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各用几句话把18课的故事写下来3个故事
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好词好句好段
是《将相和》吧。。。
如果是,我认为“无价之宝、召集、勇敢机智、允诺、完璧归赵、专胆怯、鼓瑟、击缶、拒属绝、上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诸位、负荆请罪、同心协力”这些是好词;
我认为6、8、13、16~18是好段(好句可以再好段里挑你认为是好的)。
Ⅱ 五年级下册语文18课用完璧归赵写一个小故事`
赵惠文王不敢拒绝,为赵惠文王所得,并入宫指责秦王不讲信义,但见秦王没有换城之意楚国有一件无价之宝叫做和氏璧的宝玉,把和氏璧从秦王手里要回.随后蔺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臣完壁归赵”.临行时他对赵王说,秦昭王欺骗赵国说,这是赵国大臣蔺相如自愿请命带保玉到秦国完成换城任务,秦王知璧已经回赵,愿用15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城入赵而璧留秦,自己理屈便无可奈何,但又怕上秦国的当,就凭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只好送蔺相如回国,派人送往赵国;城不入
Ⅲ 五年级下册语文18课三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以下对《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可供参考:
1.完璧归赵:
起因 秦王贪图和氏璧
经过 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 完璧归赵封大夫
2.渑池之会:
起因 侮辱赵王要鼓瑟
经过 针锋相对逼击缶
结果 再立大功封上卿
3.负荆请罪:
起因 廉颇不服欲羞辱
经过 相如回避忍退让
结果 负荆请罪将相和
(资料来源:网络知道网友原创)
Ⅳ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全文
《将相和》中,“将”(jiàng)是将领,将帅的意思,本文指廉颇。
《将相和》
1、本篇课文时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2、本文写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其中, “完璧归赵”是事件的起因,“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负荆请罪”是这件事的结果。
3、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人。
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课后题
喜欢蔺相如,因为蔺相如勇敢机智,十分谦让,喜欢廉颇,因为他以国家为重,知错即该。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第一二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
击缶:这样可以挽回秦王的尊严 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既有蔺相如以死相拼,又有廉颇的部队,要是真打起来自己性命难保。
Ⅵ 5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概括三个小故事内容
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内容:完璧归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和氏璧,立了大功。渑池之会: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又立新功。负荆请罪:写廉颇知道自己错了,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将相和好。
Ⅶ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笫18课课文的内容
18 将相和
1、在括号里填上读音相同的字。
bì ( 璧 )玉 墙( 壁 ) 躲( 避 ) 手( 臂 )
jù ( 距 )离 ( 拒 )绝 ( 巨 )大 火( 炬 )
2、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打上“√”。
将( jiāng jiàng√ )相( xiāng xiàng√ )和
允诺( nuò√ ruò ) 胆怯( què qiè√ )
上卿( jī qīng√ ) 击缶( fǔ fǒu√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将相和》中“将”是指 廉颇 ,“相”是指 蔺相如 ,“和”是 和好 的意思。全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可用小标题 完璧归赵 、 渑池会见 、 负荆请罪 来概括。
4、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一读到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我就会想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
(3)文中加点的“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从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文中加点的“理直气壮”是“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的意思。从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中,我感受到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沉着果断的性格特点。
(4)提出你你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并把讨论得出的答案写下来。
我的问题: 为什么蔺相如坚持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 讨论得出的答案: 蔺相如想争取时间,把和氏璧送回国。
5、读课文片段,展开想象,把人物的对话写下来。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廉颇: 真对不起,我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全大局,导致将相不和,深感惭愧!请大人责罚!
蔺相如: 廉将军请起!廉将军言重了。今日你来,足见你肝胆赤诚,光明磊落。相如愿与将军坦诚相见,共同捍卫赵国的利益!
Ⅷ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18课主要内容(100)字
主要内容?我只知道主要内容:
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维护了赵国尊严立下大功受封为上大夫位居大将廉颇之右。廉颇因此不满,后来廉颇多次向蔺相如挑衅,蔺相如再三退让,廉颇后来得知蔺相如退让是为了维护赵国国家利益,因此感到羞愧,于是负荆请罪。这就是将相和的大致内容。
Ⅸ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8课的主要内容
原因是在和氏壁的争夺中赵国靠蔺相如的机智侥幸得胜,廉颇对与赵版王封蔺相如为上大权夫不满,产生不和。
而蔺相如认为如果将相不和将会让秦国有可乘之机,所以不会与廉颇计较,才避开他。
廉颇恍然大悟,就脱掉战袍,背上打犯人的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
Ⅹ 五年级下册语文18课
部编版的是《威尼斯的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