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名字的故事作文500
⑴ 名字的故事,作文怎么写
我叫赵稷芃,小名叫枕唐,My English name is Victor.我中文名字的故事,就是一个凝聚着爱的故事。
关于我名字的来历,是从我爸爸的一本书里知道的。
公元1999年9月7日,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个新的生命在301的产房里诞生了,那就是7斤8两的我。
我还没有出生时,爸爸的朋友们就跟我爸说,给孩子起名字可不是件小事,是事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名字起好了就会给一个人添彩,一个好名字能代表一个人的形象,能给人提气,也反映父母的修养和学识,所以别人家给孩子起名字时可重视了,又是查阅字典,又是查阅唐宋诗词,搜索资料和好的词。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家也没有少费劲!还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为我的名字拿出意见,爷爷说孩子的名字要大气,奶奶说名字要顺口,姥姥说要讲究金、木、水、火、土,姥爷说名字要有纪念意义。他们千叮咛万嘱咐我爸妈,要给我起一个好名字。 爸爸妈妈白天晚上的琢磨给我起名字,我爸姓赵,我妈姓周,于是我就有了这么几个“候选”的名字:赵叶舟、赵舟悠悠、赵舟吟唱、赵五洲、赵神洲……
可我爸妈经过反复思考,总觉得这些名字还差那么一点意思:赵叶舟光有诗意,但显太孤单;赵舟悠悠本让我悠哉悠哉,顺其自然,但我爸妈认为这个名字不太严肃;赵舟吟唱女孩子气太浓,容易让人想起“犹抱环琵琶半遮面”的忧伤感;五洲、神洲太大了,而且这样的名字也有点俗气。 正在我爸妈为我起名左右犯难时,我姨妈从山东泰安给我爸爸打电话说,孩子属兔名字上一定要有块田,让小兔子一辈子有草吃,名字里千万不要出现水和刀。就在这时,我爸爸脑子里突然想到了大诗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中的几句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这是杜少陵十八岁里的抱负。我爸爸拍着大腿叫了起来:“这不有了吗!”当时还把我妈妈吓了一跳,赶忙安慰肚子中的我不要怕。我爸爸脱口而出就叫赵稷芃吧!并向妈妈解释这个名字的意思:稷是百谷之长的意思,在字面上是有苗有田了,芃不仅有草字头,看起来还简单,可是含意却非常丰富,我妈妈名字中的一个字也有草字头。
我上学后会查字典了才明白,这个字是形容植物茂盛。稷芃这两个字在一起,寓意就更有意思了,说大了是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说小了爸爸名叫安华,儿子兴华,有传承性,赵稷芃还有朝气蓬勃的谐音! 就这样,从此,世界上就有了赵稷芃这个人。
我的小名——枕唐的来历更有意思呐,当时爸妈正商量给我起这个小名时,妈妈正让我爸爸从书橱里拿一本书,准备用这本书给我当枕头用,爸爸顺手拿了一本书,偏偏就是《唐诗三百首》,就叫枕唐吧。妈妈说,枕唐的意思挺好,就是枕着大唐的诗韵,把大唐的诗韵都装进脑子里去。难怪,我对诗词有种特别的兴趣,作文的成绩也不错,在我10岁时,我的文章就发表在一些报刊上了。原来这原因在这呢!哈哈!
最值得我自豪的是我的名字至今还没有重名。但是这个名字在生活中也给我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说去医院看病,去参加一些课外班报名,人家那些叔叔阿姨们往往会都把这个“芃”字念成了“凡”字,每当这时,我都会很认真地告诉他们:“我叫赵稷芃”。更让我烦恼的是,每次我坐飞机买票时,因为芃字别人不认识,电脑里拼音打不出来,五笔也没有,就在我的机票上用钢笔手写,到机场后还得去找值班经理签字盖章,如此才能换上登机牌。
这就是关于我名字的故事,凝聚着全家人对我深深的爱和希望!
