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关羽水淹七军和刮骨疗毒两个故事中任选其一简述故事情节
『壹』 请简要概括“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故事情节
刘备派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交战,二将齐出,并不答话,拍马交锋五十回合,庞德拨马逃走,关羽回营养伤。十日后,箭伤愈合。又听关平说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庞德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和身无盔甲的残兵败将,被关羽的兵马团团围住,战不多时,众将全都投降。只有庞德夺一小船,想顺流西去,却被周仓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被杀之
『贰』 刮骨疗毒故事简介(内容概括)
“刮骨疗毒”来自于《三国演义》,讲的是:关羽攻打曹操樊城,水淹七军以后,曹操大将曹仁命令众多弓弩手,对着关羽乱箭齐发。关羽右臂中了毒箭,臂膀青肿,不能活动。
这只箭贯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
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2)请从关羽水淹七军和刮骨疗毒两个故事中任选其一简述故事情节扩展阅读
有关“刮骨疗毒”的史实对比
对照一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记载,发现有几处不同:
一是关羽中箭的部位。《三国演义》说是右臂,而《三国志》说是左臂,《三国演义》借用了这段史料却把一个重要的细节弄错了,也许不是无心之错,而是有意为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使刀,右臂如果不能动,比左臂受伤情况更严重,把右臂改为左臂增加了情节的紧张度。
二是关羽所中之毒。《三国演义》说是“乌头之药”,而《三国志》没有具体指出。乌头是一种主要产于南方的中药,可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
但其毒性很大,必须经过炮制才可使用,未经炮制少量即可使人中毒,轻者四肢麻木,重者躁动不安、肢体发硬、肌肉强直、抽搐,直到意识不清而昏迷。
三是关羽中毒的时间。《三国演义》说是在攻打樊城时,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下半年,当时关羽率大军北上,攻击曹魏在荆州的两个重要据点襄阳和樊城,与曹仁、于禁、庞德等人率领的曹军展开激战,双方展开了多次攻防战,关羽在此战中曾经中过箭,倒也有可能,但正史并未有过记载。
四是关羽中毒的地点。《三国演义》说关羽中箭是在樊城的城外,《三国志》等史书没有记载。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樊城之战打得很激烈,关羽虽然俘虏了曹魏名将于禁,又杀了庞德,但始终未能攻克樊城,后来徐晃援军开到,在樊城外连破关羽的围头、四冢等营垒,关羽退走。
五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三国演义》说是华佗,《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华佗是汉末名医,在当时很有名,为陈登、周泰、曹操等人都看过病,史书均有记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刮骨疗毒
『叁』 关云长刮骨疗毒 故事概括
传说有一次,关公和敌人作战时,右臂中了一支箭。回到军营,他的胳臂又红又肿,不能活动。军医们替他检查,发现箭头上涂了毒药。他们说,如果让这种毒药侵入人体,那就不可救药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把胳臂切掉。
关公听了军医们的话,说:“我是一名将军,没有了右臂,今后怎么打仗呢?我情愿死,也不能切掉手臂!”
正当大家在为关公的伤势担忧的时候,华佗提着药箱来见关公,要为他疗毒。他细心地为关公检查后,说:“箭毒已经进入了骨头,必须用刀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干净。这样,胳臂才可以保住,性命才不会有问题。”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样的手术太痛苦了。关公却哈哈大笑,认为这只是一点皮肉的痛苦,算不了什么,并且吩咐华佗立刻给他动手术。
于是,华佗拿出他发明的“麻沸散”,要关公服下,准备等他昏迷后才开刀。可是,关公却说:“不必了,你动手吧,我支持得住。”说完,他一面伸出了右臂,一面和朋友下棋。
华佗拿起尖刀,小心翼翼地剖开皮肉,刮着骨头上的毒,发出“刷刷”的声音。在场的人听着刮骨的声音,一个个吓得脸青唇白;可是,关公却连眉头也不皱一下,照旧和朋友下棋、谈天。
不到一会儿,骨头上都刮干净了。华佗替关公涂上药,又用线把伤口缝好。不久,关公的胳臂便像平常一样能够活动了。
关公向华佗道谢,并且称赞他说:“您不愧是位神医呀!”他叫人拿来一百两黄金,要送给华佗。华佗不肯接受,说:“我特地赶来替您疗毒,是因为敬佩您,并不是想得到酬劳!”
