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科学家为科学事业遭到迫害的故事吗简单写一个
① 你知道科学家为科学事业遭到迫害的故事吗(简单)
哥白尼被教会势力烧死
伽利略在威尼斯高塔内终老
都是为了真理牺牲的
② 科学家因重大发现或发明而受到迫害、驱逐的故事啊
无线电之父
——抄马可尼
1937年8月30日,英国所有邮局的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都沉默两分钟。这是为了悼念发明无线电的马可尼(1874—1937)。
马可尼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喜欢读书,爱做实验。他自己装备了一个小实验室,先做化学实验,后来做电学实验。他看到有线电报架设线路非常费力,就想:能不能用电磁波来传送电报呢?1895年,20岁的马可尼在自家花园里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波传递实验。妈妈十分高兴,给了他一千美元,鼓励他继续实验。
实验规模逐渐扩大,为了寻找经费来源,22岁的马可尼来到英国,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继续进行研究。1897年,他和助手在英国海岸进行了跨海通讯实验。他们把发射机装在海岸上的一间小屋子里,屋外竖起一根很高的杆子,上面架设了用金属圆筒制成的天线。开始时把接收机放在距海岸4.8公里的一个小岛上,通讯效果良好。然后又把距离扩大到14.5公里,同样获得成功,以后几年,马可尼一边改进通讯装置,一边增大通讯距离。1901年12月,马可尼实现了从英国到加拿大长达二千多英里的跨洋通讯,这一天标志着无线电已成为全球性事业。1909年,马可尼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③ 有科学家遭受迫害的故事
h1、布鲁诺:14—17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布鲁诺因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触怒了天主教会,被宗教裁判所判火刑处死。
2、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由于纳粹德国反犹太主义狂潮,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ttp://..com/question/40405842.html?fr=qrl
http://..com/question/39450853.html?fr=qrl
http://..com/question/7796616.html?si=3&wtp=wk
④ 科学家因重大发现或发明而受到迫害、驱逐的故事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伽利略可能比任何其他的人更有资格称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其与天主教会名闻遐迩的冲突是他哲学的中心事件。这是因为伽利略是作如下论断最早的人之一:人类有望理解世界是怎样运行的,而且我们还能通过观察现实世界来做到这一点。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理论(即行星绕太阳公转),但只有当他发现了证据来支持这一学说时,才公开表示支持。他用意大利文写有关哥白尼理论的文章(没有用普通的学院式拉丁文) ,并且他的观点很快就广泛地得到大学界之外的支持。这惹怒了亚里士多德派的教授们,他们联合起来反对他,并极力说服天主教会禁止哥白尼主义。伽利略为此而担心,他赶到罗马去向天主教权威当面申诉。他争辩道,《圣经》并未试图告诉我们任何关于科学理论的东西,通常都是假定,当《圣经》和常识发生矛盾
时,就成为比喻。但是教会害怕这丑闻可能伤害它对新教徒的斗争,所以采取了镇压的 手段。1616年,它宣布哥白尼主义是“虚伪的、错误的”,并命令伽利略不准再“保卫 或坚持”这一学说。伽利略勉强接受了。
1623年,伽利略的一位长期朋友成为教皇。伽利略立即试图为1616年的判决翻案。他失败了,但他设法获得了准许,在两个前提下写一本叙述亚里士多德派和哥白尼派理论的书:他不能有倾向,同时要得出结论,人类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决定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因为上帝会以人类不能想像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人类不能限制上帝的万能。这本题为《关于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的书,于1632年在检查官的全面支持下完成并出版了,并且立刻被全欧洲欢呼为文学和哲学的杰作。不久教皇就意识到,人们把这本书看作是确认哥白尼主义的论证,后悔允许该书出版。教皇指出,虽有检查官正式批准出版该书,但伽利略依然违背了1616年的禁令。他把伽利略带到宗教法庭面前, 宣布他终身软禁,并命令他公开放弃哥白尼主义。伽利略又第二次被迫从命。
⑤ 谁知道科学家有重大发现缺遭迫害的故事3个以上
1.意大利自然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 - 160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1548年,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在十余岁时,父母将他送到了那不勒斯的一所私立人文主义学校就读。布鲁诺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六年。1565年,布鲁诺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进入了多米尼克僧团的修道院,第二年转为正式僧侣。布鲁诺在修道院学校攻读神学,同时他还刻苦钻研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和东方哲学。10年后,他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还得到了神甫的教职。
