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第一部作品集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包括什么
㈠ 安徒生从小到大有什么故事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青年时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青年时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
㈡ 安徒生童话中各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打火匣: 这篇作品发表于1835年,收集在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里
。他于这年开始写童话。我们从这一起童话里可以看到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打火匣”所起的作用与《亚拉丁的神灯》中的“灯”很相似。但在这里他注入了新的思想
内容:“钱”在人世间所起的作用。那个兵士一有了钱,就“有华美的衣服穿,交了很多朋
友。这些朋友都说他是一个稀有的人物,一位豪侠之士。”但他一旦没有钱,他就不得不从
那些漂亮房间里搬出来,住到顶层的一间阁楼里去。“……他的朋友谁也不来看他了,因为
走上去要爬很高的梯子。”这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今天还是如此。2、皇帝的新装:他在这里揭露了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是何等虚荣、铺张浪费,而且最重要的是,何等愚蠢。骗子们看出了他们的特点,
就提出“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当然看不见,因为根本就
没有什么衣服。但是他们心虚,都怕人们发现他们既不称职,而又愚蠢,就异口同声地称赞
那不存在的衣服是如何美丽,穿在身上是如何漂亮,还要举行一个游行大典,赤身露体,招
摇过市,让百姓都来欣赏和诵赞。不幸这个可笑的骗局,一到老百姓面前就被揭穿了。“皇
帝”下不了台,仍然要装腔作势,“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因此他还要摆出
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种弄虚作假但极愚蠢的统治者,大概在任何时代都会存在。因此这
篇童话在任何时候也都具有现实意义。3、飞箱:这是一个阿拉伯的故事,在《一千零一夜》中可以找到它的原形。但安徒生却作了不同
的处理,把它和现实的人生与世态结合了起来:那个商人的儿子的钱花光了,“他的朋友们
再也不愿意跟他来往了,因为他再也不能跟他们一道逛街。”但是当他快要成为驸马时,他
买了些焰火和炮竹,以及种种可以想象得到的鞭炮,使所有的人享受一番欢乐。这时大家都
称赞他说:“他的眼睛像一对发光的星星,他的胡须像起泡沫的水!”“他穿着一件火外套
飞行”,“许多最美丽的天使藏在他的衣褶里向外窥望。”他成了土耳奇的神。但是乐极生
悲,焰火的一颗星星落下来,点起一把火。箱子已经化成灰烬了。他再也飞不起来了,也没
有办法到他的新娘那儿去。他和公主结婚的安排成了泡影。
4、丑小鸭:这篇童话也收集在《新的童话》里。它是在安徒生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写的。那时他有一
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
评。他在日记上说:“写这个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
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他生在一个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
不同,就认为他很“丑”。其他的动物,如鸡、狗、猫也随声附和,都鄙视他。它们都根据
自己的人生哲学来对他评头论足,说:“你真丑得厉害,不过只要你不跟我们族里任何鸭子
结婚,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它们都认为自己门第高贵,了不起,其实庸俗不堪
。相反,“丑小鸭”却是非常谦虚,“根本没有想到什么结婚”。他觉得“我还是走到广大
的世界上去好。”就在“广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见了“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
出来……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说不出的兴奋。”这就是天鹅,后来天
鹅发现“丑小鸭”是他们的同类,就“向他游来……用嘴来亲他。”原来“丑小鸭”自己也
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即使他“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篇童话一般都认为是安徒
生的一起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
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5、跳高者: 这是一个有风趣的小故事,发表于1845年,这里面包含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
,事实上是对人间某些世态的讽刺。“跳蚤跳得非常高,谁也看不见它,因此大家就说它完
全没有跳。”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一个人如果想要使人看见的话,必须有身材才成。“谁跳
到我的女儿身上去,谁就要算跳得最高的了……不过能想到这一点,倒是需要有点头脑呢—
—跳鹅已经显示出它有头脑。”事实上跳鹅跳得最低,但是它得到了公主!6、红鞋:这是一起充满了宗教意味的小故事,来源于作者儿时的回忆。安徒生的父亲都虔信上帝
。这现象在穷困的人中很普遍,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任何出路的时候,就幻想上帝
能解救他们。安徒生儿时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度过的。信上帝必须无条件地虔诚,不能有任何
杂念。这个小故事中的主人公珈伦偏偏有了杂念,因而受到惩罚,只有经过折磨和苦难,断
绝了杂念和思想净化了以后,她才“得到了宽恕”,她的灵魂才得以升向天国——因为她究
竟是一个纯真的孩子。7、衬衫领子:这篇故事发表于1848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话》里。它是根据现实生活写成的
,安徒生说,一位朋友和他谈起一位破落的绅士。此人所有的财产只剩下一个擦鞋器和一把
梳子,但是他的架子却还放不下来,一直吹嘘自己过去的“光荣”。事实上,在一个阶级社
会里,没有了财产就没有了特权,何况衬衫领子本身已经破烂了。最后它只有“来到一个造
纸厂的箱子里。周围是一堆破烂的朋友:细致的跟细致的人在一起,粗鲁的跟粗鲁的人在一
起,真是物以类聚。”“它已经成了造纸的原料了,最后变成纸,这个故事就是在这张纸上
被印出来的。”这是一起含蓄的讽刺小品。