⑵ 我的名字作文开头和结尾
开头:
1、这人一生中有两件头等大事,第一没过于取名字,第二样便是谈婚论嫁了。今天我要说的自然是取名。取名可是大事中的大事,马虎不得。取个好名字,缺什么补什么,迷信一点的就求个风调雨顺、家财万贯。
3、中国人的名字向来比较有意思。名字凝聚着长辈浓浓的亲情和微妙的心态。盼子心急,望孙心切,取名这种最能释放急切心情的事情历来受到长辈们的重视。在第三代还未出世之前,他们就戴着老花眼镜,翻着字典词典精心选择。
结尾:
1、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名字里都有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祝福和希望,我们要向希望去前进,不要辜负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希望。
2、我喜欢我的名字,更喜欢我的父母,名字中包含着父母对我的爱,包含着父母对我的期盼。
(2)讲述我名字的故事作文500扩展阅读:
作文的写作手法:
直接抒情法: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坚定不移。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法: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⑶ 用我的名字葛雨欣的故事写一篇作文
暑假里我读书了一本书,书名叫《长征的故事》,当我合上书的一瞬间,脑海里就浮现了那惊天动地的画面,它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途跋涉了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千辛万苦完成了长征。这里讲了红军在长征时发生的事情。毛主席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战士们一路上吃的是草根、树皮,喝的是泉水,还要躲避敌人的攻击,他们虽然吃尽了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但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还是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走了下去。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故事是:在长征时,红军路过一片荒草地,这里荒无人烟,也没有一点点植物。关键时刻周总理把他的一点点青稞面分给大家泡水喝。天啊!难道半碗水就是一顿好饭了吗?这条件该有多坚苦啊!由此我想到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时,看到有好多同学浪费粮食,把不喜欢的菜全倒掉了,这和红军长征途中的坚苦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征途中虽然有同志牺牲,但他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干血迹继续前进;虽然条件坚苦,但他们从未言弃。我想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福的,国家兴衰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责任,在学校里我们要把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努力学习,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强国,让五星红旗更加鲜亮,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⑷ 作文我的名字背后的故事俊熙
我名字的来历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含义,下面请听听我的名字吧! 我的名字叫崔靳虎。在我出生前,爸爸妈妈打算给我起名叫崔靳。给我起名叫崔靳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是因为我爸爸姓崔,我妈妈姓靳,也就是想让我比他们俩加起来还厉害——无论是学习,还是别的方面。 第二种是“崔”同音与“催”,“靳”同音与“进”,两个合起来就是“催我进步”。想使我在他们的监督下,每天都在进步。但是后来一想:光有我们俩还不行,还需要自己努力呀!因为我属虎,又在崔靳后面加个“虎”,从此,我的名字便叫崔靳虎了。 虽然爸爸妈妈给我起了大名,但从我记事起,他们好像从没喊过我的大名,而是喊我的小名,有“靳虎”有“小虎”有“老虎”现在他们要喊我的大名,我都有点不习惯。 许多伟人都有自己笔名,比如:巴金,原名李绍棠。他为什么起笔名为巴金呢?原来,他很崇拜巴枯宁和克鲁泡物金,他选巴枯宁的巴和克鲁泡物金的金,所以他的笔名就是巴金了。看了他的笔名,我也想有个笔名,最后,因为我很崇拜李小龙,而他在美国的名字是布鲁斯·李,所以我打算给我起布鲁斯·崔,因为我姓崔嘛! 我很喜欢我的名字,你们喜欢吗?记住了吗?
