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白芳礼的故事
A. 有关普通人高尚品质的短故事.
白芳礼生于 1913 年 5 月 13 日,故于 2005 年 9 月 23 日,享年 93 岁。祖籍河北省沧州市 沧县白贾村,从 1987 年开始,白芳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 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 90 岁。 2009 年 8 月 10 日,白芳礼荣当全国 100 位新中国成 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一位年逾九旬的病弱老翁,一辆破烂不堪的旧三轮车 一个老人无私奉献的感人情怀,一个二十年助学的惊人神话。
白芳礼,很有爱心的一位老人。
B. 以无私奉献为话题白芳礼的事迹为论点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白芳礼老爷爷,他是一位用自己双脚感动我,甚至感动全中国的人。
白芳礼是一个蹬三轮车拉活的老人,个人生几近乞丐,却能在十八年支教生涯中,捐资助学35万;他自己没有文化,却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的私有账户上的存款是零。
故事要从1986年说起:74岁的白芳礼老人回沧北县探亲,走在这个让他牵挂而又贫困的小山村里,到处都是在地里干农活的孩子。了解情况后,他非常惊讶: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白芳礼老人辗转反侧几夜都难以入睡。他到了自己的儿女们商量后,把自己仅有的5000元养老金捐给家乡的小学。更让儿女们吃惊的是:74岁的老人捐完了钱后,又重拾蹬三轮的旧业,他吧每个月的退休金600元,加上每天挣得十几二十几元凑成整数,捐给贫困的学生
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年老人到南开大学给贫困生捐款的那一幕:当学校派车去接老人时,他委婉地拒绝了,要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他自己蹬着三轮车到了学校。当老师和孩子接过老人资助的钱时,望着年近古稀的老人家,看着老人穿着捡来的衣衫鞋帽,泪如雨下。
1949年,已经82岁龄的白芳礼老人,又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自己家里的两间老房子卖了一万多元,又贷了点款,在天津火车站旁边一块8平方米地方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自己规定每个月给贫困孩子捐款8000元,达不到目标,自己出去蹬三轮车,借钱也要完成任务!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着亭子搭了一个3平方米的小铁皮棚子,里面用砖头搭了一块木板算是“床”,棚顶上的接缝处露着一道道青天。夏天,棚里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冬天,放杯水都可以冻成坨子。白芳礼老人就这里整整住了5年。后来天津火车站进行整顿,自己的“支教公司”转眼变成废墟,老人哭了。自己老了,腿脚也没劲了,怎么挣钱给孩子们读书?那年冬天,老人家卷缩在一个车棚中,硬是给人家看了三个月的自行车,把自己的一角、两角、一元、凑够了五百元钱捐了出去。当老人家把放在饭盒里的五百钱交给老师时,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以后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天津几千名师生自发的来为他送行。一位女士抱着白爷爷的遗像,一直在流着眼泪,她看到过老人在风里艰难地晃动着双肩的身影!白芳礼老人,一位有着不平事迹的平凡老人,他用自己的三轮车示范了如何做一个奉献的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那颤抖的声音:钱哪,我没有数;挣多少钱,我也没有数;捐多少钱我也没有数?
白芳礼老爷爷不愧为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C. 白方礼的故事、感人事迹、电影观后感
http://user.qzone.qq.com/1137958779/infocenter,这里有一篇《永远的白方礼》,一篇很赞回很赞的文答章!
