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引用了和两个神话故事
1. 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写的是什么神话故事
《蝶恋花.答李淑一》: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
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
嫦娥: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
是后羿(yì异)的妻 子,因为被迫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
不死药而飞入月
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
五百丈的桂树,吴刚 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背景材料: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这首词既是怀念杨开慧,又是兼怀贺子珍--贺子珍生于桂花飘香时,小名叫桂花。一个是他的初恋,一个是陪伴他走过10年最艰苦岁月的人生伴侣,是写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所以写成了一首绝唱。
2. 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什么要引用吴刚与嫦娥的故事
诗人在作品中引用吴刚和嫦娥的神话故事,形象,生动,同时也传达出对英烈的敬仰之情
3. 《蝶恋花,答李淑一》中词中引用了什么神话故事,
一、《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引用了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1、其中词句:①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②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2、词句解释:①试问吴刚天上有什么? 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②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 在万里青天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
词人运用了嫦娥吴刚的神话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凉的神话世界,从而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思念。
3、注释:①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②嫦娥,神话中月亮上的仙女。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为被迫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到月上。
二、《蝶恋花·答李淑一》简介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主席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词人对夫人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4. 吴刚和嫦娥的神话故事无疑增加了“蝶恋花 答李淑一”这首词的美感,你还知道其他一些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吗
(1)斑竹 湘把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8)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
(10)杜康 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3)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6)金乌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17)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8)劳歌 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9)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0)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21)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2)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3)桑榆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4)射天狼 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5)双鲤 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26)黍离 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7)商女 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8)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9)阳关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30)折柳 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5. 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两个
双关.
《蝶恋花·答李淑一》整句为:“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飘直上重霄九”.
首先,“我失骄杨君失柳”,由“杨”“柳”二位烈士的姓氏生发联想,驰骋想象,构思绝妙.“杨”,应该是毛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柳”,应指李的丈夫.当时二人都已牺牲,所以说“我失骄杨君失柳”.
其次,用“杨柳轻飘”,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和无限惋惜的感情,把读者引入优美崇高的境界.情景交融,意重情深.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所以这里既指真杨柳,也意旨二位烈士,是典型的双关.
6. 蝶恋花·答李淑一引用了哪两个神话故事
答:吴刚伐桂,嫦娥奔月
7. 蝶恋花 答李淑一这首诗引用了哪几个神话神话故事
《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诗引用了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
(1)蝶恋花:是中国 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 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2)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1997年病逝。
(3)杨柳:杨开慧(参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题解)和李的丈夫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4)飏(yáng扬):飘扬。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
(5)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6)桂花酒:传说是仙人的饮料。
(7)嫦娥:神话中月亮上的仙女。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是后羿(yì异)的妻子,因为被迫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到月上。
(8)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
(9)伏虎:指革命胜利。
(10)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8. 《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中运用( )手法,深情悼念了亡妻( )和亡友( ),情深意切,感人
这首词中运用(象征)手法,深情悼念了亡妻( 杨开慧 )和亡友( 柳直荀 ),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全词以两位英烈忠魂游月宫的( 喝桂花酒 )、( 嫦娥展颜)、( 为忠魂舞 )为线索贯穿始终,将情、事、景融为一体,把天上的仙境和地上的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好意思,最后三个空我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写的)
9. 蝶恋花《答李淑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7年5月11日
【译诗】
我失去了骄傲的杨开慧你失去了柳直荀,
杨柳二人轻轻飘向深广的长空。
试问吴刚天上有什么?
吴刚捧出了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
万里青天在为烈士的忠魂起舞。
突然有人报之人间降服了猛虎,
热泪飞洒犹如倾盆大雨。
【赏析】
此诗最初载于1958年1月1日《湖南师院》。李淑一是杨开慧烈士20年代初在长沙私立福湘女子中学读书时的同学兼好友。1924年,经杨开慧介绍,她与毛泽东的战友柳直荀结婚。
1932年柳直荀在洪湖牺牲。解放后,李淑一一直在长沙第十中学校教语文。1950年李淑一曾给毛主席写过信,毛也回过信。1957年1月,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诗刊》发表后,李给毛主席写了一信,并附有她在1933年写的一首怀念柳直荀的词《菩萨蛮》,另外还想向毛主席索取早年毛主席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因她听杨开慧谈起过这首诗。5月11日,毛主席给她写了回信。信中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李淑一收此诗后,即被传开,湖南师范学院的学生知道后,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发表。毛主席复信说:“来信收到,迟复为歉!《蝶恋花》一词,可以在你们的刊物上发表。《游仙》改《赠李淑一》。”1959年再改作《答李淑一》。
从诗人最初的标题《游仙》,我们就已经闻到了那发自肺腑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杨柳二烈士已经仙去,忠魂飘上了“重霄九”,进入了月宫。
一起句,诗人用两个“失”字,沉痛之情及至深的怀念油然而生。虽看上去平谈,但读来令人悲伤不已。取其姓杨柳,这偶合的姓氏,非常亲切自然地引出第二句。第二句的“杨柳”堪称天造地设,奇妙异常,而且天然产生双关意思,杨柳的忠魂和杨花柳絮轻盈飘飞的样子。而“重霄九”有烈士浩气长存之感,也有诗人一贯的雄姿英发的特征。接着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凉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桂花酒。这种酒本是仙人自己所饮的佳酿,但由于忠魂飘来,即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
下阕,起始二句,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最后二句,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 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同时这二句也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这是混合着无限悲伤与欢喜的热泪!是超凡脱俗的热泪!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独特、完美。想象力极为丰富、奇异、巧妙。从烈士的姓氏到飘飞的杨柳之花,再到月宫,受到吴刚的桂花酒及嫦娥舞蹈的欢迎,然后是热泪飞洒大地的宏大场面,真正做到了天上、地下任诗人翱翔的局面,浪漫的精神、优美的古代神话,再加上现实的“忠魂”为出发点,正应和了郭沫若为这首诗所作的评价:“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这里使用着浪漫主义的极夸大的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非常自然生动、深刻动人。这真可以说是古今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