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听爷爷讲故事的征文

听爷爷讲故事的征文

发布时间: 2020-11-24 05:19:42

A. “跨越祖国六十年,我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为主题写作文,题目加题材!急!急!

祖国在我心中“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多么动听的一首歌呀!是啊,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改变不了爱国之心。我爱祖国,我爱她那锦绣的山川。听,那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如乳汁一般滋养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看,那连绵起伏的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于山脊之上,它是那么庄严古老,它铭记着多少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啊。再看那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气势磅礴,雄姿灵秀。气候温和,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再看那汹涌澎湃的黄河,它以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我不仅爱祖国的一山一水,更爱她那悠久而绚烂的历史文化。五千年漫长的历程,中华民族积淀了多少灿烂的文化啊!960万公里的宽阔怀抱,容纳我们13亿儿女。在我们13亿儿女智慧的光芒中,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起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我们的四川姐妹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性命。可就是在这场灾难中,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是坚强勇敢而英雄的一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金色的九月,我们的科技英姿——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成功飞天,太空行走让世人刮目相看。我们为神七欢呼,我们为宇航员歌唱,我们为祖国雀跃。我们更为光辉的未来而憧憬,而期盼。可爱的祖国,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祖国啊,祖国,你永远充满希望,祖国啊,祖国,你永远朝气蓬勃!

B. 作文: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现在电视上、报纸上都在谈论“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一提起这个话题,我就不由得想起了爷爷给我讲过的故事。

那一天,我们正在吃中午饭,我忽然发现,在我的碗里有一块肥肉,顿时来了气。因为,我最不喜欢吃的就是肥肉,索性把它夹到了爸爸的碗里。这时,爷爷发现了我这一举动,不满地摇了摇头,说:“子琳呀!你知道吗?这肥肉在以前可是宝贵东西。在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肥肉呢!”我听了大吃一惊,爷爷又接着说:“唉!现在的孩子都不能体会原来生活的艰辛!”一听这话,我顿时来了兴趣,非要缠着爷爷让他给我讲过去的事情。爷爷扶了扶帽子,笑呵呵地说:“只要你愿意听,我就给你讲。”

吃过饭,爷爷就开始讲过去的故事。爷爷意味深长地说:“在你爸爸小时候,家里一共有兄妹五个。那时候,家里吃饭都靠我一人在外面演戏挣钱。你奶奶有时也拎着一篮子鸡蛋到集市上卖。卖来的钱全都补贴家用了!那时候,平时吃的是干馍沾着捣碎的蒜汁,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吃猪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能吃到猪肉饺子。

我听了,顿时觉得惭愧。我觉得我不应该挑食儿,在过去爸爸妈妈想挑还没法儿挑呢!我下定决心,向爷爷保证:“爷爷,以后我再也不挑食儿了,我要做一个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少年。”我心里虽然惭愧,但同时又有几分兴奋。因为比起原来,我们的生活质量渐渐提高了。现在我们要什么有什么,家家户户都在奔小康,过去没享过福的爷爷奶奶,也应该享享福了。

注(一定要选我)

C. 征文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故事

关于解放,对于解放后出生的我原无深切体验。所有故事都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但每每想起,却觉得温馨无比。那些人那些事仿佛亲历一样,"解放"是母亲幸福的记忆,亦成了我童年的怀想。儿时,坐在夏夜的星空下,在母亲娓娓地讲述中,我用童心将"解放"幻化成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不由浮想联翩,对那并不遥远的年代充满了憧憬,对那解放的欢乐、新生的幸福和军民的鱼水情意更是心驰神往。

听母亲说,青岛解放的前夕,她们这些居家的女人一开始只是感到无比的恐惧。听着市区间或响起的枪炮声,除了为全家人的生命担忧,还对未来的日子感到茫然。当时,常年蜗居的女人们对解放军和解放都是懵懵懂懂。尽管也听到一些有关解放区的"花絮",但各种谣传却让她们真假难辨,还以为解放军跟青岛这块"殖民"土地上的所有军队一样欺压老百姓。而所谓"解放",对老百姓来说也许是另一副套在脖子上的枷锁,面临的是更深重的苦难。

