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激励人们的历史故事

激励人们的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23 08:04:36

① 求激励员工的历史成语典故

乘风破浪
古代南来北朝的源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也可以: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可以放些《出师表》中的名言警句
主要是激励后主发奋图强

② 激励人心的历史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内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容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都是很有寓意的!望采纳,谢谢!!

③ 情感激励的历史典故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 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④ 以中国传统文化爱国历史故事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作文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⑤ 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典故你知多少

知道如下几个:
1、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2、李密牛角挂书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3、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4、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5、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受字数限制,待续。

⑥ 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名人事迹

(1)陈景润为了证实哥德巴赫猜想,他自学了英语、德语,乃至俄语。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陈景润都要花上十几个小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实哥德巴赫猜想时,光演算的草稿纸都装了几麻袋。

他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写入了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中。《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经发表后,立马引起了国际数学界人士的重视。

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高度评价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并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写入书中,给其命名为陈氏定理。

(2)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3)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年青时就生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他在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4)马云,阿里巴巴这个18个人50万资金的网络小作坊,8年之后变成了世界最大的B2B商业网站;当年西湖里随波逐流的小舢板,8年之后变成了太平洋里的一艘中国互联网航空母舰;当年那个普通的英语老师,8年之后变成了世界级的网络公司掌门人。

(5)邓亚萍,她出生在乒乓球世家,她的父亲邓大松曾经是河南省乒乓球队选手。从邓亚萍两岁多开始,父亲常常把邓亚萍放在他的自行车上,带着邓亚萍到工人俱乐部看他们打球。邓亚萍5岁起跟随父亲学打乒乓球,父亲则给她制定了—套不同于常规的训练方法。

开始,邓亚萍拿的是横拍,由于邓亚萍个子长得慢,胳膊短,第二年起便让她改打宣拍。邓亚萍从小打球就特别认真。在邓亚萍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困难。

因为个头矮,省队不要她,这些情况父亲都跟邓亚萍说了,邓亚萍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别人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所以邓亚萍从小就很乖,训练特别能吃苦。

(6)激励人们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资料参考:网络_哥德巴赫猜想

网络-屠呦呦

⑦ 皇帝激励人心的历史故事

秦时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秦兵马俑身上的颜料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硅化物。这种东西在当今都很内难提炼。何容况是两千年前,足矣说明大秦的科技。还有当时出土的剑,极富弹性。总之萃取的方法很特别,以至到现在这剑无锈且有弹性。更不用说秦始皇陵中那150T的水银了吧。还有秦弩的射程很远。很大一部分是箭头的形状利于减小空气阻力。还有剑形状的设计,都在物理方面有多种解释。
秦的股肱之臣也不少于任何朝代。嬴政可以为道歉亲自到王翦家。像这样勇于向臣子承认决策失误,敢于比较放手的让出征的将士便以从事,这是很多君王做不到的。

⑧ 越王勾践以退为进、忍辱负重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其实在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你能举出一两个事例

司马迁 受腐刑完成 史记
韩信胯下受辱

先给你两个,够么?

