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字背后的故事500
Ⅰ 写一篇《水浒传》的人物评论,500字以上,从故事,个性,特征,性格,结局来写
李逵
表面背后的李逵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等等等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中要数“黑旋风”李逵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也许你会说“李逵?不就是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嘛!”但今天我要谈一谈我眼中的李逵。
一、野蛮背后的可爱
众所周知,李逵在《水浒传》中是个最为野蛮粗鲁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杀人,不问好坏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但我却认为,他的野蛮背后有着无比大的可爱。
和其他107将不同,李逵上梁山,成为绿林好汉,并不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革命思想的彻底,而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
可以毫不牵强地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黑旋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 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时遇到回家的哥哥李达,就劝李达“同上山去快活”。就连黑旋风那最被一些人称道的一番话,即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这一番话,也远不是出于什么彻底革命的高尚动机,因为就在“夺了鸟位”句后还有最关键的一句:“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说来说去,所有的目的就在于此,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等贵贱均贫富,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这才是李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坚决的农民思想根本谈不上。
总之,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因此他的举动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烂漫的一面,所以说他可爱也不无道理。
二、忠诚背后的依恋
也许你会认为李逵能致死不虞地追随宋江,不顾一切地替他卖命,视如己出地帮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对宋江那种格外的、特殊的忠心。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忠诚,还不如说是种依恋。因为对于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你一定记得当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是何等的狂喜,兴奋。而宋江也是又送银子,又带李逵喝酒,对他那鲁莽的行事一味微笑着任从,你说需要银子还债,便给你银子还债,你说小盏吃酒不过瘾,便吩咐酒保专给你换大碗,看你吃鱼吃不饱,又专为你要了两斤肉,临别还送了五十两一锭大银。世间能有几人能这般对待粗鲁蛮横,杀人不眨眼的李逵?!答案是仅此一个。
宋江因题反诗入狱的那一次,李逵怕贪酒误了宋江饭食便“真个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伏侍,寸步不离”,这是何等情分,须知粗鲁的黑李逵能做到这种地步也是绝无仅有,这只怕要比他后来跳楼劫法场还难得多。后来,二人一个说“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一个道“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吧”。宋江带数人元夜上东京时,曾对李师师戏称李逵是“家生的孩儿小李”。所以李逵对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属对统帅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儿童对父亲的深深的依恋。
三、惹祸背后的成全
纵观《水浒传》全集,你会觉得李逵是个“惹祸鬼”,因为自己鲁莽的个性,简单的头脑不知为大家闯了多少祸。这一点可以从宋江亲手结果李逵的行为不难看出。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但是再往深一点看,李逵的惹祸背后却隐藏着对宋江的成全。
夏志清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就说,李逵的叫嚣造反要拥戴宋江做皇帝,“道出了宋江强压着的想当皇帝的心声”,而宋江对李逵的喝斥,则“似乎是在谴责自己内心那不可告人的部分”。夏志清的这一结论也许是受金圣叹的启发,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一直就认定宋江是满口忠孝心怀不轨的伪君子,而直肠直肚的李逵则常常将宋江那不可告人的心事叫喊出来,不正成全了宋江吗?
多翻一些中国古代小说,就会发现,这种“宋江+李逵”式的组合在中国古代类似题材的白话小说中是太多见了。如刘备和张飞,岳飞和牛皋,杨六郎和孟良,秦琼和程咬金等等。宋江也好,刘备也好,岳飞也好,杨六郎也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行事谨慎、理性,是中国式的榜样、楷模。 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一心想招安的宋江、被昏君勒死而不反抗的岳飞、受奸臣陷害而认命的杨六郎、明知道罗成是给人害死而不敢多说的秦琼,如果作品中出现的全是这类忍气吞声的中国式的楷模,那读者还不得给憋闷死?那怎么办?这时就需要有李逵这类人物了,秦琼不敢骂唐天子没良心,让程咬金来骂,杨家受了得势小人的窝囊气不好发作,那就让孟良连夜去杀那小人,岳飞不便犯上反抗昏君,但牛皋可以造反,宋江老是念叨招安,但一心想当皇帝,那就由李逵来叫喊夺皇帝的鸟位……
虽然像李逵这样所谓的“莽将”人物,一般不会是大部头作品的第一主角,但他却又实实在在是作品里不可或缺的异常活跃的角色,因为他不仅成全了像宋江那样的“儒将”,还使作品增添了一大半鲜活的生命!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逵——野蛮背后的可爱、忠诚背后的依恋、惹祸背后的成全。也许我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正确,但我希望的是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不会再说:“李逵?不就是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嘛!”