就在母亲胆战心惊地饱受熬煎之际,这天早晨,一队人马开进锦州路,并驻扎到我家街对面的一座闲置的大院里。于是,恐怖就像黑暗一样降临到母亲的头上。当时,父亲出远门,去了另一个城市,作为家里的女主人,她惟一能做到的是关严屋门,拉上窗帘,并把五岁的二哥紧紧地搂在怀里。

上午在平安无事中度过去了。这异样的平静让母亲禁不住撩开窗帘的一角,胆怯又好奇地朝着对面的院子张望。她看见几个穿军服的年轻人在大院里洗衣服、擦枪,有说有笑,打打闹闹,那情形就像一群课间休息的男学生,活泼而又率性。

"他们倒不像是恶人!"母亲从心里巴望着彼此能相安无事。

但到了中午,"祸事"就来了--就在一家人坐到桌前吃午饭时,门外突然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

母亲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筷子掉到了地上。但她看着面无血色的两个孩子,立刻强作镇定地站起身,踮着脚尖走到门口,从门缝里朝外窥探。虽然看不到对方的面孔,可那军服的一 角,也让母亲惊出了一身冷汗。生活在青岛这个"殖民"城市,与各国"大兵"遭遇是常有的事。但在自家门口如此短兵相接却是头一回。母亲预感到凶多吉少,亦做了最坏的打算。当时,她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住孩子的性命。母亲这样想着,便匆忙回头朝大哥使了个眼色。大哥心领神会地将二哥拖进了卧室,并从里面上了插销。

母亲这才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头戴五角星军帽、身穿军服的小战士。他腰杆挺直,两手贴着裤线,规规矩矩地站在屋门的一侧,一脸稚气地冲母亲笑着。

母亲的心却依然悬着,她甚至不敢多看小战士一眼,忙低声下气地叫着"小老总",问他有什么事。

小战士开口便叫"大婶",接着,又让母亲喊他"同志"。

小战士说这些话时一脸的和颜悦色,母亲只是惶恐地听着,丝毫不敢放松警惕。这位"小老总"登门,决不会仅仅是让母亲叫他声"同志"吧!

果然,小战士的眼睛开始盯着我家放在碗柜顶端的大号钢精锅。他说部队起灶做饭,想借钢精锅淘米。

小战士讲一口南方话,母亲听不太懂,但他的目光却说明了一切。

钢精锅,在那个年代算是奢侈品,是母亲省吃俭用才买下的,更是母亲的心爱之物。可母亲一听说"小老总"不过是想"借"个钢精锅,心里的一块石头立刻落了地。只要"小老总"不伤害孩子,比钢精锅再贵重的东西她也舍得让他拿去。

"谢谢大婶,我们用完就还给你。"小战士接过钢精锅说。

母亲却连连摆手:"你喜欢就拿去吧!不要还了!"心里只想着赶紧将他打发走,这辈子别再见到他。

小战士走后,母亲看着已空了的碗柜上方,这才禁不住伤心起来。

懂事的大哥则安慰母亲说,破财免灾。他们毕竟还是登门来"借",而不是入室抢劫。想想以往的种种遭际,母亲这才释然。

可是,财破了却并没能免灾。钢精锅刚刚被"借"走,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又落到了母亲的头上。

--这天傍晚,因母亲一时疏忽,始终享受着"囚徒"待遇的二哥竟然失踪了。这下可吓坏了母亲和大哥。母子俩在相互埋怨中不顾一切地冲出家门,求助邻居帮忙找孩子。

母亲最先想到有拐孩子"嫌疑"的便是新来的这群"邻居"。只是,站在自家门口朝对面的院子里望去,他们像是正在开会,众人围成一个大圆圈,中间站着一个当官的边打手势边讲着什么。这样的时候,你撞进去找孩子,肯定是要吃枪子的。

