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民间文学故事

民间文学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22 15:27:23

A. 具体分析田螺姑娘故事的民间文学特征

《田螺姑娘》的雏形出现在《搜神后记》和唐代的佚书《原化记》中,已有1000多年的流传史,在历代文人笔记和民间口头有《螺妻》、《螺蛳变人》等不同名称。文人笔记中的故事主题大致有二:一是男主人公遵守封建道德,虽一时穷困,冥冥中终于得到天帝神灵的嘉许,特别派天女以各种面目去人间帮助他,主旨在于劝人行善,遵守封建道德和秩序。二是以男主人公的风流艳遇而进入笔端,即记下一段“奇事”,反映的是男主人公的风流好运,主旨在鼓励和钦羡,是封建文人低俗情趣的表露。作为民间故事精品的《田螺姑娘》,去掉了天帝的角色和奖励封建道德、表现封建文人情趣的主题,突出了男主人公的善良,勤劳和孤独无助,女主人公为爱情来到人间,与男青年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平等的劳动生 活,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这类带有神话色彩的东西明显是,表达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目前在民间文学界和广大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的刑物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学》书刊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B. 民间文学中怎么分析一个故事

民间故事,传说,首先要知道它们并不完全真实,或许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性而用文学形式演义出来的一种文体。理性分析吧,我的回答可能不如你意。三国演义是民间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是虚构的事物,侧重于观赏性。而三国志接近于史实,侧重真实性

C.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这些传说真的都是凭空编造的么

神化故事的确是凭空捏造的。

神话故事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架空历史小说一样。在架空历史小说中往往是差不多的历史背景,取自中国古代的某一个朝代,但是其中的人物是作者自己的原创,情节也需要自己的思考,需要强大的文学和历史素养。而神化故事中有的人物是存在过的,比如说黄帝和炎帝,但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神仙,没有什么法力,只是人类的首领,比较远古。

神话故事也是民族文化的而一种,虽然都是假的,但是其中蕴含的精神都是人们传承下来的,是值得我们这些后人去学习,去欣赏的。文化的传承就是这样,学习好的东西,摒弃一些落后的不好的东西,要合理理性的看待,不要盲目。

D. 神话故事在民间文学中有什么意义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真实的反映了非科学年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神鬼魔佛的尊敬、畏惧、崇拜、信仰!!

E. 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的阿拉伯中古时期著名故事集是

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的阿拉伯中古时期著名故事集是: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在西方被称为《阿拉伯之夜》,在中国却有一个独特的称呼:《天方夜谭》。“天方”是中国古代对阿拉伯的称呼,仅凭这名字,就足以把人带到神秘的异域世界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它以民间文学的朴素身份却能跻身于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F. 民间文学作业 生活故事包括哪些类型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讲述了一个叫阿凡提的聪明人的故事。阿凡提,又译阿方提,(维语“先生”的意思,阿拉伯文:جحا(朱哈)或نصردين(纳塞尔·丁)),是一位活跃在西起摩洛哥、东到中国新疆伊斯兰诸民族中的人物,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曾经率军大破蒙古西征军,使蒙古不再西进),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在中亚细亚和新疆的传说中,他被称作叫做阿凡提;西亚地带为纳西尔丁或纳塞尔丁。在不同地区的传说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导师的头衔来称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G. 民间文学故事有哪些

定义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风格含蓄、幽默、发人深省。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白蛇传:描述了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孟姜女哭长城: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另外,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传说。
此外还有《天仙配》《九斤姑娘》《花木兰》《神农尝百草》《哪咤闹海》《钟馗驱鬼》《夸父追日》《赵州桥的传说》《冰冻遂城》《梅妻鹤子》《铁观音的传说》《掩耳盗铃》《刻舟求剑》《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白毛女》《守株待兔》《螳臂当车》《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画龙点睛》《女娲补天》《宝莲灯》《孔雀东南飞》《昭君出塞》《唐伯虎点秋香》《后羿与嫦娥的故事》《精卫填海》《阿诗玛》
另外 国外的话 像灰姑娘这一类的也可以算做是民间文学故事

H. 故事有哪些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也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主要特征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 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主要类别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的来历大体上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爱情故事、机智人基金那比较适合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
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更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
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广泛流传,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着莫大的关联,老百姓无不盼着有为民说话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寄托。到了现代,公案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也是流传极广。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经典故事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之一,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
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白蛇传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孟姜女哭长城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I.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什么讲述了一个叫阿凡提的聪明人的故事。

阿凡提是最出色的民间创作之一,阿凡提已经被列入“世界民间艺术形象”之列。经过史学家们的研究与考证,他所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十二到十三世纪,这一点是一致的。可是,他的“国籍”至今仍不十分明确,维吾尔族人说他十二世纪出生在中国新疆的喀什,乌兹别克人说他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阿拉伯人说他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土耳其人则说他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阿克谢希尔城,在那里瞻仰了他的陵墓。他的墓碑上写着:“纳斯尔丁·霍加,土耳其人,生于一二零八年,死于一三一八年。是伊斯兰教学者,当过教师,做过麦加大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他是一个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的人。”

J. 民间文学有哪些

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民间小戏、说唱、谚语、谜语、曲艺、仪式诵辞。当然民间文学也包括书面文献、经卷、宝卷、唱本、戏文;图案造型艺术;音乐舞蹈;岁时节日;电子媒介与互联网等媒介载体。

民众在其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中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语辞艺术。民间文学在口头性、传承性、集体性、变异性四个方面较为特殊。



(10)民间文学故事扩展阅读

中国民间文学为多民族的民间文学,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的明显现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除汉族外,还居住着50多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多,文明发展也较早。但它一开始不是单一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才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在它的整个文化形成中,也包含着本来各自独立的、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成分。同时在汉族本身的融合、发展中,和许多周围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因此,汉族的民间文学,与各民族民间文学相互交错、联接。

民族间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毗邻的民族产生的影响痕迹更为显著。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接受大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为基础,对它进行选择、取舍、改造、加工。他们尽力使它民族化。这是民族间文化交流影响的自然法则。

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如民间故事等在国境以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较远的地区,不仅有许多构思、表现手法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也都相同或相似,如中国与邻国印度、日本等,就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

因此,中国的民间文学,特别是散文的叙事作品中和那些国家或民族的同种类作品关系相当密切。从民间文学的互相交流、影响现象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是源远流长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