⑸ 寻访一种台州美食.知道它的名字,了解制作方法及美食背后的故事作文500字
浙江台州仙居有一种小吃叫【草豆腐】味道很奇特,这种做豆腐的柴叶是一种学名叫“马鞭草科豆腐柴”的野生植物,属于落叶灌木的一种,有着灰色的叶杆,绿色的叶片,开着白色小花,生长在菜地边或山间的小路旁,看似其貌不扬,但那墨绿色的叶子却散发着一种别样的清香,沁人心脾。上山采这种柴叶,只要闻着它的香味就能找到。既可以只采叶子,也可以折取枝条,此植物的再生能力极强,春夏秋三季树梢会连续生长,采折过后,它很快就会重新发枝吐叶。
采这柴叶看起来是件容易的事,其实挺有讲究的。在柴叶的选择上,以太阳光照强的柴叶为好,这种柴叶比较厚,颜色深,叶汁多;反之,叶薄而汁少。叶子以嫩一点的为好,太老的叶子叶汁少,做出来的豆腐口感不好。采叶子时还必须注意,不能弄碎或弄破,叶子一旦破碎,做出来的豆腐就有一股难闻的青草味。
采摘回来的豆腐柴,要将其嫩叶摘下洗净,用手使劲揉搓,将叶片内的汁液搓出,成浓稠状;再将液体倒入纱布中过滤,滤液渐渐融入清水中,再不断的在纱布上加适量的稻草或毛柴灰制作的碱水,静止数分钟后,便凝结成青绿色的冻状物质,如璞如玉,晶莹剔透,但是还要铺在干燥的平面上放一个晚上,再用刀切成方块。制成后的柴豆腐可用糖或酱油调拌凉吃,亦可加佐料煮熟吃、炒着吃,鲜嫩而带有清香,口感极好。
据研究人员对豆腐柴枝叶进行营养学研究,发现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3.39%,果胶含量17~19%,乙醇可溶物(包括色素、糖等)为22.36%,纯纤维素为25.71%,灰分为8.25%,另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清热解毒功能,是盛夏防暑降温的佳品,可谓纯正的自然绿色食品。
⑹ 我名字的故事600字作文王爽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是跟随我们一生的。它寄托着长辈们的希望和无限关爱。
我的名字叫李洪晨,乍一听这个名字,你一定认为我是一个帅气十足的小男孩,“NO”我是一个秀气俊美活泼的阳光女孩。
妈妈告诉我,能够姓木子李是我的荣幸,为什么呢?纵览历史,有许多伟人都姓李。著名的唐朝大诗人李白,他写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可谓是家喻户晓。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继西汉之后,为中国开创了长达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她写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
“洪”字是爷爷为我取的,爷爷说我五行缺水,洪水声势浩大,汹涌奔腾,不可阻挡,他的摧毁力极大,取“洪”字会让我受益一生。
“晨”字是妈妈为我取的。妈妈告诉我,“晨”字有双重含义。晨取同音字辰,辰龙,我是属大龙的。俗话说:咱们都是龙的传人。龙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金朝的完颜亮,曾经写过一首《咏龙诗》“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晨的另一种含义,晨,早晨,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妈妈希望我向早晨初开的太阳一样,永远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⑺ 语文作文名字是我与朋友的故事谢谢
友谊如一盏灯,照亮你的心灵。友谊如指路人,在你茫然的时候,指引着你前进。友谊如一朵鲜花,芳香我们的心灵。.友谊如……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朋友,他能赶走了我心中的寂寞和痛苦,给我带来欢乐。朋友,他使我远离冷漠、虚假。朋友他给我无数的信心和快乐。
--题记
他,浓浓的眉毛下衬托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一身白净的皮肤,他就是我的好朋友——业发,我和业发认识已经有一年多了,他给我带来欢乐,带来……
业发,他是我学习上最大的对手。他勤学好问、尊敬师长、待人友好,是学生们的榜样。因为他,我得更努力的学习,因为我们的目标相同,都是夺取全年级第一。每次大考,要不是我第一,就是他第一(目前来说,我夺取的第一比他多点)。如果他没考好,他肯定会总结经验,努力学习,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更优秀。他从来不会因为的一次失败而放弃,相反,他会找出原因,更加努力的学习,我不得不也加把劲,努力学习。记得有一次,我和他说:“业发,我们要考同一所高中,到高中的学校我们继续竞争,好吗?”他说:“好啊!”看样子,我们的战争是很难停止的,相反战争会越来越激烈。但我们不象其他人那样,反目成仇,相反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呢,在学习上,我有不懂的地方,我会去问他,他也很乐意,他会详细的和我讲解,他有不懂的题,我也会讲给他听。因为有和业发竞争的压力,我越来越坚强,我要把压力变为动力,越来越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去和业发争第一。有时我没有考好,他会鼓励我,要我努力,和他继续竞争。有了业发的鼓励,加上我自己的不服输的性格,我又和业发开始竞争了,这就是业发给我带来的学习动力,在这,我要好好的对业发说:“谢谢你!我一定会奉陪到底!”
