨告诉父母,
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
算机事业。
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
尤其是毕业以前。
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
白手起家
的一个著名企业家
--
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倾
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
1977
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
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
80
年年代后,
IBM
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于盖茨交谈了
5
分钟
后,
IBM
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
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
3
、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
他很晚才学会阅读,
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
来没有进过前
10
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
“
很不整洁
”
,老师们觉得他已经
“
无可救药
”
了,同
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
12
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
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
“
爱因斯坦
”
。谁知,
20
多年
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
随着年龄渐长,
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
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
追根究底,
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
他却束手无策,
不过,
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
他,
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
“
教练
”
。
在十三四岁时,
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
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
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
显得特别枯燥,
但他认为这是最基
础的科学,
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
从此,
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望采纳,谢谢
㈥ 逆境中的名人励志小故事
悬梁刺骨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
刻苦学习的精神。
囊萤映雪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好学不倦,却因家境穷困,往往没有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法读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书,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便捉了几十只,装在白夏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荷!光亮还不小呢!便打开书本,埋头学习。和“囊萤”并传的是“映雪”的故事。 孙康,晋代京兆人。他和车胤一样,酷爱学习,常常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很想以夜继日,却点起灯。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让黑夜的时间浪费掉,实在太可惜。 有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看见窗户缝里透进白光,还以为已经天明了;及至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山、水、树木、屋宇,无一不银装素裹,闪闪发亮。他欣赏了一会雪景,忽然灵机一动:映着雪光,不是可以读书吗? 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
㈦ 身边的人逆境中成才的故事
身边的人逆境中成才的故事:
1、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
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读一年有半》。他在重病期间写的名诗《跌倒时也要笑》,也在日本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2、曹操兵败赤壁,80万大军被扫荡一空,身边只有数骑。逃亡路上,将士都心情沮丧,无精打采。曹操却谈笑风生,似乎是在凯旋。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了周围的人,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不久便脱离险境,回到魏地。后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没要太长时间。
3、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这一跤让他跌得鼻青脸肿,惨不忍睹,先贬黄州,又贬颖州、惠阳,最远贬到海南儋州,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面对人生低谷,超强的乐观精神救了他,东坡放言:"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于是,黄州城外赤壁山前开怀一笑,《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便横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伟人的历史地位。
4、金圣叹因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凄凉肃穆,杀气腾腾。吃完"送行饭",金圣叹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慌忙跑来,没想到他贴近狱卒耳边,故作神秘地说:"花生与豆干同嚼,大有肉之滋味,此中秘密,幸勿外传。"说完,哈哈大笑,声震房宇,面对死神犹能说笑自如,大彻大悟的他走得一定安详。
5、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拓展资料
逆境,不顺利的境遇 ,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指不危害生命的情况下付出大于原有预期。植物学术语中逆境 (environmental stress) 亦称为环境胁迫,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生物逆境和理化逆境,或自然逆境和污染逆境等。
㈧ 有哪些逆境中成长的故事
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㈨ 身处绝境不放弃,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1、马云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
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