⑨ 激励人的故事 关于历史学

勤奋
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之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级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也就是说,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日)。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学术大家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她会源源不断给这些人送去灵感。 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有点不同。一般的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自己硬写。但斯蒂芬*金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五千字。这是他在早期写作时,他的一个老师传授给他的一条经验,他也是坚持这么做的,这使他终身受益。他说,我从来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 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触,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的。 赏析《勤奋人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了斯蒂芬。金的故事后,我感慨良深,勤奋是人生的基石。勤奋是真知的来源,勤奋人生是美丽的人生。 一代喜剧大师巴尔扎克,他的《人间喜剧》能够问世与他的勤奋分不开的,我国的著名数学家陈景?,在摘下哥儿巴克猜想所付出的劳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在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勤奋留下的足迹。他想再前进一小步,为之付出了余下的光阴,直到说明的尽头。。。。。据说:他在生命终结的前一片刻,他深情望着桌面上的演算的稿子,依依不舍地留恋。真可谓:生命不挺,奋斗不止。 或许你现在很勤奋,又或许不太勤奋,但是你可要认识到懒惰的人不会受到成功女神的亲睐的。你们有想一下,斯蒂芬。金,如果在贫困的潦倒中一振不蹶,能有今天的成就吗?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吧,那待兔人得到的是是什么呢?是两手空空和荒废的沃土,失去了机遇,也虚度年华,很可悲。一分劳动一分收获呀,你们可不要做“待兔人”呀,没有播下勤奋的种子,怎能换得金秋十月的丰收呢? 冬天,你们想在被窝里多睡一会,但别人就在你还在梦乡里前进了,你一天天的就落后了,天才就会诞生,与常人的区别就在勤奋的程度与学习的方法。 好了,,做个勤奋的人吧,勤奋每一天,收获每一天,成功等着你。

绝对让中国人汗颜的故事_关于韩国
熟悉韩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人都知道,韩国是一个竞争气氛非常浓厚的国家。在各行各业,激烈的竞争都普遍存在。在这种氛围下,一般的韩国人都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永不妥协成了大部分韩国人的座右铭。
韩国球员从小到大,无论是在私人足球学校还是在大学生足球俱乐部,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著名球星黄善洪8岁开始踢球,由于家境贫寒,外出比赛时拿不出午饭钱。于是每次比赛前,他就喝凉水充饥。喝了一肚子凉水的黄善洪在场上没跑多久,就因体力不支经常摔倒。但每一次,黄善洪都一定坚持到最后,即便是昏倒也要重新上场。成为明星后,在回忆当初年轻时的辛酸时,黄善洪坦言,如果当初自己没能坚持下来,肯定不会有今天。“因为周围的队友很快就会把你甩掉”。
类似的故事在韩国足球界内数不胜数。几乎所有的韩国球员从小就知道,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随时都会被淘汰。不久前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接受采访时,洪明甫说到自己年轻时的情景,依然大为感慨,“小时候自己在绿茵场上,几乎忘掉了一切,整天就知道埋头苦练,我告诉自己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瞧不起你。”而世界杯英雄安贞焕在世界杯后,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和意大利队比赛最后时,我感觉自己几乎随时都会累倒在球场上,是心中的必胜信念在支撑着我。”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世界杯预选赛,韩国队飞赴日本进行比赛。临行前,当时的韩国总统亲自接见了全体队员,总统在简短的讲话后说:“如果输掉了,你们就不要再过大韩海峡(即日本海峡)了!”
总统的这句话措辞之严厉在我们中国球迷看来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这似乎让人感觉总统在利用自己手中的巨大权力威胁球员,但事实上,按照韩国的传统,总统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家长。所以,他是以家长的身份,对自己的儿子们说这番话的。对于韩国的普通球迷来说,总统的这番话是代表他们说的,因为韩国队是他们自己的球队,为了球队能取得好成绩,球迷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鼓励和鞭策,即使这种鞭策看上去近乎残酷。
在韩日世界杯期间还有一则轶事。为了刺激丈夫在球场上有更出色的表现,安贞焕的妻子公开表示:“如果他在世界杯赛上不进球,我就绝食。”在亲人给予的这种巨大压力下,安贞焕一战成为民族英雄。