但愿孩子去了别处。无奈的母亲抱着侥幸的心理,和邻居们一起在锦州路四周寻找。

"小弟会不会去了无棣二路的大姑家?"后来,大哥提醒慌乱中的母亲说。

大姑没有孩子,对聪明伶俐的二哥很是宠爱,父母也时常带他过去走亲戚。母亲想了想,便锁上家门,拉上大哥,直奔无棣二路。

天黑尽时,寻找二哥的几路人马都铩羽而归,大姑家也没有发现二哥的踪迹。在这兵慌马乱的年月,到处都是逃兵、劫匪,失踪的二哥想是凶多吉少了。绝望的母亲忍不住坐在街这边黯淡的路灯下失声痛哭起来。

看着母亲的眼泪,大哥再也忍不住了,一个人悄悄摸到了"邻居"朝向街面的厨房后窗,双手扒着窗框,偷听着里面的动静。

不一会儿工夫,大哥便从后窗那边跑过来,惊恐万状地喊着:"妈,妈,不好啦!小弟被抓进了兵营里。我听见他在里面说话呢!"

"什么!"母亲一下从地上跳起来,将所有的恐惧都丢到脑后,发疯般地奔向"邻居"已关闭的大门,边用力敲门边声嘶力竭地喊着:"小光,小光!你们还我孩子!"

母亲的哭喊声很快就惊动了大院里的人。门倏地从里面打开了,一个三十岁左右、军官模样的人用不解的目光看着母亲问:"大嫂,请问你找谁?"

"找我家小光。我家小光被你们给抓进来了。"失去理智的母亲大声嚷着。此时,她已做好了吃枪子的准备。

不料,那人却轻声笑了:"大嫂,你别急,我们这儿是有个小家伙。想不到他是你的孩子。"军官说着,就扭过头,对一旁的哨兵小声嘀咕了几句,哨兵转身而去,眨眼工夫,二哥便坐在那个"借"锅的小战士的肩头,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馒头,得意洋洋地出现在母亲面前。

"大嫂,你看这是你的孩子吧?"军官态度和蔼地问。

母亲扑上去,一把抱住了二哥的腿,生拉硬拖地往下拽。二哥却挣脱开母亲的手,余兴未尽地央求母亲让他再玩一会儿。

原来二哥真是被两个解放军战士捡到的。这个调皮蛋趁母亲去院里水井洗菜忘记关门的间隙,逃出家门后,便去了他一直很好奇的街对面看光景。他偷偷溜进大院,看到一间房子里有人在打电话,觉得新奇无比,小脑袋贴在门边偷看了半天,就想来一次"模仿秀"。再次回到大街上的二哥,独自转悠着,到底找到一个僻静的去处--路口的一座大桥下。于是,他一头钻进桥洞里,搬来一块石头当电话,找来一根棍子做电话线,惟妙惟肖地模仿着那人的声调,在桥下玩起"打电话"来。

不知不觉间,天黑了下来。小家伙看着一下变得阴森可怖的桥洞,竟失去了方向感,左冲右突,就是找不到出口,他害怕极了,不由大哭起来。

这时,两个巡逻的哨兵从桥上经过,听到孩子的哭声,便到桥下,将我的二哥给哄了上来。在二哥的指点下,他们来到我家门口,可看见大门紧锁,只好又把二哥带回了营房。

听着军官的讲述,看着毫发无损且兴高采烈的儿子,母亲的眼里流着感激的泪水,终于从心底发出一声真诚的"谢谢"!