8、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个小故事,首先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
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
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9、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故事的内容很明显,就是一个贵族及其家族的没落。这是对他们的一首具有象征意义的
挽歌——因而安徒生就让风把它唱出来。“新的时代,不同的时代!私有的土地上修建了公
路,坟墓变成了大路。不久蒸气就会带着长列的火车到来,在那像人名一样被遗忘了的坟上
驰过去——呼——嘘!去吧!去吧!”就是这不停的“去吧!去吧!”又把蒸气扔在后面让
喷气把人类送到更高的天空。旧的“去”;新的“来”,但安徒生关于人类历史和文明不断
进展的思想却是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10、守塔人奥列:这篇小品,发表在1859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话和故事集》第一卷第三部。它
的写法具有寓言的味道,但内容则是辛辣的讽刺——安徒生的又一种“创新”。所讽刺的是当时丹麦文艺界的某些现象:“哥儿们”互相吹捧,党同伐愚。但“明亮的星”只会落到做实事、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坟上,如为国捐躯的拉索,和给丹麦戏剧奠基的伟大剧作家荷尔堡的坟上。那些搞歪门邪道、沽名钓誉的人“只有一个办法,重新走进熔炉,被再造一次。” ................
㈢ 安徒生有哪些作品
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1、《小锡兵》是由PIXAR制作的动画短片。该影片虽然是PIXAR第一次做出人体动作跟模型的作品,但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影片改编自安徒生童话,讲述了一个小锡兵的故事。这部短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第三届洛杉矶国际动画节一等奖以及美国电影协会蓝带奖,是第一部得奥斯卡的动画短片,也是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的创意来源。
㈣ 安徒生的作品有哪些
安徒生及其作品
作者:刘麟 文章来源:一点地带 点击数:4338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丹麦的大作家,在我国读者中以童话而闻名。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以帮人洗衣维持生计。他早年失学,但喜好演戏,曾在舞台上跑过龙套,一直梦想着当个演员和剧作家。1819年只身来到哥本哈根谋生,并拟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因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接连碰壁。他刻苦自学,除了演戏和跳舞之外,也学习过丹麦文、德文和拉丁文。他大量阅读名家的作品,对莎士比亚、司各特以及霍夫曼等人钦佩不已。他开始写诗,四处投稿,并着手写悲剧。1822年出版诗文集《青年的欲望》,署名“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这个署名的头尾隐含着莎士比亚和司各特,表明自己的志向。同年9月,在皇家歌剧院经理约纳斯·科林的帮助下,安徒生申请到王室的资助,进入西兰岛的斯拉厄尔瑟文法学校就读。1828年又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深造,从此不断取得成绩。1829年发表游记《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斯运河至阿马厄岛东角步行记》,虽然模仿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笔调,仍显露了不同凡响的才华,引起文坛的注意。同年,剧本《圣尼古拉教堂钟楼中的爱情》上演成功,《诗集》(第一部)出版也得到好评,可谓捷报频传。1833年,在几位著名作家的保荐下,向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申请出国旅行补助金获准,从4月至次年8月,先后游览了德、法、瑞士等地,在意大利逗留的时间更长,归来后以罗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为背景设计故事情节,写成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于1835年出版,博得广泛赞誉,陆续被翻译成德、英、法、意、俄等多国文字,于是名扬天下。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收入童话六篇,虽未引起轰动,但奠定了安徒生在文坛上的不朽基础。丹麦的物理学家、安徒生的密友奥斯泰兹曾经说过,使安徒生扬名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而使他不朽的,却是他的童话。这句话不妨当作对他的文学成就的总评价来看。
安徒生一生旅行不停,作品生产的来源不绝。他共计写了6部长篇小说,6部游记,5部诗集,25部剧本,3部自传,以及165篇童话。
在安徒生写作童话之前,据文学史家菲利普·米切尔研究,寓言、民间故事等体裁的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民间童话以成年读者为对象,一直是德国浪漫派作家喜用的体裁。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二人收集民间故事已成了群起仿效的对象。安徒生的童话也是综合性的民间故事,但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许多童话是为儿童而写,并且能为儿童简单的欣赏力所接受;同时安徒生在利用民间故事作为题材时下了很大的功夫,避免了民间故事原有的粗糙简陋的缺点,也抛弃了浪漫派的荒诞怪异的弊病。
不过如果认为安徒生的童话只是儿童读物,专供儿童阅读,这就错了。安徒生对于成人也有话要说。他的童话虽然为儿童所喜爱,其中也包含着为儿童所无法理解的抽象的观念或复杂的形象。例如《丑小鸭》的隐喻,《皇帝的新衣》的夸张,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社会正义感和同情心,它们直到今日仍有针砭的意义,而这种不限于一个时空的穿透的力量,成人必定更能心领神会。
安徒生的童话取材十分广泛,有从民间故事移植或借用的,有根据朋友的授意而创作的,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灵感的触发而铺展成文的。他叙述故事的方式鲜明简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生动,无论成人或儿童都会被吸引而为之倾倒,因此听安徒生朗读自己的童话,在当年的宫廷中竟然成了一种享受(这种记载在安徒生的自传中屡见不鲜),现代的读者是不可思议的。