一天两练球员喊累
当列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赛恢复调整时,希丁克却依然坚持大运动量的训练。5月31日下午世界杯开幕前夕,韩国队依然在庆州进行操练,球员们都是表情严肃,因为上午的训练已经把他们“折磨”得半死。下午的训练是进行3对3、4对4对抗,可能是为了照顾老队员的体力,黄善洪、洪明浦、柳相铁等一组人数要比另一组多一个。训练结束后,希丁克还特意把洪明浦叫到一边进行单独训练,希丁克说:“你在锋线上要多动一动,跑动多了,自然就扰乱了对方的防线。”洪明浦直点头,然后与薛琦铉一起加练。
地狱般的训练使韩国队球员非常疲惫,31日下午训练结束后,希丁克请全队47人到庆州宾馆附近的一家烤肉店会餐,狼吞虎咽一个小时后,负责后勤的官员算账时吓了一跳,350万韩币的烤肉,整整一头牛呀!上周在西归浦集训时,韩国队球员就吃了150万韩币的生鱼片,把店老板惊讶得目瞪口呆。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韩国射箭选手披金戴银,逐渐成为射箭大国,目前射箭项目的14项世界纪录就有13项由韩国选手保持。在这些惊人成绩的背后,是韩国射箭队惊人的训练方法。看死尸通地沟锻炼勇气和耐力
韩国教练特别强调射箭选手的大无畏精神,因此信心和忍耐力为射箭选手的主要训练对象。蹦极游戏、10米高台跳水、寒冬的深夜步行24公里。这些都是韩国射箭选手必须进行的训练科目。为了锻炼承受艰苦、劳累和情绪波动的能力,运动员有时还要参加通地沟、检查死尸、后背捆小船登山等活动。
对于这种非正统的训练方法,射箭运动员也曾忍无可忍,公开造反。2001年,4名男子主力选手违反规定,没有参加严酷的训练,被罚5年不得参加国家队。强噪音干扰练出心静如水
射箭比赛需要运动员全神贯注。韩国教练为此专门给运动员安排了强噪音的环境。韩国国家队选手经常参加一些在大型体育场举行的比赛。教练特意安排成百上千的观众在比赛时吼叫。上千名棒球迷在拉拉队长率领下,扯着嗓子狂喊。有些球迷不断发出声嘶力竭的尖叫声,以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

名师出高徒,韩国女将的成功离不开一位在世界短道速滑界大名鼎鼎的教练--全明奎。他从19 87年开始执教,到盐湖城冬奥会已是他率队征战的第五个冬奥会。从199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正式成为比赛项目以来,他的****已获得11枚冬奥会金牌。
据韩国一位电视台记者介绍,这位教头在国内以“魔鬼式训练”著称,训练严厉之程度在国内甚至都引起争议。如让队员披着挂满金属球的衣服跑步,或让队员三天不睡觉,为的是锻炼她们的意志力。

据张学斌介绍,他们于8月4日抵达集训地后,10点钟开会,然后吃中饭,他们以为新来乍到,第一天会安排休息,但从下午1点半开始,他们被安排做死活题。下午4点,死活题训练结束,他们想该到了自由活动时间,正准备出外踢球,但权甲龙告诉他们,接下来是比赛时间,每人要下一盘对局方准吃饭。
晚饭过后,张学斌他们还以为会休息,但他们还是错了,晚上安排有比赛,每人要下两盘棋,一直到晚10点半,比赛结束,他们才被告知可以休息了。“总算可以休息了,一回宿舍,我们就累得躺下了。”张学斌说。
第二天一早,5点40分起床,6点出操,中国棋手事先都接到了通知,7个人又住在一间宿舍,一到点大家都起来了,但不少日韩国棋手却迟到了。就在这个时候,张学斌说他看到了难以相信的一幕:只见权甲龙拿着一根粗大的木棒挨个用力责打那些迟到的韩国棋院院生,刚教训完第一个,棒子就被打折了。看得中日棋手都心惊肉跳,迟到的苏耀国七段干脆被吓的跑得远远的。他当时不知道,权甲龙只是打韩国棋手,不打中日棋手的。
出操之后是踢球活动,7点20分早餐,1个小时后开始比赛,直至中午12点吃中饭,然后1点30分又开始新一轮比赛,晚6点吃罢晚饭后,7点半又集合比赛,一直到晚10点半才作罢。

⑩ 古今中外通过勤奋努力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1、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2、艰难困苦铸人才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3、磨难是财富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4、面对失败和贫困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5、身陷囹圄志不移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

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10)激励人们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3、工作勤奋是最值得崇拜的。——托·卡莱尔《致妻子的信》

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5、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