布鲁诺不仅在修道院学校学习,还经常参加当时的一些社会活动和一些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在当时强大的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布鲁诺阅读了不少禁书,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当代著名哲学家特列佐(1508 - 1588)的著作。他被哥白尼的学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对宗教神学发生了怀疑。他对经院哲学家们所宣传的教义持否定态度,写了一些批判《圣经》的论文,并从日常行为上表现出对基督教圣徒的厌恶。布鲁诺的言行触怒了教廷,他被革除教籍。宗教裁判所指控他?quot;异端"。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为了逃避审判,他离开了修道院,逃往罗马,后来又转移到威尼斯。由于宗教法庭到处通缉他,整个意大利没有一块他立足的地方。1578年,他越过海拔4000米高的阿尔卑斯山流亡瑞士。在日内瓦由于他激烈反对加尔文教派,遭到了逮捕和监禁。1579年,布鲁诺获释后来到法国南部重镇土鲁斯,在当地一所大学任教,他在一次辩论会上,发表了新奇大胆的言论,抨击传统看法,引起了该校一部分反动教授和学生的反对,他被迫离开了土鲁斯。1581年,布鲁诺来到巴黎,在巴黎大学宣传唯物主义和新的天文学观点,遭到法国天主教和加尔文教的围攻。1583年,他逃往伦敦。这个时期是他思想完全成熟和创作高峰的年代。这些年他发表了数部用意大利文写的作品:《灰堆上的华宴》、《论原因、本原与太一》、《论无限、宇宙、与众世界》、《驱逐趾高气扬的野兽》、《飞马和野驴的秘密》、《论英雄热情》等等。这些著作语言丰富生动,论述尖锐泼辣,结构严谨无隙,既可见当时哲学论战之尖锐激烈,又体现出他宣传新思想的满腔热情。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辩论会上,布鲁诺为捍卫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发表演说批判了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托勒密地心说,同经院哲学家门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于是布鲁诺又被禁止讲课。1585年,布鲁诺返回巴黎。第二年春天,在巴黎最古老的著名学府索尔蓬纳大学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辩论会,他在演说中再次论证了他的宇宙观。由于他反对被教会奉为绝对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被再次驱逐出法国。后来布鲁诺又去德国、捷克讲学,漂泊了六年。在侨居法兰克福期间,他又发表了三部用拉丁文撰写的著作:《论三种极小和限度》、《论单子、数和形》和《论无量和无数》。
由于布鲁诺在欧洲广泛宣传他的新宇宙观,反对经院哲学,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罗马教徒将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刽子手们用尽种种刑罚仍无法令布鲁诺屈服。他说:"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想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他还说:"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经过8年的残酷折磨后,布鲁诺被处以火刑。1600年2月17日凌晨,罗马塔楼上的悲壮钟声划破夜空,传进千家万户。这是施行火刑的信号。通往鲜花广场的街道上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后点燃了烈火。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
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的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收集起来,抛洒在台伯河里。但这又有什么用呢?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人们为纪念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家,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永远纪念他的勇气和功绩。
在布鲁诺的故乡意大利基督教的统治根深蒂固,民间流行着各种宗教迷信,当时信徒崇拜圣像、干尸极为普遍。但接受了现代人文主义思潮洗礼的布鲁诺对这一切轻蔑待之。他是基督教会最顽固的敌人。布鲁诺认为天主教会提出的关于上帝具?quot;三位一体"性的教义是错误的,他对经院哲学家宣扬的"变体说"、"圣母洁净怀胎说"和"上帝创世说"等教义持否定态度。对圣者像,布鲁诺连瞧都不瞧,有一次还把基督圣徒的画像从自己僧房中仍了出去,从而激怒了教会,遭到了教会的迫害。他斥责路德、加尔文等宗教领袖为"世上最愚蠢的人",并说他们"毫无头脑,没有知识,远远离开了文化与生活,而在永恒的迂腐中发霉腐烂"。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给烂透了的宗教医治溃疡","给宗教的外衣修补破洞而已"。布鲁诺在著作和言谈中,历数宗教对科学、哲学、道德、社会关系的危害。他认为是宗教愚昧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对诮痰谋锥擞胛:ι疃裢淳,对各级僧侣恨之入骨。他甚至疾呼:不仅有必要把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消灭教会经济势力,停建教堂,关闭修道院,而且还应剥夺僧侣特权,迫使他们从事社会公益劳动?