相形之下,安徒生的非童话作品,例如他的长篇小说、剧本、游记、诗歌等等,较少为人所知。据说现在只有在丹麦,才能读到他的这些作品了,虽然它们早已有了英、德等文字的译本。
长篇小说《即兴诗文》,可归入感伤主义一类。它描写了一个贫苦的孤儿的出人头地,描写了一对忠实的朋友因争夺爱情而反目成仇,描写了三个女子的红颜薄命,笔下涉及豪门贵族和市井小民的生活;啸聚山林的土匪和盘据在闹市街头的乞丐,也被摄入作者的镜头。至于民众的节日和乡间的习俗,例如狂欢节的庆典,复活节的花会等等,更是不可不写的内容。安徒生极富想像,许多情节和场面,是一些老套的庸俗的言情小说家所不能意料的,有时似乎不可相信,但在情理之中。他笔下的贵族都是道德高尚的人,乐于济困扶贫,维护社会正义。他的小说中没有虚伪卑劣、残暴成性的恶棍,即使在土匪之中,也不乏为正义的复仇而献身的亡命者,以及为了不幸落难的青年而奔走营救的老妪。
《即兴诗人》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有作者生活中的大量材料。反映了他在意大利的经历和在国内时的思想与生活,不妨把它看作安徒生观察和体验的实录。安徒生喜欢作长篇描写,兴之所至,不免脱离情节的需要和所设置环境的约束,有松散之嫌,但情节的前后照应仍比较严密,作者的匠心随处可见。
《奥·特》也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但写的是国内的生活,笔法与《即兴诗人》不同,另成一格。小说中也注重事实的描写,也有感伤的情调,这两个特点却是相同的。
游记《诗人的市场》出版于1842年,记载了安徒生1840至1841年8月的欧亚之行。在丹麦的游记文学中,这是一部名著,至今仍受到赞誉。它显示了安徒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以细微处发现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人物的性格。他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使读者如亲临其境,亲闻其声。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对工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赞扬,对弱小者的同情和人道主义的关怀,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安徒生喜欢旅行,据称他一生出国旅行达29次之多,在同时代的丹麦作家之中无人能及。他的生命没有终止,他的旅行也不会停歇,因为旅途见闻既是他创作的素材,也是养料。除了游记之外,他的小说、戏剧以及童话,都能从他的旅游中获益。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其中以《我的童话人生》为最完整(虽然只写到1855年),它曾经重印过多次,1954年又出版了附有彩图的新的英文译本。
安徒生一生不知写了多少温暖的家庭的生活和骨肉深情,他本人却没有一个家。他把朋友的家当成自己的家,1875年病重逝世时,就寄居在朋友梅尔希奥的别墅里。这似乎是一个象征,他的作品(特别是童话)也纷纷在别人的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历久不衰,至今尤烈。
㈤ 安徒生的作品有哪些
1、《即兴诗人》,是丹麦大作家安徒生的六部长篇小说中的一部,1835年出版,被陆续译成英、德、俄、法、瑞典、捷克等国文字,并有多种重译本。
2、《奥·特》是丹麦大作家安徒生的六部长篇小说中的一部,1836年出版,被陆续译成英、德、俄、法、瑞典、捷克等国文字,并有多种重译本。
这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质,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之一,反映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社会的动荡,冲击着旧关系的格局,为人们改变命运提供了可能性。
3、《两位男爵夫人》是丹麦大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六部长篇小说中的一部,1848年出版,被陆续译成多国文字。
4、《幸运的贝儿》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这个故事曲折感人,人物命运扣人心弦, 故事的主人公贝儿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仓库看守人,母亲是一位洗衣工,贝儿也是在一个寒酸的私塾里学习知识的。
5、《打火匣》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这篇作品发表于1835年,收集在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里。
6、《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843年。这本书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
7、《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㈥ 安徒生童话<阳光的故事>到底讲的是什么
安徒生童话《阳光的故事》是阳光说给风和雨听的故事,有一个天鹅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帮助,天鹅身上的每一根羽毛都像金子一样地闪亮。羽毛落到了一个监管货物的年轻人的卷发上,人们叫年轻人‘监管兼代理’。幸运鸟的羽毛触到了年轻人的额头,成了手中的一支笔。幸运的天鹅飞过了深深的海湾,渔民们在那里布下了网。当中最贫苦的人想着要结婚,之后真的结婚了。天鹅带了一块琥珀给一个最穷的渔人,琥珀有吸引力,把心都吸引到家里去了。……这些人感到真正的家庭幸福,满足于简朴生活,因此生活成了一个真正的阳光的故事。
安徒生1805年出生于丹麦一个鞋匠家庭,年轻时当过学徒,学过裁缝,也曾在济贫学校上过学,1828年进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安徒生写过小说、剧本、游记、诗歌,最大的才能表现在童话创作上。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于1835年。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阅读着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白雪公主》、《丑小鸭》、《豌豆公主》等经典童话度过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一生共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作品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他的作品以奇妙的幻想,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讽刺反映穷人的悲惨生活,讽刺统治者及其附庸的昏庸和阿谀丑态,嘲笑富人无知和娇柔,歌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百余年来一直为世界各国的小孩和大人所喜爱。
