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江西好故事作文家乡变化
❶ 家乡的变化作文300字(要求写上饶)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江西上饶。
上饶是个好地方,那里矿产丰富,金、银、铜的储存量居亚洲第一。上饶还是个革命根据地,在上饶曾经发生过无数的红色故事,在远近闻名的上饶集中营,可以寻找到革命先烈们的足迹,有多少游客慕名而来!
上饶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三清山,它被称为“西太平洋边最美的花岗岩”,它由十大风景区组成,山上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其中,三清宫、玉京峰、西海岸和南清园景区最为着名。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被国家列为5A级旅游景点。
生活在上饶,环境优美,空气格外新鲜,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一到早晨或是傍晚,许多老年人,青年人就会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广场,跳各种各样的健
身操,吸引人们的眼球。晚上,人们到森林公园,登上云碧楼,俯瞰上饶市,闪烁的灯光倒映在信江河上,格外美丽!远处,三江公园的“三清映月”上漂浮着蒙蒙
的薄雾,让人流连忘返。
上饶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上饶人们的心灵更美。一次,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广场,在广场的两侧张贴满了上饶人民做好人好事、舍己为人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上饶人民的美好心灵。
这就是我美丽富饶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但我更爱这里人们的美好心灵。我相信,我的家乡将会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为您感到骄傲!
❷ 写家乡环境变化的作文(江西)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211423
也许对你有帮助
❸ 我爱我家乡一一江西作文
江西,是一片朴素而富饶的红土地,是中化社稷坛黄、青、白、红、黑“五色土”中一个庄严的成员,是完美伟大祖国一方神圣的家园!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屹立着一座名山:幽眇深邃的寺观,古老肃穆的书院,生气灌注的清泉,连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一起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过一位诗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和开先河的山水田园诗,为我们民族的精神长河注入了不朽的生命……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成长过一位智者,他的理学大厦是古国文化史上继孔孟之后最为辉煌的建筑……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站起过一位英雄,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浩歌,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不朽雕像……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有一条现代红色风景线——黄洋界的云雾,八角楼的灯光,南昌城头的军旗,红都瑞金的红井……至今还在解读着历史的真谛:星星之火,怎样才能燎原?燎原大火,又怎样才能永不熄灭,拥有苍生? 呵,江西的红土地,我向你致敬!
❹ 写一篇半命题作文:精彩!这 写家乡风俗,江西的
江西过年的习俗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孩子们则会拿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薯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都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❺ 描写家乡的特产江西三百字左右作文
我的家乡在秦岭山脚,渭河之边,这儿盛产桃子。每到春天,满山遍野的开满粉色的桃花把家乡打扮得如世外桃园一般。走在田间路边,浓浓的花粉迷漫在空气中,深吸一口甜甜的,感觉很舒畅!当桃花纷纷谢落时,小小的桃子和叶子也长出来了。桃子先是像玉米粒那么小,绿绿的,满园都是,像一串串绿色的珍珠……几天后,你一看,它已经长得有鸡蛋那么大了。慢慢地,它的尖染上了红色,顺着红尖,整个桃子的小脸也羞红了,也长大了。远远看去,像枝头挂满红红的灯笼。四月时,早熟的桃子下来了,拨开毛茸茸的皮,咬上一口白里透红的瓤,软软的,酸酸的、甜甜的,特好吃,不由你吃一个,还想再来第二个。七月份,水蜜桃下来了,水蜜桃个大,味甜,果质软,可以说是桃子中的上品,大人小孩子都适合吃,真是美味无比。十月时下来的桃子脆脆的,甜中带酸,味也不错。虽说家乡也盛产梨、苹果、板栗等,但我最喜欢桃子,因为它味好,营养高,果期长。男女老少爱吃。我喜欢家乡,更喜欢家乡的特产——桃子。
❻ 祖国家乡的变化高中作文(江西南昌)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祖国,您是一个伟大的福国,我为您感到骄傲。
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很早以前,您就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世人称为“四大发明”,其他重要的发明创造更是不胜枚举。今天,嫦娥赶月,神七飞天,又令世界刮目相看。
你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在这辽阔的土地上,有长江长城,有黄山黄河,有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有一望无际的大漠草原,有四季盛夏的西双版纳,有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地,有汹涌澎湃的东海之滨,有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我们无论去哪里,都像在花园中穿行。
您是一个礼仪之邦。几千年前的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汉唐时期,您就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明朝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把友谊带到世界上许多地方,今天,您与世界上160个国家建立邦交,是个真正的礼仪大国。
您是一个有着坚强毅力的东方巨人。历史上您多灾多难,特别是在近代,您曾遭受多国豪强的疯狂侵略。但是,您一直坚贞不屈,每一次磨难后,就变得更加坚强。现在,您正走向繁荣富强。
祖国,我永远为您自豪,永远为您骄傲!