D. 白芳礼--电影观后感
[白芳礼--电影观后感]白芳礼--电影观后感2009-03-10 18:28几天前,我们被老师组织去看了电影白芳礼,在我们学校拥有八十年历史的礼堂看的,白芳礼--电影观后感。看到农村里一个女生考上大学上不起而痛哭的时候,我也哭了,因为我,来自农村。如果不是我父亲当年那么努力地学习,我现在大概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不知道什么是电脑。我爸爸就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当年他生长的环境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上不起学,家里孩子多,天天种田。考上大学之后也没多么好,打工挣钱,省吃俭用。现在我到了老家也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下了5天的地,整个人都散了,还给亲戚们帮了不少倒忙,观后感《白芳礼--电影观后感》。因此我特别能理解电影里演的故事。然而我的同学们则不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写写作业、打打游戏,不停地讽刺挖苦这部电影拍的多么假,讽刺白爷爷多么傻,后来我急了,怒气冲天,喊了一句"你们是有病吗!"结果安静了2秒后,笑声一片,这就是现在青少年!对正事都麻木,而遇到闲事就体现出其"卓越"的品德!我看不惯!但是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也会有他们这样的行为。我会改的!看到我哭了之后,同学们就开始起哄,唉。为什么就没有人能理解我呢!算了,从小我就不正常。看完电影,我一言不发回到教室,我肯定,我当时的表情一定是想把大家吃了!后来,放学了,我等来了一个我的知音,非油炸同学(未经她同意,我不写其真名了),下课了之后和我一直在操场上聊这件事,她说我很偏激,我承认,但我认为我说的对,她说,任何人多会认为自己说的对。我头一次无法反驳,但她说,我说的也不是很错。不一会,校长迈着大方步子走来了,我突然转变话题,旁敲侧击地说,就是他校长,自己家里开那么好的车不知道捐款,让一个可怜的老爷爷蹬三轮赚钱资助学生!你问心有愧!校长停步2秒,看了我一眼,低着头,快步走掉了。看着他的背影,我喊,说的就是你校长!现在想来我胆子是够大的,电影刺激了我,达到了酒壮英雄胆的效果,现在有点害怕他报复我了。之后,我和非油炸决定,每个月省下捐给小贩的钱,捐给失学儿童,或者穷苦人民,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白芳礼--电影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E. 关于电影《白芳礼》的详情故事情景
据制作人李佳伦介绍,影片以白芳礼老人资助一位甘肃天水的贫困大学生“秦穗儿”为主线。在南开大学就读的女大学生“秦穗儿”在老人帮助下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当了一名老师。 制片人李佳伦说:“影片力求以最真实的场景、人物和故事,重现老人的支教人生。”他说,白芳礼身上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比如,有一次他到南开大学给贫困学生捐款时,学校要派车去接他,可他说不用了,还是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吧。他自个儿蹬三轮到了学校。捐赠仪式上,老师把这个事一讲,台下一片哭声。许多学生上台从老人那里接过资助的钱时,双手都在发抖。还有,90岁时,白芳礼蹬不动三轮了,就在车站车棚看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钱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饭盒里,等攒满500元时,他揣上饭盒,蹬上车,到天津耀华中学捐钱。他向学校的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说了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当时,老师们全哭了。 “老人的三轮车、旧衣物、装钱的破饭盒、相伴多年的收音机,都将在银幕上再现。”李佳伦说。
F. 有关高尚品质的小故事
白芳礼生于 1913 年 5 月 13 日,故于 2005 年 9 月 23 日,享年 93 岁。祖籍河北省沧州市 沧县白专贾村,从 1987 年开始,属白芳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 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 90 岁。 2009 年 8 月 10 日,白芳礼荣当全国 100 位新中国成 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一位年逾九旬的病弱老翁,一辆破烂不堪的旧三轮车 一个老人无私奉献的感人情怀,一个二十年助学的惊人神话。