Ⅱ 成长的故事 作文500字
成长的故事
每次回家,会看到一面墙上记录着我几岁时的身高,望着它们,似乎它向我诉说着我的成长。一个小女孩,一阵小跑到墙前,吵着让爸爸为她在墙上作下记号,再对着那根横线感叹道:“我又长高了!”
记得刚出生时,一张泛黄的照片见证我的快乐: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用稚嫩双手拎起所谓“沉重”的纸袋子,尽管小脸涨得通红,不过脸上仍挂着成功的喜悦。当然,拎东西,对于走都走不稳的我,无非是一个挑战,而如今的困难解决了,能不为自已的成功而欣喜吗?所以成功对于一两岁的我,代表着拎起袋子。当然随着成长,我也不满足于拎袋子,为考研的爸爸在夏季西瓜,也成了我的必修课。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一个“庞然大物”来到了我家,把我吓得满屋子打转儿,但又经不住好奇的心情,便走到它的面前,踮起小脚儿,用小手按住个长方形的白色键,一个清脆而响亮地响声灌进我的耳朵,把我吓了一跳,于是,电子琴走进了我的童年。初次课,只教了“do“,兴奋地我,按着那键,摇着头,扭起身子,有模有样的自弹自唱,一副小音乐家的样子出现在琴前。当有一天,捧回十级证书时,对于七、八岁的我,我似乎又体会到一两岁拎起纸袋的成功的喜悦,也许是电子琴给我的启迪,使我童年的生活多了音符,少了枯燥。
在一次丰盛的生日会上,美丽的大蛋糕印着硕大的十字时,我有些恍然大悟:我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了,十年了,要经过人生的转折点,我该有一些改变吧!外婆走到我面前,一本印着“十岁生日快乐”六个字的书,映入我的眼帘,书为十岁的我又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读一本书,品味它成了我光线快乐。
我在成长,成长也给我带来无数快乐,每一个快乐的分子,都由成功组成。愿我一生充满快乐。
Ⅲ 美好的一福画作文背后的故事500字
您好!两篇中您自己选.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时,他也开了一扇窗。当他连窗都没留下时,画一扇窗给自己吧!
--题记
经常听见有人在大声、痛苦的哀嚎,“我活不下去了”。如果这种话只限定在某一种人说的话,倒也还正常,他们可能真的没有什么生存的希望,或者是患了某种可怕的疾病,行将就木;抑或是非常大的灾害将他的生命和灵魂摧残,让他彻底丧失了生存的信心。这种人是可怜的,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如此哀嚎倒是也情有可原。
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往往,越是这样的人越不会说出“我活不下去了”这种话来。他们坚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眼前的困难。他们能够放手一搏,有着充足的决心去向上天强加给自己的肉体上的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去做,你可能会死;不去,你一定会死。那么就去做吧!”这句话是对这些人最恰当的描述。而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我活不下去了”这样的声音,完全不是出自这些人的口中--反而是出现在那些相对于这些人而言生活不知道优越了多少倍的人的口中。
考试成绩大幅度下滑,悲痛欲绝的来了一句:“我活不下去了!”公司又降工资了,仰面朝天来一句:“我活不下去了!”夫妻又吵架了,哭泣着说:“我活不下去了……”
好吧,我并不想多说些什么。换一种思考方式吧:考试成绩下滑了,说明自己的分数并不是低到无法再低,仍然距离最低有一定的距离,努力一下仍能提高。工资又降了,如果是你自己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就说明你还没有坏到无法挽回,否则早就被炒鱿鱼了;如果不是你的原因,比如这次金融危机,你降工资其他千千万万的人也降,可是他们肯定不是都在朝天大吼(否则房顶都要震塌了),为什么不学学他们呢?夫妻间吵架了,说明你们之间还是在乎对方的,否则的话就进入冷战或者是直接离婚了……这么一想,是不是好多了呢?