关公听华佗这么说,只好收回黄金,再三向华佗道谢。华佗留下一些药,提起药箱,便向关公告辞,离开了军营。
(3)请从关羽水淹七军和刮骨疗毒两个故事中任选其一简述故事情节扩展阅读
故事发生时间:
《三国志》中的记载是在马超投靠刘备之后,刘备称汉中王之前,这段时间大概是215-219年。作为正史,《三国志》对其的记载只是大致概括,因此只能根据其行文顺序,来推断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三国演义》对这件事的记载就比较清楚,是在219年的樊城之战中,有华佗刮骨疗毒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华佗去世于208年,从这两个时间点来看,无论是哪个,都可以证实给关羽刮骨疗毒的确实不是华佗,二是另有其人。
『肆』 简要的概括 关羽” 刮骨疗毒“ 的故事 (只能两行)
关公不幸为流矢所中,箭头含毒。名医华佗为其割肉刮骨以驱毒,关公谈笑自若,毫无痛楚之态,由此可观关公非常也。
『伍』 简述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情节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几天后,有一人身穿素衣来到帐前,此人姓华名佗,听关云长是天下英雄,偶中箭伤,特来治疗。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骨头的毒药,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下棋喝酒,谈笑自若。
『陆』 简述 《三国》中 关羽水淹七军 的故事,并说说关羽的性格特征。。。
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于禁嫉庞之功,移七军转屯城北罾口川;关羽乘襄江水涨,放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后,觉得后方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就率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襄阳、樊城进发,很快将襄阳、樊城分别包围起来。 当时关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一方面坚守在樊城不出战,一方面连连向曹操告急求援。 水淹七军
曹操在长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弃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 曹操使于禁督率七军。所谓“七军”《三国志·魏书·于禁传》引胡三省注,曰:“太祖征荆州,以(赵)俨领章陵太守,徙都护军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盖以襄阳重镇,故特留重兵以守之。”当时曹仁使于禁、庞德军驻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赵家桥)、鏖战岗、余家岗到团山铺一带。这一带是汉江改道的低洼地区。 由于关羽长期征战在荆襄地区,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他看到曹军秋季错误地驻扎在低洼地区,于是就命令荆州军造大船,并调水军集结待命。 秋八月,时逢大连阴雨连续下了10多天,汉水暴涨溢岸,大水沿着汉江故道河床低洼地带分三路涌向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到团山铺一带;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沟、黄龙沟、黑龙沟等地的山洪暴发之水,使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团山铺等区域内的水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 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一片汪洋,无处躲避。他只好与庞德等将领上堤避水。这时,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被大水所围困的曹军,并在大船上向曹军避水的堤上射箭,曹军死伤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终被擒住,拒不投降,遂为关羽所杀。 史载,水淹七军之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议徙许都以避其锋,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 团山镇是关羽大战庞德、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和曹仁死拒关羽的主战场。这里的关公遗迹最为集中。当年在这里展开了野战、马战、步战、水战、阵地战、地道战、堑壕战、心理战、间谍战、气象战等多种战斗形式,著名的“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柒』 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概括故事)
编辑本段白话文故事
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不同意。双方为了荆州几乎闹翻。后来听说曹操要进攻汉中,益州也受到威胁。刘备和孙权双方都感到曹操是他们强大的敌手,就讲和了。把荆州分为两部分,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归刘备,湘水以东归东吴。
刘备安下了荆州那一头,就专心对付曹操,请诸葛亮坐镇成都,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兵,叫法正当随军谋士。
曹操听到刘备出兵,马上组织兵力,和刘备对抗。曹操也亲自到长安去指挥汉中战事。双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阳平关一次战役中,蜀军大胜,魏军的主将夏侯渊被杀。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把魏军撤退到长安。
这么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公元219年,刘备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员拥戴下,自立为汉中王。
按照诸葛亮早已设计的战略,是打算从两路进攻曹操的。这一次西面的汉中打了胜仗,就得乘这个势头,再从东面的荆州直接攻打中原。
镇守荆州的是大将关羽。关羽这个人,有勇也有谋,就是骄傲自大。刘备做了汉中王,派人带了官印封他为前将军,关羽还不大满意。后来经人一解释,说汉中王怎样看重他,他才乐意地接受了。
这一次,刘备命令关羽进攻,关羽派两个部将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
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赶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曹仁让他们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应,使关羽没法攻城。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于禁的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七军的军营全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不得不泅水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营这个弱点。他趁着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他们先把主将于禁围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围在一个汉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无路可退,就垂头丧气地投降了。
庞德带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个河堤上。关羽的水军向他们围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庞德手下有个部将害怕了,对庞德说:“我们还是投降了吧!”