白芳礼,很有爱心的一位老人
G. 谁帮我想个写感动事例写白芳礼老人的新颖的作文题目!!!!!!!!!!急急急急急急
绽放生命的流光溢彩
H. 关于白芳礼老人的事迹的读后感
泪!看着看着就被他感动了
I. 电影白芳礼的观后感!!
几天前,我们被老师组织去看了电影白芳礼,在我们学校拥有八十年历史的礼堂看的。
看到农村里一个女生考上大学上不起而痛哭的时候,我也哭了,因为我,来自农村。如果不是我父亲当年那么努力地学习,我现在大概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不知道什么是电脑。我爸爸就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当年他生长的环境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上不起学,家里孩子多,天天种田。。。考上大学之后也没多么好,打工挣钱,省吃俭用。现在我到了老家也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下了5天的地,整个人都散了,还给亲戚们帮了不少倒忙。因此我特别能理解电影里演的故事。
然而我的同学们则不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写写作业、打打游戏,不停地讽刺挖苦这部电影拍的多么假,讽刺白爷爷多么傻,后来我急了,怒气冲天,喊了一句“你们是有病吗!!!”结果安静了2秒后,笑声一片,这就是现在青少年!!!对正事都麻木,而遇到闲事就体现出其“卓越”的品德!我看不惯!!但是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也会有他们这样的行为。。。。。我会改的!!
看到我哭了之后,同学们就开始起哄,唉。。。为什么就没有人能理解我呢!算了,从小我就不正常。看完电影,我一言不发回到教室,我肯定,我当时的表情一定是想把大家吃了!
后来,放学了,我等来了一个我的知音,非油炸同学(未经她同意,我不写其真名了),下课了之后和我一直在操场上聊这件事,她说我很偏激,我承认,但我认为我说的对,她说,任何人多会认为自己说的对。我头一次无法反驳,但她说,我说的也不是很错。
不一会,校长迈着大方步子走来了,我突然转变话题,旁敲侧击地说,就是他校长,自己家里开那么好的车不知道捐款,让一个可怜的老爷爷蹬三轮赚钱资助学生!!!你问心有愧!!!校长停步2秒,看了我一眼,低着头,快步走掉了。。。。看着他的背影,我喊,说的就是你校长!!!!
现在想来我胆子是够大的,电影刺激了我,达到了酒壮英雄胆的效果,现在有点害怕他报复我了。。。。
之后,我和非油炸决定,每个月省下捐给小贩的钱,捐给失学儿童,或者穷苦人民,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J. 有关高尚的小故事
给你4个小故事,其实只有最后一个稍微长一些
老张是郊外一所小学校的老师。在这学校里,几乎全是年轻女教师,谁也不乐意干冲厕所这臭烘烘的活。老张说:“我来吧,反正我从小有鼻窦炎,嗅觉不大好。”
这一冲就是十几年。
老张并没有因此多得到一点什么,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人人都觉得,老张鼻子不好,理该干这臭活。
一个寒冬的凌晨,照例早起的老张一脚踹开两个女教师的寝室门,把穿着睡衣、昏迷不醒的两人用棉被一裹,一次一个抱出门……
事后医生说,只要晚二十分钟,两个年轻的生命就会永远地结束。
校长大惑不解:老张这鼻子能闻到液化气?
老张一笑,不语。
以后,人们经常看到老张在躬身冲洗厕所……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爷爷骑着一辆破旧的脚蹬三轮车,车里面都是饮料瓶,这时一位小伙子站在很远的地方,一不小心把饮料瓶扔在了老爷爷的头上,但老爷爷没有抱怨,只是默默的走下车,把饮料瓶放在车里,然后步步履蹒跚的走上车。
那一刻我沉思,那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为了大家,为了城市的清洁,没有责骂,没有抱怨,只有老爷爷那弱不禁风的身影。
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
11月29日中午,深圳来青岛出差的谢先生搭乘莫立斌的车时,把装着价值600多万元的珠宝及2万多元现金的手提箱遗忘在了后备厢,并且下车时没有索要车票。
焦急之余,谢先生打电话向交通广播求助。从18时开始,交通广播开通热线电话帮助寻找。莫立斌师傅听到交通广播寻物通知后立即将箱子送到了电台
越谦和越接近高尚
黑格尔是学识渊博的德国大哲学家,也是极谦和的人。
对黑格尔来说,谦和已经是一种习惯。有次朋友聚会,一位朋友问他:“您一贯谦和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他讲了一件事:有一天上午,父亲邀他一同到林间漫步,他答应了。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问黑格尔:“孩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他听了一会儿,回答道:“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黑格尔惊讶地问父亲:“我们都没看见,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呢?”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因为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每当要出现自以为是、贬低别人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请大家给一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