业发,为什么会给我带来欢乐呢?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对手还是很要好的朋友,玩伴呢!有时,没事时他会叫上几个好朋友来和我一起玩,打球。这时,我也会叫上几个好朋友来,一起玩。我们几个在一起总玩得很开心。这样,业发他们、我和我的朋友们既锻炼了身体也玩得开心。因为我们是同学,我们在一起总是很谈得来,可以谈学习、谈理想……这些都是业发给我带来的欢乐。
⑻ 我的名字的故事(作文)
这很简单,开头你先介绍你自己(如外貌、特点之类的),然后详细说明自己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你父母给你去这个名字有什么用意,最后写结尾,写写不负他们对你取这个名字期望。
⑼ 作文题:姓名故事会 要求:一个人的姓名背后往往有一些故事。讲讲你的或你知道的关于别人名字的故事!
鲁迅名字的由来:
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第三种解释。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
据说侯外庐的这种解释,曾向鲁迅夫人许广平提起过,许广平连连称谢,表示首肯。
雷锋名字的由来 :
雷锋原名雷正兴,一九五九年八月,鞍山钢铁公司派人到望城县招工,雷锋得知这个消息后,征得县委领导的支持正式报名了。填报名表时,他第一次在姓名栏写下“雷锋”两个字。雷锋原名雷正兴,这大家都知道,但他为什么要改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当时别人也很纳闷,他说:“我现在想好了,决心到鞍钢去打个冲锋,“雷正兴“是个孤儿的名字,现在有了共产党,我早已不是孤儿了……”
老舍名字的由来:
现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是192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巴金名字的由来:
当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原名李芾甘,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父亲做过四川广元县的县官,祖父是这个大家庭的专制家长。封建家庭的丑恶、腐败,社会现状的黑暗、腐朽,给幼小的巴金以深刻的印象。
巴金是笔名,过去传说是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个名字中各取首尾二字而来的。其实“巴金”这个笔名是这样来的:巴金在法国时,曾因身体不好,到马伦河畔的小城沙多吉里休养,顺便在沙城中学念法文。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巴恩波的中国人。这人翌年投水自杀,使巴金很痛苦,笔名中的“巴”就是由此而联想的,至于“金”字则是一位安徽朋友替他想的。他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想用一个比较容易记的字作笔名,这位朋友说出了“金”字,于是巴金的笔名就流传于世了。
冰心名字的由来:
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乳名莹哥。她曾写了《寄小读者》、《小桔灯》、《超人》、《去国》等散文及小说。“冰心”取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所以选择“冰心”作笔名,据她自己解释:“一来因为冰心两字,笔书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我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所以,尽管人们称之为谢冰心,但她总是署名冰心,从不冠以“谢”姓。
毛泽东名字的由来:
从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文稿书信来看,其所署名有毛泽东、毛石三、泽东、润之、润、杨子任等10余个。毛泽东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在其11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对这些名字的由来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探究,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1893年12月26日清晨,毛泽东在韶山冲出生,父亲毛顺生与母亲文七妹在此之前已生过两个男孩,都夭折了,所以对毛泽东倍加呵护。1898年毛泽东5岁,为祈求长命富贵,母亲文氏领着他来到韶山观音石前焚香跪拜,认了“石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从此,父母家人以及乡人都叫他为“石三”或“石三伢子”。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因其仰慕梁启超(号任公)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便以“子任”为笔名,其意为以天下为己任。