庞德骂那部将没志气,拔剑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们看到庞德这样坚决,也都跟着他抵抗。庞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军被射死不少。双方从早打到中午,从中午打到午后。庞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们一起拔出短刀来搏斗。他跟身边的将士说:“我听说良将不会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会为了活命而失节。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这时候,大水越涨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来越小。关羽水军的大船进攻更加猛烈,曹军的兵士纷纷投降。庞德趁着这乱哄哄的时候,带了三个将士,从蜀军兵士中抢了一只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个浪头袭来,把小船掀翻了。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
将士们把庞德带回关羽大营。关羽好言好语劝他投降。庞德骂着说:“魏王手里有人马一百万,威震天下;你们的主人刘备,不过是个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敌。我宁可做国家的鬼,也不愿做你们的将军!”
关羽大怒,一挥手,命令武士把庞德杀了。
关羽消灭了于禁、庞德的七军,乘胜进攻樊城。樊城里里外外都是水,城墙也被洪水冲坏了好几处。曹仁手下的将士都害怕了。有人对曹仁说:“现在这个局面,我们也没法守了,趁现在关羽的水军还没合围,赶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觉得守下去没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满宠商量。满宠说:“山洪暴发,不会很
久,过几天水就会退下去。听说关羽已经派人在另一条道上向北进攻。他自己没有敢进兵,是因为怕咱们截他的后路。要是我们一逃,那么黄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们的了。请将军再坚持一下吧。”
曹仁觉得满宠说得有理,就鼓励将士坚守下去。这时候,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百姓孙狼发动起义,杀了县里的官员,响应关羽。许都以南,其他响应的人也不少。关羽的威名震动了整个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阳,得到各方面的警报,有点着慌。他跟百官商议,准备暂时放弃许
都,避避关羽的势头。
谋士司马懿说:“大王不必担心。我看刘备和孙权两家,表面很亲热,实际上互相猜忌得厉害。这次关羽得意了,孙权一定不乐意。我们何不派人去游说孙权,答应把江东封给他,约他夹攻关羽,这样,樊城之围自然会解除了。”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意见,真的打发使者到孙权那里去。
编辑本段故事原文
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交战,二将齐出,并不答话,拍马交锋五十回合,庞德拨马逃走,关羽紧追不舍。庞德取箭,关羽躲闪不及中箭,回营养伤。十日后,箭伤愈合。又听关平说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庞德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和身无盔甲的残兵败将,被关羽的兵马团团围住,战不多时,众将全都投降。只有庞德夺一小船,想顺流西去,却被周仓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编辑本段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故事比较
总的看来,《三国演义》所述,大的轮廓尚符合史实,而情节间有出入。最大的出入是,综合《三国志》各传的记载,水淹七军是由于汉水突然上涨所致,魏军是遭受了自然灾害,并不是关羽有预谋的决堰所致。当然,关羽多年镇守荆州,熟悉江汉一带的地理、气候、水文等情况,在高处扎营,避免了水患,又利用汉水暴涨的时机消灭了敌人;而于禁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扎营于低处,又缺乏警惕性,没有防御天灾,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从这个角度看,双方的胜负也并非完全取决于天灾,也包含着人谋的作用,也有一个军事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因为天灾而水淹七军和因为关羽的事先谋划而水淹七军,从性质上说毕竟是两回事。对于关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侥幸成功;而对于于禁来说,则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