或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土地,我深爱着的土地
我是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洲头村的农民,在农村这块沃土上耕耘了十余载,先后获得过“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等光荣称号。有人说,是土地让我获得了成功,而我要说,是党的好政策这块“土壤”,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1966年,我出生于南昌县蒋巷镇洲头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我的记忆里,当时的洲头村,农田基础设施相当差,没有一根电线杆,没有一条平坦路,更没有一条像样的排灌渠道。由于村里上千亩农田都处于鄱阳湖区的低洼地,而且距离村庄六七公里,秋收时节,一旦遇到暴雨来临,往往抢收不及,乡亲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稻田被洪水淹没,心痛地抱怨这“十年九涝、三年两不收”的低洼地!
看到父辈们的辛苦,我曾暗下决心,这辈子决不能当农民。1986年,高中毕业后,我只身前往大上海闯荡。在上海奋斗了十余年,我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麻袋生产企业,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然而,突然有一天,我产生了“回家做农民”的想法。
那是1997年的一天,我偶然来到上海市嘉定区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参观,眼前“路成框、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的现代农业景观,一下子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把现代化农业模式带回家,回家当农民”。说干就干,几天之后,我关掉了麻袋生产企业,带着现代化农业的梦想回到了家乡。
我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回到老家后,我刻苦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无偿传授给身边的乡亲们。当年,我就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我知道,乡亲们是希望我带领他们依靠种粮致富。然而1998年,江西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蒋巷镇位于鄱阳湖区,超过5万亩农田受灾。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击垮了乡亲们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种粮致富的信心,一时间,不少乡亲告别土地,加入打工大潮,村里的上千亩农田由此荒废。
农田被淹的惨状让我心痛,可乡亲们对种粮失去了信心更让我心痛。我意识到,如果村里的基础设施好,又有机械化操作,抢收效率高,这些损失完全能减少,甚至可以避免。面对撂荒的农田,我不顾家人的反对,以每亩126元的价格,签下了为期20年的承包1018亩低洼地的合同。当时,乡亲们对我的做法大为不解,甚至有不少人在背后嘲笑我,“一个不会种地的年轻人,一片没啥收成的低洼地,能搞出什么名堂?”但此时,县政府和镇政府却大力支持我,不断地从资金、政策、技术上给我扶持,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
大规模种粮初始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1999年夏天,正是抢收稻谷的季节,我却从县气象局得来消息,不久后将有持续暴雨和洪涝灾害天气。眼看一年的辛苦耕耘可能付诸东流,我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就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蒋巷镇政府及时把我的困难报告了县政府,县政府火速作出决定,调运县农技局的5台收割机前来支援,并委派多名驾驶员进行实地操作。通过大家夜以继日地努力奋战,稻谷终于被全部收回。说句心里话,政府给我的帮助有如一场“及时雨”,给我的事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粮食体制改革,政府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我对农业产业的信心也不断增长,我的农庄也随之茁壮成长。到2003年,我承包的土地面积已增至1.7万亩,先后建设了田间配套工程5600多座,开挖沟渠132公里,架设农电线54.5公里,购置农机40余台套。每年仅优质稻谷就可收获7000余吨,纯收入达380万元。尤其是2005年,在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指引下,我的现代化农业梦想实现了。如今,我的农庄已打造成了集高效种养示范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生态旅游休闲中心为一体的四大产业中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在我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内,随处可见鸡鸭成群结队、鱼池成排成行、清水螃蟹横着行、鲈鱼鳜鱼跃龙门的景象。我承包的土地也已达到2万多亩,年创总产值1.5亿元,创利税2300余万元。
土地,我深爱着的土地,让我收获了一份成功的事业,但我从未曾忘记是祖国养育了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带头人,我始终把“创业致富,扶贫帮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当农庄引进了良种、良法,我都会及时向周边的大小农户进行宣传和推广,从而带动了数万户农民创业致富。如今,在我们南昌县,承包50亩以上土地的有1380户,100亩以上的有388户,500亩以上的有16户……
❼ 关于江西风俗的作文。