布鲁诺在哲学上的突出贡献是他在继承和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基础上,汲取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哲学和自然科学成果,论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创了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先河。他依据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哥白尼学说,形成了自己崭新的宇宙论。他提出并论证了宇宙无限和世界众多的思想。他认为整个宇宙是无限大的,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中心,也不存在界限。而地球只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太阳也只是宇宙中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在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quot;世界"在产生和消亡,但作为无限的宇宙本身是永恒存在的。布鲁诺不仅抛弃了地球中心说,而且也跨过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而大大前进了一步。他还提出天地同质说,认为物质是一切自然现象共同的统一基础。
布鲁诺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变化和前进的。他反对那种把远古社会美化为"黄金时代"的观点。他主张社会变革,但反对用暴力手段去改造社会,他把理性和智慧看成是改造社会,战胜一切的决定力量。但是他却看不到人民群众实践的社会作用。
2. 然而从11世纪起,在基督教会的扶持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得到了经院哲学家的重视,他们排斥阿基米德的物理学,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奉为经典,凡违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学者均被视为“异端邪说”。但伽利略却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抱怀疑态度,相反他特别重视对阿基米德物理学的研究,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思考各种问题。在伽俐略十八岁那年,一次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他注意到教堂里悬挂的那些长明灯被风吹得一左一右有规律地摆动,他按自己脉博的跳动来计时,发现它们往复运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就这样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后来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挂摆时钟,人们称之为"伽利略钟"。
伽利略根据阿基米德的学说,作了迅速确定合金成分的流体静力天平的研究,发明了可以测定物质密度的"小天平",写出了名为《小天平》的论文。后来他又潜心研究了物体重心的几何学,于1588年发表了《固体的重心》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第二年,在友人的推荐下,被比萨大学聘任为数学教授。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以同一高度落下,重的比轻的先着地。但伽利略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验后,得出了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无关。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作了落体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使统治人们思想长达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第一次发生动摇。而应邀前来观看的一些著名学者却否认自己亲眼见到的一切,他们群起攻击伽利略。1591年,伽利略被比萨解聘。
3. 却说马塞拉斯进攻叙拉古时屡受袭击,在无般无奈下,他带着舰队,远远离开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他们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断绝城内和外界的联系。3年以后,他们利用叙拉古城市居民的大意,终于在公元前212年占领了叙拉古城。马塞拉斯十分敬佩阿基米德的聪明智慧,下令不许伤害他,还派一名士兵去请他。此时阿基米德不知城门已破,还在凝视着木板上的几何图形沉思呢。当士兵的利剑指向他时,他却用身子护住木板,大叫:“不要动我的图形!”他要求把原理证明完再走,但激怒了那个鲁莽无知的士兵,他竟用利剑刺死了75岁的老科学家。马塞拉斯勃然大怒,他处死了那个士兵,抚慰阿基米德的亲属,为他开了追悼会并建了陵墓。阿基米德被后世的数学家尊称为“数学之神”,在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三位数学家中,阿基米德占首位,另两位是牛顿和高斯。
⑥ 请举例两个为了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遭受迫害的科学家
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这个问题曾在古希腊人中引起激烈的争论。以托勒玫
(C.Ptolemaeus,约90-168)为代表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宇宙中心。这
种学说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在天文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直到1543年,才被哥白尼(N.