编辑本段关羽简介
关羽(?—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编辑本段京剧剧目简介
一名《威镇华夏》。红生戏,唱、做并重。李洪春、林树森擅演剧目。
编辑本段剧情梗概
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于禁嫉庞之功,移七军转屯城北罾口川;关羽乘襄江水涨,放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
『捌』 三国演义-关于关羽的几个问题= =
关羽曾经被毒箭所射中,为了彻底治愈,需刮去骨头上的毒。关羽便伸出手臂让专医生剖开它。当时关属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漫出盛血的盘子,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写出了关羽不怕痛、不怕苦、不怕死、视死如归的大丈夫的帅气、光彩风度。
『玖』 在“关云长刮骨疗毒”一回中,关公对华佗说: “任你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请简述相关情节。
刮骨疗毒小说《三国演义》,书中曾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甚至后人们时常用:刮骨疗毒而不吭一声成为赞誉铮铮铁骨的好男儿。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这段描写十分精彩——那就是刮骨疗毒。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之后,对曹仁又大喊:“曹仁匹夫,庞德、于禁皆非我的对手,何况尔等鼠辈,还不早早开城投降,更待何时啊?”曹仁下令:“齐发毒箭!”曹兵万箭齐发,关羽被一支毒箭射中,毒箭射中了他的右臂,后来请了神医华佗来帮关羽治伤。关羽见到华佗连忙说:“请!在下偶得小恙,先生在江东如何得知?呃请用茶!”华佗接过茶问道:“君侯伤在右臂?”关羽点了点头,华佗
刮骨疗毒
说:“那请解衣吧!”关羽说:“先生一路辛苦,暂且歇息,来日再治不迟啊!”华佗说:“君侯的身体要紧,焉能拖延?快请解衣吧!”关羽脱下衣服,华佗看了看关羽的伤口说:“这是弩箭所伤,箭头有毒,可透肌骨啊,万幸啊,晚治二三日,此臂只恐难保。”关羽问:“哦?如此说来,先生有法医治?”华佗笑了笑说:“我既来此,自有疗法,只是……”关羽说:“先生,我一向视死如归,有何惧哉?请问先生究竟如何治法?但讲无妨!”华佗说道:“先在一清静处立一标注上钉一只大环,请君侯将伤臂穿于环中,用绳索系住,再取厚被蒙住将军头脸,然后方能动手疗毒。”关羽不明白的问道:“先生治我右臂,蒙头脸却是为何?”华佗答道:“凡是治骨,都须如此,因治疗时,皮肉外翻,血流如注,伤者看见自然万分惊骇、浑身颤抖,我便无法下手。”关羽问:“先生医治时,莫非用刀?”华佗说:“先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将药敷好,再用细线缝合伤口,方可无事。”关羽点了点头又问:“不知先生之刀是何模样?”华佗把小刀拿出来给关羽,关羽看了看说:“此刀比我青龙刀小巧百倍,锋利则过之!呵呵”华佗说:“将军过奖,只是……”关羽问:“恐我惧怕?哈哈哈哈哈,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如此则容易。”关羽叫义子关平备酒,叫马良陪他对弈,关羽喝酒下棋,华佗在一旁坐着,关羽问:“华佗先生,
原版《三国演义》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
为何还不动手啊?”华佗说:“呃…我在等候将军,标柱铁环可曾准备好啊?”关羽笑了笑:“给我动刀,不用标柱铁环!”华佗站起来说:“将军,这疼痛难以承受啊!”关羽喝了一口酒说:“我并非世间俗子,何惧疼痛?”华佗连忙说:“可将军也是血肉之躯呀!”关羽说:“我闻先生曾为东吴周泰治愈刀伤,其伤情比我如何?”华佗想了想说:“不错,东吴周将军身负刀伤数十处,其状甚惨,但伤处无毒,只需敷药将养,自能痊愈,并无割肉刮骨之痛啊!”关羽说:“华佗先生,我戎马一生,视死如归,这刮骨之痛,何足惧之?何况先生是救我的手臂,我能承受,趁我酒性未散,请先生大胆动手吧!”华佗无奈的点了点头,又洗了洗手,将刀放在开水里煮了一会儿,关羽一边在一旁喝酒下棋,一边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关羽的右臂鲜血淋漓,脸上出了些虚汗,手中的棋子掉了下去,他看了一眼华佗,露出了一些笑容,回过头来,又把掉落的棋子拾起,继续下棋,华佗刮骨,关羽喝酒,手下的官都焦急的等待着,关羽下棋下着下着笑了起来,又喝了喝酒,此时,华佗已经将药敷好包扎上了。华佗说:“将军,已治完矣!”关羽立即抬头问:
新版《三国演义》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