二哥的失而复得很快就在坊间传开了。这一奇迹的发生让人们开始对街对面的"邻居"有了好感。这一特殊的经历也让二哥有了自豪的资本,他像个义务宣传员那样逢人就绘声绘色地讲自己在军营里的经历:那些大哥哥可好了,他们给我饭吃,让我骑大马,还给我讲故事……

第二天,像是有人下了一道命令,街这边所有居民关闭的屋门都打开了,孩子们鱼贯而出,开始争先恐后地涌向街对面的大院。在那些美好的日子里,孩子们简直把军营当成家了,常常玩得乐不思蜀。于是,沉寂多日的锦州路上响起了孩子们稚嫩的童声:"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让人感叹不已了。

是在几天之后的一个上午。当时,母亲正在厨房做饭,此前那个小战士手里提着我家的钢精锅又站在了门口。

"大婶,我是来还你锅的。也是来给你道歉的。"小战士双手把锅交到母亲手里,又把一块大洋放进锅里。

看到自家的宝贝回来了,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小战士告诉母亲本来应该早点把锅送还的,但因自己淘米时不慎,锅掉到井台边,底部摔裂了一个口子。炊事班长拿着锅跑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一个锔锅的师傅,将锅修补好。但不管怎么说,锅还是损坏了,首长让他带来一块大洋,算是补偿。

听着小战士的话,母亲不由惊呆了。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军队,不仅把借走的东西送还,还对损坏的锅底作补偿。

母亲看看补了一块黄铜片的锅底,厚重、结实。虽然不是新的,却并不影响使用。于是,又把大洋硬塞到小战士的手里。

"你们把锅还回来,我就感激不尽了。这钱我不能要。"母亲很坚决地说。

小战士像是怕烫手似的,又把钱放到了屋中央的桌子上:"大婶,这钱你要是不收,可就是为难我了。我们解放军里有规矩,损坏老百姓的东西要赔。本来,我们想买新的还你,可跑遍半个青岛也没找到同样的锅,这才……"

看着小战士一脸的难色,母亲只好收下了这块大洋。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我家的屋门真正朝着对面的"邻居"敞开了。"邻居"缺什么,尽管到我家借;我家有需要帮忙的事,不等母亲开口,他们就会伸出援手。而那个借锅还锅的小战士也成了我家的常客。他利用闲暇时间,给母亲讲革命道理,帮母亲打扫卫生、照看孩子,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母亲亲切地喊他小赵。孩子们则无比自豪地有了一个小赵哥哥。

就这样,1949年的6月里,"解放"这个字眼像春雨一般慢慢地滋润着我的母亲的心田。这个成年累月被封闭在锅碗瓢盆间的小脚女人豁然明白,千百年来套在身上的种种枷锁在解放的隆隆炮声中已被彻底砸碎,自己的生活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庆祝青岛解放的日子里,我的母亲高举着自己亲手糊的写着"解放"的彩色小旗子,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走上了街头。

"解放"带给母亲的欢欣是无与伦比的,那些有关"解放"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但在我的童年时代,母亲讲得最多的还是那个小赵哥哥。我知道这是母亲平凡记忆中的惟一亮点。而小赵哥哥则是"解放"的形象代表--这个把自由、平等、友爱带给母亲,让她可以挺胸抬头做人的小战士,就是母亲的"解放"。

至今我还记得母亲说起小赵哥哥时的思念之情。她说他黑黑的,瘦瘦的,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笑起来像个羞涩的女孩,讲话很腼腆。母亲一生都在后悔,小赵哥哥所在部队开拔之前,没问他的姓名和家乡。但母亲一生都在讲述她的"解放"故事。

我自己虽然没有"解放"的亲历身受,没有见过可爱可敬的小赵哥哥。但随着母亲年复一年的讲述,小赵哥哥却时常走进我的梦中,只不过,我的小赵哥哥与母亲的有所不同,他年轻、英俊,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高高地扬起右手,作着有力的手势,用洪亮的嗓音告诉我:"解放"就是公平、公正和做人的尊严。