Copernicus,1473-1543)的日心说所动摇。但由于日心说与圣经不符,一开始便受到
教会的反对,被斥为异端邪说。1600年,天文学家布鲁诺(G.Bruno,1548-1600)被
教会活活烧死,罪名就是他拥护哥白尼,竟敢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下面将会看到,
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也是著名科学家伽利略(G.Galiei,1564-1642)受迫害、被
监禁的主要原因。
新发现
科学是扼杀不了的。布鲁诺遇难后不到十年,伽利略就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打开发
通向近代天文学的大门。他把这精巧的仪器指向天空,观测到许多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现象。例如,他发现了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打破了“天体是理想球形”的观点;发现
了太阳上黑子的移动,从而推测太阳自转;还发现了金星的变相和木星的四个卫星。他
兴奋地意识到,这些新发现都是对日心说的有力支持。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德
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Kepler,1571-1630),得到开普勒的热情支持。不过,为了
能须利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教会的迫害,伽利略比布鲁诺谨慎多了。他努力同宗教界
建立联系,结交了一些教会朋友。由于他的物理学和天文学上的许多重要发明,也一度
赢得教会的尊重。
伽利略以为这样做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开始在通信中毫不掩饰地支持哥白尼学说。
他那新颖的观点和生动的文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但昔日与伽利略为友的教会人士,
这时却站到了他的对面,纷纷用圣经来攻击他。这些人不曾用望远镜看一下天空,却公
然否认伽利略看到的事实。而缺乏科学知识的广大群众,大多相信太阳绕地球转。面对
这些,伽利略的内心是矛盾的。他坚信科学事实,又怕受到迫害。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
他心情沉痛地说:“如今这些事(指天文发现)在我眼前,就像用手摸着一般的确实。
但与其苟顺私情拥护它们,而和上级长官作对,毋宁闭上我们的眼睛为妙”。但是,绚
丽多姿的自然界强烈地吸引着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很快改变了这种“闭上眼睛”的
态度,他又冒着风险前进了。他的文章措词委婉,却是明确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这种行
动激怒了教会,罗马教廷决定对伽利略进行制裁。
1616年的审讯
1616年2月19日,审查部的神学顾问们开始审查以下两个命题:一、太阳固定于宇
宙中心;二、地球有自转和绕日分转两种运动。24日,神学士开批判总会,所得结论是:
这两个命题都是“谬论”,“于理不通”,而且“和圣经字义并教父学士等的注疏,多
有抵触,确属异端之说”。判文下有11位神学士签字。
2月25日,教皇保禄五世亲自下令给柏拉弥诺主教:把伽利略召来,告诉他及早反
省,并饬令他不得宣传、拥护和讨论比类问题,否则就科以监禁。第二天,在森严的宗
教裁判所审讯室中,伽利略被迫表示服从教会,并否认了地球的运动。3月5日,禁书部
(即书籍审查部)便受教皇之命发表禁书令,把包括伽种略有关著作在内的一切拥护地
动说的书籍列入禁书名单,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自然也在禁书之列。禁书部对伽利
略的判词是这样写的:“地动说既属荒谬又和圣经相悖,可能危害公众信仰……不得以
任何形式宣传哥白尼学说”。
为什么教会反对“地动说”呢?有人说他们是在实行“愚民政策”。其实,那样未
免把他们的智慧提得过高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是相信太阳绕地球转的。按照圣经,人类
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居住的地球理应是宇宙的中心。以圣经为精神支柱的教会,怎能容
许别人宣传离经叛道的学说呢?
由于伽利略表示“悔过”,又考虑到他在社会上的威望,教会便把他释放了。教皇
和主教们为他们的“胜利”,洋洋得意,似乎*他们一声令下,就停止了地球的转动。
一部杰作
从宗教裁判所出来的伽利略,感到“万念俱灰”。被爱放弃自己拥护的学说,这是
多么痛苦的事!回到家乡佛罗化萨以后,他只好在实验室里悄悄地做实验,而不敢把所
发现的东西公之于众,更不敢讲地球的运动了。但是,他在实验中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成
果,重新燃起了他希望之火;朋友们同仇敌忾的呼声,鼓起了他宣传科学的勇气。1623
年,他终于发表了一本总结自己实验成果的著作《实验集》。这本书一出版,便博得了
不少好评。由于此书不涉及哥白尼学说,也避免了与圣经抵触的词句,因此得到教会的
认可。伽利略暗自庆幸,次年亲赴罗马,不仅结交了一些教廷大员,还拜访了新教皇伍
尔邦八世。这位教皇,过去曾是伽利略的朋友,1629年还作过一首十九节的拉丁短诗,
歌颂伽利略的天文发现。他初登教皇宝座,便接受了伽利略《实验集》的晋献,赠给他
锦标一面和金、银奖章各一玫。