㈦ 有关安徒生的作品与作品的资料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中文名: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外文名: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国籍: 丹麦
出生地: 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市
出生日期: 1805年4月2日
逝世日期: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
职业: 作家,诗人
主要成就: 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
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代表作品: 《小锡兵》、《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作品情况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长篇小说
6部:《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
25部: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罗斯基里达之夜》。
游记
6部:《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
3部:《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
4部:《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
共计162篇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装 003 飞箱 004 丑小鸭 005 没有画的画册 006 跳高者 007 红鞋 008 衬衫领子 009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010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011 守塔人奥列 012 蝴蝶 013 贝脱、比脱和比尔 014 烂布片 015 织补针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区别 019 一本不说话的书 020 夏日痴 021 笔和墨水壶 022 风车 023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虫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蓟的遭遇 028 新世纪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钱猪 032 在辽远的海极 033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鹅 035 母亲的故事 036 犹太女子 037 牙痛姑妈 038 金黄的宝贝 039 民歌的鸟儿 040 接骨木树妈妈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043 迁居的日子 044 鬼火进城了 045 幸运的套鞋 046 鹳鸟 047 枞树 048 香肠栓熬的汤 049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050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051 恶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戏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贝 055 素琪 056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057 谁是最幸运的 058 钟声 059 顽皮的孩子 060 识字课本 061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妈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灯 066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067 老房子 068 天鹅的窠 069 创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阳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克里斯汀 074 梦神 075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076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077 书法家 078 茶壶 079 小小的绿东西 080 一点成绩 081 天国花园 082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银毫 084 肉肠签子汤 085 光棍汉的睡帽 086 做出点样子来 087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 088 字母读本 089 沼泽王的女儿 090 跑得飞快的东西 091 钟渊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儿们 094 踩面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奥勒 096 安妮·莉丝贝特 097 孩子话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笔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102 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戏的人 104 两兄弟 105 教堂古钟 106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 107 屎壳郎 108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109 雪人 110 在鸭场里 111 新世纪的缪斯 112 夜莺 113 蝴蝶 114 普赛克 115 蜗牛和玫瑰树 116 害人鬼进城了 117 风磨 118 银毫子 119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120 在幼儿室里 121 金宝贝 122 狂风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壶 124 民歌的鸟 125 绿色的小东西 126 小精灵和太太 127 贝得、彼得和皮尔 128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129 看门人的儿子 130 搬迁日 131 谎报夏 132 姨妈 133 癞蛤蟆 134 教父的画册 135 碎布块 136 汶岛和格棱岛 137 谁最幸福 138 树精 139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蓟的经历 141 你能琢磨出什么 142 好运气在一根签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145 阳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烛 148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样说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151 大海蟒 152 园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约翰妮讲了些什么 155 大门钥匙 156 跛脚的孩子 157 牙痛姨妈 158 最后的一天 159 亚麻 160“真可爱” 161 海的女儿 162 邻居们