画一扇窗给自己。《潘神的迷宫》中,小女孩用一支粉笔给自己画门,逃出了禁闭着她的房子,逃出了封闭的地下宫殿。我们并没有潘神的神力,也没有神奇的粉笔,无法在现实中做到,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心灵,用心灵去说服自己,将坚定的信念凝成一只虚幻的粉笔,在自己心中那个小小的没有门没有窗的房间中画上一扇窗给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迎来一个鲜活的春天!
2 画一扇窗给自己
老画家给自己画了一扇窗,顿时感到了阳光的温暖。我们画一扇窗给自己,同样也会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与幸福。
画一扇窗给自己,画一扇希望的窗。如果你问姚明,他的最大愿望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是率领中国男篮拿一回世界冠军,而不是在火箭队拿NBA总冠军。说完,他会再加一句:“我也知道,这就是一个梦想。”因为希望,2004年7月,在那场中韩之战中,当韩国人的三分球像烟花一般绽放,姚明,成了中国男篮照亮希望的灯塔。
希望就是力量,有了希望便会有成功的可能。成功和失败之间,其实只隔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画一扇希望的窗,便会看见成功的曙光。
画一扇窗给自己,画一扇坚持的窗给自己。齐白石在年轻时,曾向一位篆刻家请教如何学好篆刻。篆刻家让齐白石挑一担石头,自己回家练习。于是,齐白石按老师的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练习。一担石头也越来越少,化为了满地的泥浆。而此时的齐白石的篆刻技术也已非常精湛,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篆刻家。
因为坚持,齐白石成功了。坚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脚下。画一扇坚持的窗,成功酒会属于你。
画一扇窗给自己,画一扇自信的窗给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读着一句句豪迈壮阔的诗句,不由想到李白,一位充满浪漫气息的诗人,虽仕途坎坷,却充满自信。因为自信,李白成为了最伟大的诗人。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画一扇自信的窗,迈开成功的第一步。
画一扇窗给自己,让希望,坚持,自信伴随着自己。画一扇窗给自己,让我们的人生与众不同。
Ⅳ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500字
【照片里的故事 】
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就是这样一张体形小而意义深远的照片,普通而又不寻常的照片,是多么值得我去收藏。
我最喜欢的照片,是二零零一年正月初一时,在我的新家三楼客厅拍下的。照片上清晰地看见,我和堂哥、堂姐、爷爷奶奶这祖孙五人坐在沙发上的合照,我的手里还拿着一个从面前桌上的盘子里挑出的大苹果。每逢从相册里翻出这张照片时,照片背后的故事,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是我两岁时的正月初一,爷爷奶奶带着堂哥、堂姐、叔叔、婶婶到我家作客。在闲聊的过程中,爸爸让我和爷爷奶奶、堂哥堂姐祖孙五人合影留念。知道了我坐的位置后,我急忙找理由,让爸爸先和我上四楼。
上到四楼,爸爸问我要干什么。我把心里话说岀来:“为什么我不是坐中间?”“因为堂姐是你们三个小朋友中最大的,而且你和堂哥都是爷爷奶奶的孙子,当然要在爷爷奶奶旁边。”爸爸答道。“可是奶奶已经这么老了,要是让别人看到会不会笑话我的?”“你这样想就错了,”爸爸接着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别人怎么会笑话你呢?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她为了我们这个家,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辛,才有今天的幸福。我们作为晚辈的应当孝敬和爱戴她才对。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你呀!”我恍然大悟,认识到刚才自己出现的错误。如果让别人在照片中看到我坐在奶奶旁边,不但不会取笑我,反而会认为我是一个孝敬长辈、富有爱心的好孩子呢!