由于和教会人士的关系好转,伽利略认为可以比较大胆地进行科学研究了。他回家
以后,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但是,他没有忘记1616
年的审讯,那时他曾宣布放弃哥白尼学说。现在条件好些了,还要不要宣传自己的正确
观点呢?怎样才能避免教会的迫害呢?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方法来宣
传哥白尼学说。他写了一本《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以三人对话的形式讨论托勒
玫的地心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哪个正确的问题。其中一人代表托勒玫,一个代表哥白尼,
还有一个旁观者,对前两人的讨论作出判断,他实际是代表伽利略明显支持哥白尼学说
的,但从字面上看不出伽利略本人站在哪一边。这本书花了3年时间,于1629年完成了
初稿。
1630年5月,伽利略带着《对话》再赴罗马,请求教会准许付印。负责书籍审查的
黎加尔地主教(Riccardi)看了伽利略的稿件,认为他未顾及1616年断案,于是命他前
后加些序跋,言明所谓哥白尼学说,仅系一种假设,所收集的一切反对托勒玫学说的证
理,并非在于指出它的错误,只不过是一种反诘性设通信班而己。伽利略照办了,序言
的开头,他用一种维护教会的口气写道:“几年前,为了排除当代的危险倾向,罗马
(教会)颁布了一道有益世道人心的敕令,及时地禁止了人们谈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动
说。有些人公然无耻声称,这道敕令的颁布并未经过对问题的公平考察,而是出于知识
不够而引起的激情。还可以听到一些埋怨说,对天文观察完全外行的法官不应当以草率
的禁令来束缚理性的思维”。实际上,他所指责的那些言论,正是他自己的正确观点,
但他却装着反对的样子,接着写道:“听到这类吹毛求疵的傲慢言语时,我的热情再也
抑制不住了。由于我充分理解这一慎重的决定,我决心作为对这一庄严真理的一个见证
人而公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这样看来,他写书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澄清事实真相,以
维护教会的名誉。当伍尔邦八世知道伽利略要印行新书时,便向他的秘书强包理主教
(Ciampoli)探询一切,秘书回答请他放心,说一切都在按法定程度进行。教皇以为伽
利略已“改过”,并未阅读他的稿件就允许刊印了,而且还召见了他。
伽利略回到佛罗伦萨以后,经过一些不大的波折,《对话》便于1632年刊行问世了。
书中有佛罗伦萨审查员的许可证,还有黎加尔地主教的批文。这些不懂天文的主教们,
并未察觉伽利略的真实意图。
其实,《对话》决不是像序言所说的那样。为了维护教会的,它实际上是和教会宣
传的地心说针锋相对。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论证哥白尼学说,应付对方的各种设难。例
如有人说,若金星绕日而行,就该有月球一样的变相,但并没人见到它的盈亏啊!伽利
略说,利用在文望远镜,就可以清楚地见到金星的变相。他还以木星为例,绘图解释行
星的逆行、顺行和留,以此说明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绕日而行。另外,人们很难相信地
球这么大的球会自己转动,但通过书中列举的太阳自转的事实,读者自然会想,既然庞
大的太阳还能自转,比之渺小异常的地球为什么不能自转呢?书中还利用木星的4个卫
星的发现来支持哥白尼学说。他描述说:这些卫星的形状的改变如同我们看见月亮形状
的改变一样,因此,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带着月亮,
就像木星带着它的卫星一样。
《对话》一书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形式活泼、语言生动,堪称科学史上的
一部杰作。它一出版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人们通过两种宇宙观的比较,更加信服哥
白尼学说。这时,教会的神学家们把书拿来仔细察看,这才明白也伽利略的真实目的。
他们极为冒火,后悔当初不该准许这本书出版。教皇伍尔邦八世认为自己受了伽利略的
欺骗,更是恼羞成怒,早把过去和伽利略间的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正在这时,有人到
教皇那里诬告伽利略通过书中的人物辛普利邱(Simplicio,代表托勒玫)侮辱教皇。
这对盛怒的教皇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他和主教们一致认为,伽利略在1616年受罚后,
重新犯罪,必须严加惩处。
1633年的审讯
1632年8月,黎加尔地主教向印刷局发出紧急通知,停售伽利略的《对话》,同时
把这部书送交神学会审查。审查结果是:伽利略虽用了一些含蓄而模棱的语言,但毕竟
冒犯了1616年接受的命令,因为书中把地动说当作事实而非假定,并多方证明它。不久,
伽利略便接到传令,要他在10月底以前到罗马受审。年近七旬、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请求
在佛罗伦萨受审,但教皇坚决不准,11月19日再次发出传令。这时,伽利略身体更差了,
医生如实写了证明书:“伽利略生病在床。他可能到不了罗马,就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伽利略的一些朋友也到教皇那里求情,希望能开恩免除他的罗马之行。但教皇竟不管伽
利略的死活,命令道:若伽利略再不来罗马,就“依被告提审不到的常规,拘捕前来!”