1915年下学期,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长沙各学校贴出《征友启事》,“启事”署名为“二十八画生”。二十八画即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笔画数(毛泽东)。两年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论文《体育之研究》亦署名为“二十八画生”。
也是在一师求学的时候,一次毛泽东写信给杨怀中老师(即杨开慧之父),署名“毛学任”。杨问:“这是何意?” 毛答:“学梁任公。”杨随即拿出一部《胡文忠公全集》送给毛,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毛反复阅读此书后,改字为“ 学润”。杨说:“司马卿崇拜相如,改名相如。你既尊敬胡林翼,就改字润芝好了。”于是毛泽东又改字“润芝”,或写成“ 润之”,有时还写作“永滋”、“咏滋、”“咏芝”或简写成“润”,这大多为近音所致。
当时,毛泽东还有个“毛奇”的外号。这个名字本是德意志建国时一位赋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德文为MOLKT ,音译为毛奇),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外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志向非凡,才华超群,深受学友们的爱戴与推崇。
1929年7月至10月,毛泽东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毛的前委书记职务由陈毅接替),去福建农村治病疗养,他化名为杨引之,夫人贺子珍则化名为贺紫英。当时,毛泽东提出的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正确观点和原则,未被党的领导和同志们理解与接受,于是毛泽东“病”了。隐退闽西,审时度势。其“引”为“隐”的谐音。
193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写信给国民党统治区的老同学易礼容,署名“杨子任”,毛泽东和老同学以“子任” 共勉,意在希望对方和自己一道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共同努力。以杨姓则寄寓了毛泽东对前妻杨开慧烈士的无限深情。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向陕北、山东等地发起重点进攻。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寻找歼敌良机,党中央决定将中共机关撤出延安。毛泽东说:“我们不可能固守一城一池,今天放弃延安,就意味着将来解放南京、上海,解放全中国。在胡宗南的强大攻势下,现在守延安则失延安,暂时离开延安则得延安。”这时,毛泽东化名“李得胜”。(同时,周恩来化名胡毕成,任弼时化名史林)。那“李得胜”的谐音,即“离得胜”,意为现在离开延安,则今后得到延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在上述众多的用名中“毛泽东”这个名字无疑是最响亮而又最令人崇敬的。
1942年冬,陕北边区的赶驴老汉李有源,情不自禁地放开歌喉唱响了《东方红》,以表达他对毛泽东的敬爱与感激之情--“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名字中的“泽”是按辈份取的。
乾隆二年(1737年)毛氏创修《族谱》时,从第七代起(太华公为第一代),制订了固定谱系,恰为一首五言诗: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
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毛泽东的辈份为诗的第三句,属“泽”字辈,故应取“泽”。至于“东”,古人以东南西北对春夏秋冬,伯仲叔季,取其老大之意。毛泽东虽排行第三,却为兄弟中居长,理当为“东”,这便是毛太华公第二十代孙毛泽东派名(正名)的由来。
大文豪郭沫若出于对毛泽东的无限敬佩,曾挥毫作对,把“泽东”和“润之”四字,分别巧妙地嵌在联首和联尾:
泽及中华十亿万人民皆被润
东升红日五千年瘴气尽收之
郭老以人名入联,恰如其分地评价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光辉业绩,实为古今绝唱
⑽ 我名字的故事的作文 为刘佳明为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不同的含义,我的名字中包含着长辈对版我的希望和期盼。
我叫权葛耀鸿,这三个字笔画很多,太难写,为了写会我的名字,我可真是费了一番功夫。听妈妈说为了给我起这个名字,我们全家也费了一番功夫。二00四年正月十六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为了给我起一个好的名字,爷爷、姥爷、爸爸查遍了字典,起了好几个名字,最后终于给我定下了叫“葛耀鸿”这名字,姥爷还为这个名字做了一首藏头诗:“葛府尊荣代代传,耀宗光祖气轩然,鸿鹄之志天资颖,乐长成才美梦圆”。这首诗的意思就凝聚着全家人对我深深的爱和希望。
这就是关于我名字的故事,每当大家叫我的名字时,我心里就很自豪。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全家人对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