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故事的手抄报初中
① 介绍名人故事的手抄报题目
名人世界
② 中国的名人成长故事手抄报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内,光耀门庭,不事生产容,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
③ 关于名人故事的手抄报
*女小说家阿加撒.克里斯蒂的丈夫是个考古学家,有一次,在一个集会上有个朋友问他:像你这样富有想象力的女人,嫁给一个玩古物的人,你感觉如何?这位侦探小说家说:考古学家是最理想的丈夫,你想,愈是老的东西,他愈是喜欢.
*伏尔泰于一七二七年访问英国,他发现英国人非常仇视法国人,一群英国人向他怒吼:杀了他,把这个法国人吊死!伏尔泰说:英国人!你们因为我是法国人而要杀我.难到因为我不是英国人而受的惩罚还不够吗?英国人听了哈哈大笑,居然一路送他安返寓所.
*卓别麟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④ 名人伟人成长故事手抄报的内容急急急 谢谢
书的好处:
00“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0
00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0
0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0
00养成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习惯,你的一生就会受用无穷。事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多彩,爱情的幸福美满,身心的健康快乐等等,总之,生活工作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学习当中。也许你仅仅把在学校,从书本上的学习当成学习了,但实际上那只是人生学习旅程的一部分。处处留心,培养对许多事物的兴趣爱好,你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增长见识,对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也就会更为理解。 其实,书对人的影响是逐步逐步积累的,就我的读书经验来说,一本书或是几本书对你影响深远那说明你读的书还不够多,古人云,开卷有益,就是说每本书里都有你值得吸收的东西,慢慢的,书读得多了,就会产生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情况,书读得多了,才能有比较,才能升华。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呀! 0
00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读书很重要。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0
00读书的感觉真好: 0
00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0
00若作者怀着一片真情在倾诉,那读者就是有幸的听众。读者与作者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不会有下对上的卑躬屈膝,也不会有宗教式的疯狂热烈。作者以真诚谱写文字,读者若真正读懂了作者,他们就成为了知己--读书更像是一种交谈,被吸引只因为心灵的魅力。正因为这种单纯与真诚,只要一个小小的空间,捧起一本好书就拥有了一分绝美的心境。 0
00不论是读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轻松,生命的苦难还是自然的感悟,一首诗还是一个故事,当你的视线与文字相遇时,就是一种缘分。因为真心,没有所谓的深刻浅薄、智慧愚钝。正像黛玉所说的:“我是为了我的心。”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抛却了世俗的虚伪,生命充实,快乐。
00闲坐无事时,总爱幻想坐拥书城的感觉。索性用我的画笔描绘幸福的未来:一个绝美的室外桃园,梧桐飘飞,满地金黄。一切爱书的人,可以在此读书品茗,谈书及书里书外的世界。于是,书使人心中有梦;于是,人间有爱。
00好书推荐:
00《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00、《窗前的小豆豆》
00简介:为了孩子,你一定要读的一本书,每一位家长和老师!
00本书由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所写。该书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00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00《水知道答案》
00《水知道答案》在中国和日本被当作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科普读物。本书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0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00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00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00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00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00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00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005.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00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00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00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00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00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00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00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00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00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00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00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00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00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00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00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00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00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00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00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00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002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00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0029、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003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003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0032、“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0033、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富兰克林
003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哈兹里特
0035、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科尔顿
003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⑤ 名人读书故事和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我要做手抄报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专山
2、读属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⑥ 名人的故事手抄报(图)
童威,浔阳江边人,在江上贩私盐,住在混江龙李俊家,大江中能伏水,会驾船,江湖上人称“出洞蛟”。宋江被李立用药麻倒,幸亏被李俊救下,结识了童威、童猛兄弟。梁山好汉劫法场,在江州城救了宋江、戴宗后,童家兄弟上了梁山。童威和阮小五一同驻守梁山东北水塞,是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七员,梁山第六十八条好汉。 跟随宋江征讨方腊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乘船到日本国去了。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水浒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 绰号:毛头星 星宿∶地猖星(七十二地煞之一,梁山总排名62) 职业∶守护中军步军骁将 武器∶狼牙风雷锤 孔明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儿子。早年与宋江有交情,曾收留宋江。孔明与弟弟孔亮因和本乡一个财主发生争吵,杀了财主,占领白虎山为王,打家劫舍。叔叔孔宾在青州城被慕容知府捉住,关在监狱。孔明、孔亮点着人马杀向青州去救叔叔,正好撞着被梁山打败的呼延灼,孔明武艺不精,被呼延灼活捉。宋江同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人马攻下青州,救出了孔明。孔明投奔梁山,被封为守护中军步军骁将,是梁山第六十二条好汉。征讨方腊时病死在路上。 。
采纳哦
⑦ 手抄报:名人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⑧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手抄报
明珠暗投 (míng zhū àn tóu)
西汉时期邹阳原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发现吴王想谋反,就改投奔梁孝王。羊胜对邹阳有偏见,就在梁孝王面前挑拨离间,邹阳被投入监狱准备处死,他给梁孝王写信说如果有人把“明月之珠”偷偷扔在路上,就会引起人们的警惕而不敢上前。
明珠暗投的意思是: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⑨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手抄报
1、美国著名发明家、企业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天真好奇孵小鸡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很焦急并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
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问爱迪生在干什么,小爱迪生回答说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
当时,父亲又气又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2、美国著名发明家、企业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初尝试验
在爱迪生小的时候,他经常到邻居缪尔·温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温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这个试验使爱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
几天后,爱迪生把几种化学原料配在一起,拿给父亲的帮工迈克尔·奥茨吃,爱迪生告诉迈克尔·奥茨吃了这种东西人就会飞起来,结果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飞行剂”后几乎昏厥过去。
爱迪生因此受到了父亲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们的警惕,劝告自己的孩子不要与爱迪生玩并远离他。
3、东汉·曹冲——曹冲称象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4、东汉末年·孔融——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5、宋朝·司马光——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