意思是给他戴上刑具,押来罗马。伽利略不得不在朋友的搀扶下上路,经历了千辛万苦,
于1633年初来到罗马,并立即被宗教裁判所监禁起来。
第一次开庭是在次年4月12日。审讯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被告在《对话》中是
否违背了禁书令,宣传1616年所摈弃的学说 这是不法的行为;二、被告是否确信被
禁学说仍以为真 这是不法的思想。对第一条,伽种略这样答复:我在无意中冒犯了
托勒枚的证理,愿意校正人个的著作,放弃我所袒护的一切证理。但法官们却不认为他
“无意”,他们异口同声地断定在《对话》中,作者明白地拥护地动说,因此认定他有
不法行为。对第二条,伽利略说他从未信仰过哥白尼学说,只不过把它当作一种假设。
法官们不相信,却又拿不到伽利略信仰地动说的证据,只好报告教皇。教皇于6月16日
下令,可对伽利略进行“严审”,即刑讯逼供,并说如果伽利略不招供,也可判罪,处
以死刑或监禁。
6月21日第二次开庭。法官们问道:“你是否信仰或信仰过地的转动?”伽利略答
道:“1616年前,我以为托勒玫和哥白尼两学说有同等学术价值,自我接到禁令之后,
就只把托勒玫学说看作不变的真理了”。很明显,这都是他被迫说出来的违心的话,法
官们当然不信。为了让伽利略招认“信仰地动说”的“罪状”,法官向伽利略喝道:
“你的著作与供词绝然不符。必须吐出真情,否则就要动刑了!”但伽利略依然重复着
上面的话。法官无可奈何,看着他那满头白发和虚弱的身体,知道他禁不住拷打,大概
一动刑就要见上帝,于是便把他押了下去。
第二天,伽利略继续受审。教会由于拿不到充足的证据说明伽利略是“异端犯”,
只好把他判为“异端嫌疑犯”。判词是这样的:“……根据我们的命令传你到本法庭受
审,你宣誓承认该书(指《对话》)是由你编著和出版的。……我们审核并全面仔细斟
酌你的案件,考虑你供认和辩护的……对你作如下的最后判决:我们确定、判断并宣布
你,该伽利略,由于在上述过程中被证明的和你所确认的情况,本法庭认为有重大异端
嫌疑,就是,你信仰并遵守错误的和圣经相矛盾的学说,说什么太阳是大地轨道的中心,
不是由东往西运行,大地在运行而且不是世界的中心”。判词接着说,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判处伽利略火刑,“只有放弃上述错误和邪说,在我们面前真心诚意地按照给你指
定的公式拒绝、诅咒、痛恨错误和邪说,我们才允许你免受此刑”。伽利略为了免于被
烧死,不得不当众诵读了悔过书:“我以我双手所按的圣福音书为誓,我摈弃并憎恶我
过去的异端邪说,我忏悔并承认,我的错误是由于求名的野心和纯然无知……我现在宣
布并发誓说:地球并不环绕太阳而运行……”
就这样,伽利略以放弃哥白尼学说换取了宗教裁判所的“宽恕”,判词最后宣布:
用公开的命令禁止《对话》一书,把伽利略关入监狱,并要他“在三年内每周读七个忏
悔圣歌一次”。
晚年的遭遇
1633年的判决以后,伽利略永远失去了自由。不过,由于在审讯期间,社会上许多
人对伽利略表示支持,甚至一些开明的教会人士也同情他,所以教皇不敢对他太苛刻了。
伽利略没有像一般犯人那样,被投入监狱。他先被监禁在罗马的一个主教署中,年底又
被押到阿切特里(Arcetri,在佛罗伦萨附近)受软禁。从此,不仅不许他出来活动,
也不许任何人访问他,更不许出版他的著作。所迈的伽利略,便在软禁中度过了他非惨
的晚年。
伽利略虽然被迫写了“悔过书”,但这位老人的内心是不屈服的。在被软禁的日子
里,他仍然发奋著书,写了一本重要的物理学著作《运行的法则》,秘密地托朋友带到
荷兰出版。但遗憾的是,他没有亲眼见到这本书,因为在1637年,他的双眼便失明了。
从那以后,他的生活更加痛苦了。原先照料他生活的女儿也已离开了人世,他身边连个
亲人也没有。不过,在他失明后不久,宗教裁判所对他的监视稍有放宽,允许他接待来
访者,因此不断有国内外学者来访。1639年,他的一学生来到他的幽禁处,照料他的生
活。1641年,他的另一名学生、物理学家托里拆利(E.Torricelli,1608-1647)也
来访问,这些访问,自然是对他的莫大安慰。但受尽折磨的伽利略已经是风烛残年了。
临终前,他抱着《运动的法则》一书,喃喃地说:“我以为这是我一切著作中最有价值
的,因为它是我极端痛苦的果实”。
1642年1月8日,78岁的伽利略与世长辞了。他为之献身的科学事业继续在教会的重
压下发展着。1687年,牛顿(I.Newton,1642-1727)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
原理》出版了,它从万有引力定律等力学规律出发,全面论证了哥白尼学说,使其立于
不败之地。但顽固的罗马教廷,还不肯收回禁止地动说的成命。直到1757年,由于地心
说已极不得人心了,禁书部才不得不将有关哥白尼学说的书籍从禁书目录中删去。1822
年9月11日,禁书部又通过决议,准许印行讲授地动学的书籍。但对伽利略一案,教会
仍是百般维护。直到1979年11月,罗马教皇才在世界主教会上提出,要重新审理伽利略
案,不久即为伽利略平反。现在,地球运动之说,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但我们不应
忘记当年伽利略为此所受的种种磨难。
⑦ 一个有重大发明和发现的科学家遭受驱逐和迫害的故事