“啊?如此神速?”关羽手下的官臣们都过来看他,但是华佗却晕了过去,关羽马上给华佗喝了口水:“华佗先生,华佗先生……”华佗醒了过来,说道:“将军,我华佗行医一生,所治病人何止千万,还从未见过有如将军者呀!将军真乃天神也呀!”关羽说道:“先生,我戎马一生,不过稍能忍痛而已,怎比先生神术,起死回生,令人钦佩!”华佗连忙说:“区区小技,何足道哉,何足道哉,将军气概世所罕见呐!哎,华佗能结识将军,得为将军治伤,真不枉行医一生矣!”关羽说:“先生过奖了!”二人一阵笑。这时,关羽感觉右臂好多了:“哎?妙哉!此臂已伸屈自如,并无疼痛,哎呀,先生真神医也!”华佗连忙说:“岂敢,岂敢,将军,箭毒虽除,还需调养百日,切勿动怒,方可复原!我留药一贴,请将军敷用。”关羽接过药:“多谢先生!”华佗临走时,关羽拿了一些金子,对华佗说:“关羽深知华佗先生非金可致,只是略备川资,聊寄敬谢之忱,并无他意,还望先生收下!”华佗问道:“这是何意?”关羽说:“先生……”,华佗打住关羽的话说道:“久闻将军乃天下英雄忠义之士,我特意远道赶来为将军治伤,岂是为此酬报耶?得识将军,余愿足矣,此物断不可收!将军珍重,诸位,告辞了!”说着,华佗上船走了,关羽喊道:“先生……,”但是华佗已经走远了,关羽拱手感叹道:“先生神术,造福苍生,先生请多保重!”
『拾』 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100字左右
水淹七军,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适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涨,俊髯想出了水淹七军的妙计谋,放水淹没了于禁七军以及庞德和曹仁。关羽乘坐战船生擒于禁、庞德二人,取得完胜胜利,并且威震华夏。
战役简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后,觉得后方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就率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襄阳、樊城进发,很快将襄阳、樊城分别包围起来。
当时关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一方面坚守在樊城不出战,一方面连连向曹操告急求援。
曹操在长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弃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
曹操使于禁督率七军。所谓“七军”《三国志·魏书·于禁传》引胡三省注,曰:“太祖征荆州,以(赵)俨领章陵太守,徙都护军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盖以襄阳重镇,故特留重兵以守之。”当时曹仁使于禁、庞德军驻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赵家桥)、鏖战岗、余家岗到团山铺一带。这一带是汉江改道的低洼地区。
由于关羽长期征战在荆襄地区,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他看到曹军秋季错误地驻扎在低洼地区,于是就命令荆州军造大船,并调水军集结待命。
秋八月,时逢大连阴雨连续下了10多天,汉水暴涨溢岸,大水沿着汉江故道河床低洼地带分三路涌向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到团山铺一带;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沟、黄龙沟、黑龙沟等地的山洪暴发之水,使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团山铺等区域内的水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
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一片汪洋,无处躲避。他只好与庞德等将领上堤避水。这时,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被大水所围困的曹军,并在大船上向曹军避水的堤上射箭,曹军死伤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终被擒住,拒不投降,遂为关羽所杀。
史载,水淹七军之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议徙许都以避其锋,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
团山镇是关羽大战庞德、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和曹仁死拒关羽的主战场。这里的关公遗迹最为集中。当年在这里展开了野战、马战、步战、水战、阵地战、地道战、堑壕战、心理战、间谍战、气象战等多种战斗形式,著名的“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