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京剧虚构故事作文

京剧虚构故事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1-23 05:48:49

❶ 关于京剧的作文500字

京剧舞台过去没有大幕,观众一眼就能看清整个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张带“桌围”的桌子、两把带“椅披”的椅子,称为“一桌二椅”。桌围和椅披上都有装饰性的绣花。有时舞台上什么也没有。后来在台前增加了大幕,演戏之前用它把舞台遮掩起来。有时在演出过程中又拉上一道幕,称为“二道幕”,用它把摆设桌椅、演员换装等准备工作挡在幕后,幕前可同时有演员表演,使京剧的演出更加紧凑。

京剧舞台的时间、空间是非常自由的,它不受实际生活的时空限制。大幕拉开后,在演员没上场之前,舞台并不表示任何时间、地点。京剧舞的时空是靠演员的活动来确定的。比如,京剧中某个角色上场后,通过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书房。但是他下场后这个书房就不存在了,紧接着另一个角色上场,通过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条崎岖的山路。当一个人在自己家里闲坐无事,想到朋友家走走,便在舞台上走一个圆圈(叫做“圆场”),他的家也就转换成他朋友的家了。 又如,当剧中人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感到震惊,这本是个瞬间的心理反应,但是为了刻画人物,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来歌唱。相反,像写信、看信、饮酒过程,本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为了简炼,只表演一下姿态,同时吹奏一支唢呐曲牌,就完成了。

因此,观众在欣赏京剧时,需要随着演员的念白、歌唱和表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理解戏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京剧的角色类型俗称“行当”,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划分的。京剧的行当划分,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变而来。起初分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流行等十门角色。后来由于表演艺术的发展和剧目的丰富,严格的行当界线被打破了,综合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中又包容了几个不同的角色类型。
京剧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简称“皮黄”。西皮、二黄是两种腔调的总称,它们都分为若干“板式”。这些板式都是以一种曲调为基础发展变化出来的。西皮、二黄都有“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等板式,西皮还有“二六”、“流水”、“快板”。 京剧锣鼓还有个特殊作用,就是用来统一各种表现手段。凡是唱念做打的转换,舞台节奏快慢的调节,都是靠锣鼓来完成的。因此锣鼓贯穿全剧始终。

京剧的念白也很有特色。它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音乐性的舞台语言欣赏京剧和欣赏歌剧不同,观众和演员可以直接交流。比如,一个演员抬起一手,用水袖挡住另一个演员的视线,面向观众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假定另一个演员听不见这些话,叫做“打背躬”。看京剧不像看歌剧那样拘束,观众对演员的评价,可以随时做出反应。比如,对演员高超的武功、优美的拖腔,对琴师演奏的精彩“花过门”,可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可大声叫好。演员受到观众的鼓励,演得更加卖力,这样,台上台下呼应,剧场充满热烈的气氛。

❷ 有关京剧的作文

“十一”国庆假期和中秋节调休,我们都可以在家好好休整八天了!在这“漫漫”长假期间不知道会有哪些意外的惊喜在等着我呢!第一天就赶上了两个大大的意外。上午,我爸爸竟然不同意我写作业,非要我去看电视!当然“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阅兵”我怎能允许自己错过呢?第二个大大的意外是“远朋自苏州来,不亦乐乎?”来的是我三年未见的最想念的朋友,我和她一直玩到第二天上午才分手。第三个大的意外是妈妈允许我晚上和我的另一个朋友去看一场京剧。京剧乃中国国粹啊!我这次看的有《红楼梦》中的《尤三姐》,《水浒传》中的《游街》,《杨家将》中的《挡马》,《史记》中的《将相和》,神话《天女散花》和《杨家将》中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我最喜欢的是《天女散花》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京剧有生旦净丑之分,着重于唱念作打这四个要素。天女是花旦,主要在“作”上。她舞的彩缎上下翻飞,挥动自如,就好像是自己的手臂一样。和着京剧的配乐,她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连停下来的姿势都是那样的精美。还有她的眼神,真是传神哪!穆桂英就属于武旦了,着重于“打”。两个兵器一相交,动作也随之而来,又是翻跟头,又是转身。当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时,都让人产生畏惧感。出兵器的时候,动作既快又利索,而且演员们的配合非常默契,就让这出戏很顺利地进行下去。我以前也不是很喜欢京剧的,觉得很无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那晚的观看过后,我越来越觉得京剧真不愧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连一个小小的眼神也要练个十几年呢!京剧真是妙不可言啊!看京剧过国庆,真的很有意义
那天晚上,我忽然听到外公的房间里传来连连叫好声。咦,是什么这么吸引他?出于好奇,我疾步跑过去。哈,原来外公是在看京剧。外公一见我,赶忙热情地让我坐下来和他一起看,他又想争取一个京剧迷呢。为了不让外公失望,不爱看京剧的我只好硬着头皮看热闹。咿咿呀呀的,真是越看越没劲,我正要动身离开时上来个新节目《十八罗汉斗悟空》。孙悟空神通广大,是我的偶像。为了看一下京剧里的悟空啥模样,我又耐着性子重新坐好。这悟空还真不一般,是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儿扮演的。一出场,小悟空就是十几个空翻,紧接着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缭乱。不一会又练起了金鸡独立,站得稳稳的,真是好功夫!我不由自主地拍起手来,而且也像外公那样连连叫好。特别是跟罗汉斗的时候,悟空三拳两脚就把罗汉们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极了。轻松胜利的悟空还调皮地抓耳挠腮,显出了猴子的顽皮劲儿。这个小演员的精彩表演使我更加喜爱智勇双全、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了。嘿,真没想到京剧这么有意思!看来,以后还真的需要多多亲近我们的国粹——京剧呢!