江西过年的习俗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孩子们则会拿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薯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都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按风俗,女人们都走进厨房准备年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事。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对联的内容虽然年年都在变,但年年总是那些字,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联和下联,右为上左为下联,不然别人会笑话。再接着贴各房门,然后还要贴些竖条的“小签”:“出方大利、开门见喜”那是贴正屋门上的,“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正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那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小心火烛”贴厨房。大门或院门最后贴,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饭了。
家乡的年饭一般是中午吃的,讲的是辞旧岁,看谁先吃年饭,过早年,预示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换来好收成”。在十一点左右,村里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农村吃年饭放炮仗也有讲究,寓意是赶起灾难去除邪恶(事实上鞭炮产生的硝烟在农村阴湿的天气中能起到杀菌作用),所以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短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的年饭了。
但吃年饭的风俗也不尽相同,邻居有一家是从湖北搬来的,我们都叫他“尖蛮子”,大抵意思是不厚道,太懒,年饭和年夜饭一块吃。他们每年都是晚上过年,噼哩啪啦一通炮响,老远人都笑说:“蛮子家过‘晚年’了”。
吃完年饭,依然有分工。女人们仍然是要进厨房,和面、剁饺子馅、包饺子。男人们则要带上斧头、锯子、锄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当做守岁的“材火”,用这棵树点燃的火塘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那便是“火大财大”。辞岁后迎新前的这段时间便是小孩子们的开下,他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充裕的鞭炮,把整个村子炸的热热闹闹。
晚上吃年夜饭讲的是守岁迎新年,这个程序从晚上的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全家老少仍然是团座一起边吃团圆水饺,吃完水饺还要包饺子,那是准备着初一吃的,大家或看看电视,或打打小牌(麻将),耐心地等着12点钟声敲响。
离12点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村邻们就开始放些短鞭或者单响炮仗,预热气氛。男人们将各自准备接年的长鞭盘在竹杆上,等候点火信号,中央电视台每到这个时候会搞倒计时,大家就一起站起来大声和着:“5、4、3、2,点火!”这时整个村除了鞭炮声再听不到别的声音,大家比谁家的炮声长、炮声响。放完接年的长鞭,烟花和炮仗就开始登场了。这家放个“九珠团圆”,那家放个“大地春雷”,这家象流星一样的彩珠烟花斜斜的飞到别人家小院,那家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敬几个带响的冲天炮,斗起狠了,对射花炮要对上一个多小时,炮放完了的小孩子就爬上院子的墙头,隔院观火。
闹到快夜一点钟,炮声才会渐渐淡去。按当地的风俗,这大年三十的夜可不能黑,家家都得彻夜亮灯,并且所用房屋包括卧室都得亮着,要为过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同样也预示着来年前途光明,所以无论家里多么穷,这一晚上的电费可不能省。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人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❽ 《讲述家乡的变化》作文大全
家乡的变化
我们的家乡在短短的几年里,从窄小的石子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大道,从没有电视变成了有电脑,从旧泥屋到高楼等。这一年一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我常常听奶奶说起以前,人们十分困难,连一日三餐都吃不饱,还要起早贪黑地干活,逢年过节能吃上顿面饭就不错了,更不要说鸡鱼肉蛋、生猛海鲜了。
从前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住在低矮的茅草屋里,晚上做作业、读书都看不清楚。就拿我们邻居来说吧,以前住茅屋,每天吃二三碗稀饭,即使这样,家里还揭不开锅,改革开放以后,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慢慢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他天天省吃俭用,钱积攒下来。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钱盖起了一幢三层小楼,外面贴上了别致新颖的瓷砖,里面装璜得的非常漂亮;还摆着新颖时尚的家具。现在家里变得焕然一新,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和好的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
从前的路又小又窄,还有坑,一点儿也不平坦,运输只能靠拖拉机、手推车以及农民肩挑背扛。每逢集市道路还经常堵塞,非常不方便。我记得,小时候的一天,我跟着奶奶回老家,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不小心被石头拌了一脚,跌到在地,弄了一身泥巴,看着自己漂亮的衣服弄成了这个样子,我哭着扑进奶奶的怀里。
近几年来,靠好政策和人们的勤劳,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电一应俱全。人们在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鸡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家乡人民的生活真是富裕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家乡在不久后的将来会变的更加美丽,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