伽利略·伽利雷 (1564~1642)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7岁进入比萨大学攻读医学,后来转攻数学,毕业后任大学教授。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功绩,后人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称为伽利略卫星。
比萨斜塔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它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动地证明了“理论的基础是实践”这一真理。
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并埋头工作,不懈地观察。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地说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所有的恒星都是象太阳那样的巨大天体。宇宙间的一切天体,包括太阳那样的恒星和地球那样的行星,都在运动之中。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一六一0年,伽利略的著作《星空使者》出版了。人们惊讶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其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表面上是以三个人对话的形式,客观地讨论托勒玫的地心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对谁是谁非进行没有偏见的探讨。但是当这本书好不容易在1632年2月出版时,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这本书以充分的论据和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有力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错误理论,科学地论证哥白尼的地动说,宣告了宗教神学的彻底破产。
有人在教皇乌尔邦八世面前挑拨说伽利略在《对话》中,借头脑简单、思想守旧的辛普利邱之口以教皇惯用辞句,发表了一些可笑的错误言论,使他大为震怒。曾支持他当上教皇的集团激烈地主张要严惩伽利略,而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王国认为如纵容伽利略会对各国国内的异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提出联合警告。在这些内外压力和挑拨下,教皇便不顾旧交,罗马教廷便勒令停止出售,认为作者公然违背“1616年禁令”,问题严重,亟待审查。并于这年秋发出要伽利略到罗马宗教裁判所受审的指令。
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审辩。几经折磨,终于在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主审官宣布: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此判决书立即通报整个天主教世界,凡是设有大学的城市均须聚众宣读,借此以一儆百。
19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当年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1992年10月31日,伽利略蒙冤360年后终于获得梵蒂冈教皇的平反,教宗若望 保禄二世(John Paul II)恢复伽利略的名誉.
已故前教皇约翰·保尔二世就1633年梵蒂冈教廷对伽利略的审判发表道歉声明,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见左小图)因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遭到罗马教廷的长期迫害。
⑧ 给一个科学家为科学事业遭到迫害的故事
伽利略(质量copy不等的物体在同一高度降落至地面时等速) 哥白尼(推翻地心说,提出日心说)奥本海默等都受到迫害,被指控为向苏联透露机密和为苏联充当间谍1953年6月19日科学家艾瑟尔与朱利叶斯 罗森堡夫妇为此被判上电椅死刑。罗森堡夫妇的罪名是思想罪,就是通共,而不是他们犯的间谍罪行。
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在《天体运行论》完成后,哥白尼却对它的出版犹豫不决了。他但心这部书出版后会遭受到地心说信徒们的攻击,并受到教廷的压制。在朋友和学生的支持鼓励下,经过长期反复的考虑,哥白尼终于决定出版这部著作。1542年6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1543年5月24日,弥留之际的哥白尼终于见到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可惜当时的他已经因为脑溢血而双目失明,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