❸ 有没有关于“我和京剧故事”的作文 谢谢

现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欢京剧,可我对京剧却十分感兴趣。 我对京剧感兴趣都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他们酷爱京剧,只要电视里有京剧节目,如《九州戏苑》之类的,他们总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发现,京剧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 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 有人认为京剧节奏慢,听着不耐烦。其实不然,京剧节奏感强,速度有快有慢,但这都是根据剧情而定的。快,快得让你听都来不及听,还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它已经唱过去了。像《秦香莲》中“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电视机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话,那是根本听不清的。为什么这样快呢?就是为了表达包公愤怒的感情和急于让陈世美认下秦香莲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个字拖半分钟的音。像《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唱词多慢啊,这是为了体现杨贵妃那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失落的心情。 总之,京剧艺术极富魅力,只要细细鉴赏,就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妙处来。我会继续看京剧、研究京剧的,并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剧,喜爱京剧。

❹ 京剧作文

我爱京剧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每当我唱起这个《唱脸谱》选段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京剧,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剧种;一个经历了几代大师发展、改革、创新,最终被称为“国粹”的戏曲形式;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在外国人眼里,京剧就是中国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他们常说京剧的服装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胜收啊!

记得在我五六岁懂事的那年起,晚饭后爷爷经常带我去村里看京剧。那时候的我被舞台上漂亮的衣服、头上戴的帽子还有花花绿绿的饰品被陶醉着,深深地吸引着我。虽然听不懂舞台上“咿咿呀呀”唱的是什么,但是我觉得音乐是非常得优美,而且演员们那噪门是多么的尖锐有力,我也佩服他们有一这样的好噪门。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生活中京剧伴我左右,我家远方亲戚的一位大奶奶每个晚上在佛国商城大门口唱京剧,我时而不时地经常去听。大奶奶看到我喜爱上京剧,平常的日子里也教我几句。

京剧在我的生活中成了一种快乐和美的享受,空闲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哼几句京剧。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画一画京剧脸谱。唱京剧,画脸谱,让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份情趣。

我爱京剧!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好好学习京剧,研究京剧,好好地把我们中国的国粹——京剧传遍世界各地。

❺ 一篇关于京剧的作文

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京剧《赤桑镇》选段》,又听了这一段,这激专起了我对京剧深深的兴趣,我回属家上网查了查,我了解到: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他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道光二十年以后,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了京剧,它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为主要唱腔有二黄和西皮两个系统,所以又称它为皮黄。
我发现早期的京剧角色划分得很严格,那时分别有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大行,不过到现在只有生、旦、净、丑四行。我问爸爸,他还说京剧到现在还有末角。京剧的四大徽班分别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清乾隆五十五年,在安徽享用盛名的三庆班首次进京。京剧擅长表现历史题材,大多数都是文章、书、小说的内容情节改编的。
我最喜欢唱旦角的梅兰芳,他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抗战期间,他为了不给日本人唱戏,自己留上了胡须,我曾经读过一篇关于梅兰芳的文章《艺术不是金钱能收买的》,他代表剧目前有《宇宙峰》、《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我深深地领略到了京剧的韵味。

❻ 模仿《藏戏》写一篇关于京剧的作文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在推陈出新,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才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王座安然不动!
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遗憾的是现在许多青少年对此知之甚少.他们并不喜欢听戏剧,更不要说看我国的“国粹”——京剧了.很多人都认为京剧和无聊,很老土,不如现在的音乐那么有趣,那么流行.他们抛弃了我们的“国粹”,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剧,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❼ 走近京剧作文280字

原来我一直以为京剧只是依依呀呀喊,再往脸上瞎涂一大堆五颜六色颜料,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京剧。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亦称“京戏”、“国剧”、“皮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京剧,又叫,“京戏”、“平剧”、“国剧”,它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北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道光以后,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二黄着称,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搭入徽班,又带来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促成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京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

❽ 作文走进京剧500字

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从老师对内我们说有“国容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
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在查资料时,我学了一小段京剧,无意间看了看京剧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跳!从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个曲目!有十九种唱法!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真不愧是“东方歌剧”!
京剧演员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在演唱时,除小生和念白,其余均用真嗓。
你瞧!京剧多受人们喜爱啊!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❾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京剧······》。例如:京剧的历史、京剧名人故事、京剧脸谱、道具

《让我感动的京剧名人——梅兰芳》

北京市顺义区光明小学五年级四班 周晟萱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艺术大师,生于北京,曾担任中国京剧院
院长、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其祖父梅巧玲到梅兰芳已是三代京剧旦角。梅兰芳8岁学戏,11岁登台,在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塑造了大量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被誉为“美神”。从1919年到1960年,他多次出国进行访问演出,并被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学院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将京剧艺术推向世界的人。梅兰芳开创的“梅派”戏剧表演艺术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是宗师级人物,在为人方面也堪称楷模。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闻名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要他为日本“天皇”服务。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诡计后,便决定举家南迁,赶赴香港,摆脱日寇纠缠。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要外出演戏,一边携带家眷星夜乘船赴港。梅兰芳来到香港后,深居简出,不愿露面。他除每天练太极拳、打球、学英语、看报读书外,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绘画上。梅兰芳这种幸福的生活才过不到半年,就又失去了。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担心日本人再让他唱戏,最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蓄胡子,罢歌罢舞,退出京剧界。可是,日本人却强行要求梅兰芳演出。梅兰芳只得坐船返沪,回到阔别三年的上海老家。
梅兰芳坚持不为日本人演出,蓄须明志的故事,成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决心。梅兰芳先生的这种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敬仰,在中华儿女中广为传颂。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