我高兴地回到三楼客厅,轻快地走到我拍照所坐的位置上,满怀敬意地拿了一个大苹果,递给奶奶。奶奶微微一笑,把苹果递还给我,慈祥地说:“奶奶年迈了,牙齿不中用了,乖孙的心意奶奶心领了,还是你吃吧!”这时爸爸喊道:“大家看我这里来!”我手里拿着奶奶留给我的苹果,凝望着镜头。只听得“咔嚓”的一声,这一美好的瞬间永远地留在了照相机里。晒出相片后,我又拿去过塑,收藏在相册里。
一张照片,里面有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张照片,令我的思绪飞回到十年前;一张照片,给我一次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张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照片,它教会了我要学会尊敬和爱戴长辈。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的家庭更幸福,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Ⅳ 寻访一种台州美食.知道它的名字,了解制作方法及美食背后的故事作文500字
浙江台州仙居有一种小吃叫【草豆腐】味道很奇特,这种做豆腐的柴叶是一种学名叫“马鞭草科豆腐柴”的野生植物,属于落叶灌木的一种,有着灰色的叶杆,绿色的叶片,开着白色小花,生长在菜地边或山间的小路旁,看似其貌不扬,但那墨绿色的叶子却散发着一种别样的清香,沁人心脾。上山采这种柴叶,只要闻着它的香味就能找到。既可以只采叶子,也可以折取枝条,此植物的再生能力极强,春夏秋三季树梢会连续生长,采折过后,它很快就会重新发枝吐叶。
采这柴叶看起来是件容易的事,其实挺有讲究的。在柴叶的选择上,以太阳光照强的柴叶为好,这种柴叶比较厚,颜色深,叶汁多;反之,叶薄而汁少。叶子以嫩一点的为好,太老的叶子叶汁少,做出来的豆腐口感不好。采叶子时还必须注意,不能弄碎或弄破,叶子一旦破碎,做出来的豆腐就有一股难闻的青草味。
采摘回来的豆腐柴,要将其嫩叶摘下洗净,用手使劲揉搓,将叶片内的汁液搓出,成浓稠状;再将液体倒入纱布中过滤,滤液渐渐融入清水中,再不断的在纱布上加适量的稻草或毛柴灰制作的碱水,静止数分钟后,便凝结成青绿色的冻状物质,如璞如玉,晶莹剔透,但是还要铺在干燥的平面上放一个晚上,再用刀切成方块。制成后的柴豆腐可用糖或酱油调拌凉吃,亦可加佐料煮熟吃、炒着吃,鲜嫩而带有清香,口感极好。
据研究人员对豆腐柴枝叶进行营养学研究,发现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3.39%,果胶含量17~19%,乙醇可溶物(包括色素、糖等)为22.36%,纯纤维素为25.71%,灰分为8.25%,另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清热解毒功能,是盛夏防暑降温的佳品,可谓纯正的自然绿色食品。
Ⅵ 负荆请罪背后的故事及启发.500-600字.像作文那样
《负荆请罪》还有一个名字叫《将相和》,它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文官蔺相如和武官廉颇之间的故事。由于蔺相如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常常帮赵王出谋划策,通过“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 ,更得到了赵王的宠爱,封他为上卿,这引起了当时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廉颇的不满。他故意制造矛盾,处处为难蔺相如,而蔺相如怕秦王知道赵国将相不和寻找可趁之机攻打赵国,就忍气吞声,处处相让,不与他一般见识。廉颇知道原因之后,感到十分愧疚,背着荆棘来到蔺相如家门前请罪,从此将相齐心。看了这个故事,我敬佩蔺相如的机智多才,凡事以大局为重,对廉颇宽宏大量,既往不咎;我也佩服廉颇的知错就改,勇于承担。其实人不怕犯错,不是有句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吗?知道自己错了,能及时改正就好,怕的是明知错了,却不肯承认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让小错误最后变成了无法弥补的大错误。想想我们现实的生活,和他们一样,为了一点小事和昔日好友闹矛盾的例子不可谓少,可为什么他们的结局却不能像蔺相如和廉颇那样圆满呢?为公、为私、为钱、为权,种种原因导致了他们最后反目成仇,为什么现代的人不能有古人那样的胸襟与才识呢?我还想到,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和强大,离不开成员们的共同努力和自我牺牲精神。愿我们都能从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中有所悟,然后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