编辑本段人物资料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早期作品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
游历生活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的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自传作品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丑小鸭》、《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晚年生活
1843年,安徒生认识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挚的情谊成了他创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个人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的。他没有结过婚。他晚年最亲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尔彻。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编辑本段作品特色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幻想乐观的精神,如《丑小鸭》、《拇指姑娘》,中期的童话,幻想成分减少,现代成分增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晚期的童话更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的阴冷,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如《她是一个废物》、《柳树下的梦》。其艺术风格是诗意的美德戏剧性效果。
编辑本段作品寓意
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编辑本段文学素养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编辑本段体裁手法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皇帝的新装、小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编辑本段风格特点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㈧ 安徒生童话里有哪些童话
1、《野天鹅》
这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艾丽莎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她却战胜了比她强大得多、有权有势的王后和主教。救出了被王后的魔法变成天鹅的十一位哥哥。
她可以成功靠的是她的勇气、决心和毅力。面对荨麻的刺痛和一年不能说话的痛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去面对啊。即使面对主教对她的诬陷和把她烧死的惩罚,她也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终于完成了她的工作。
2、《夜莺》
夜莺那曼妙的嗓备,赢得了全世界博学之士的推崇,也赢得了中国皇帝的眼泪。在皇帝弥留之际,夜莺再次来到皇帝的身边为他歌唱,阎王使者潸然泪下后飘然离去,皇帝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3、《雪人》
一个刚刚诞生想知道爱情是什么的雪人,竟然神魂颠倒地爱上了房子里的炉子。它们彼此相爱,白天深情相对,晚上翩翩起舞,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冬天。其间虽有短暂的挫折.却表明了雪人对炉子的真挚爱情。最后雪人融化在爱人的怀抱里。
4、《瓶颈》
一只不断梦想着到皇宫酒窖的香槟酒瓶子被普通人买去,并漂洋过海,升到高空,装过药酒,装过种子,最后却摔破成了一只瓶脖子,可它最后却那么快乐。那是因为它终于领悟到,原来自己身边的一切才是对自己最为重要的。
5、《园丁与主人》
拉森是一个忠诚的、有天赋的园丁,他一生都在照顾主人的园子。但是,主人却对他的天才园艺视而不见,只有不停的抱怨。在经历一场暴风雨后。主人终于认识到了拉森的忠实和聪明。
㈨ 安徒生的经历是什么
1805年4月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
长篇小说6部:《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部: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罗斯基里达之夜》(????)。
游记6部:《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部:《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部:《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共计160余篇
〖安徒生资料〗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的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认识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挚的情谊成了他创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个人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的。他没有结过婚。他晚年最亲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尔彻。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安徒生童话意义〗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