高头大马在我的梦中驰骋,我在梦乡中咀嚼着"解放"这一伟大的字眼,希冀这美梦永远不醒。

有些长,可以节选。

D. 听爷爷讲故事的作文怎么写

我面前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群。望着这楼群,望着楼下边这片土地,我就想起了爷爷,想起了爷爷讲的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爷爷虽下世二十五年了,可爷爷的故事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每天晚上,爷爷就对我讲这片土地的故事。爷爷捏摸着装好旱烟,哧啦擦根火柴点燃,低了头用粗糙的手压压冒出烟锅沿的烟叶,猛吸几口,就开始讲起来。爷爷说,那是国民党的地方部队,四十二师扎过营房的地方。爷爷又说,他们刚来,就把周围的大树全斫光了,把各家割的茅草都收光了。斫的斫收的收盖房的盖房,没有斧头镢头和锨头,就上家来搜寻,也不言传,搜出了吃的就吃寻到了衣服就拿,撞上了女人就压倒。简直连畜牲都不如。爷爷又吸了阵烟,皱纹纵横的脸上冷冷的。我趴在爷爷的被窝里双手支着下巴望着爷爷,爷爷又说开了,爷爷说,有不少人都逃到外地去了。没走的,都因为有地有房。爷爷说,没走的,就把粮食碗筷都藏起来。他们搜寻到了面粉,没有碗筷,用尿盆舀上饭折两根柴棍,骂骂咧咧地边吃边说,怎么能把这么好的盆子藏到茅房哩呢?爷爷说到这儿就笑,满脸的皱纹就绽开来。

星期天,我就帮爷爷在这片承包地里干活,拣苗捏化肥拔草。干上一阵,爷爷想在地头的树荫下过过烟瘾,就又给我讲开了。爷爷叭哒叭哒吸几口旱烟,粗糙的大坶指压压冒出烟锅沿的烟叶,望望南面墨绿的塬上说,这伙害人精,他们斫柴爬到塬边边就说到山上了,见树就斫。爷爷用烟锅指指西边,那是一块荒草地,全是石块骨头块和沤烂的野草。爷爷说,那是掩埋死人和病残人的地方。爷爷说,常常到了半夜,就有惨哭凄叫声从那传来。教人心里发寒全身发颤。娃娃们没命地往大人怀里钻,大人都把被子往头上埋。爷爷磕掉烟锅灰,皱纹纵横的脸上布满同情。爷爷说,那荒草地当年就是咱家的,我跟你八爷锄地,就有十来个队伍上的人,掮了锨和镢头在地头挖坑,坑不到三尺深,撕心裂肺地哭求声便从营房移了过来。四个兵各抓着哭求者的胳膊和腿抬磨到了坑边,喊声一二,就把那人撂进了坑里。那人干瘦得只剩了骨头架了,他彻底绝望了,不住声地骂起来……爷爷讲到这儿,不往下讲了。他又把烟锅塞进了烟袋里捏摸起来,双眼喷着仇恨的火焰。爷爷装好了烟叶,哧啦擦燃一根火柴,叭哒叭哒吸起来,吸了阵就说,咱家的这块地,就这样今儿埋一个,明儿埋两个都教这伙畜牲当坟场了。埋死人都还罢了,可他们埋的十之五六是活人啊!

爷呀,您别讲了,咱干活吧。尽管阳光烘热闪亮,不远处公路上的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行人在川流,可我不知怎么,脊背发冷牙齿打颤。爷爷笑笑,说你怕了吧?咱要把这块荒地开出来,冬上干。那时更有你娃怕的哩。

冬季,不是我怕,也不是我嫌冷。因为我的学习任务重了。即使星期天也得做家庭作业。爷爷一个人干。他每天傍晚回来,都要拉回一架子车枯干的蒿草。突然有一天,爷爷吃过晚饭对我爹说,你娘跟你妹子回来了,你去看看。爹走进了爷爷的厢房。爷爷的炕上放着一大一小两块骷髅。爹什么都明白了。我很怀疑,爹却说,爷爷说是婆婆和姑姑就是婆婆和姑姑。爷爷不会错。当年,我祖母领着十六岁的我姑姑到渠上洗衣服,却被巡逻的官兵撞上了,抢走了我姑姑。我婆没命地撵到营房门口,却被站岗的挡住了。我婆抱住了他的腿,他竟对我婆下了毒手。后来我姑也死在了他们手里。我和爹跪下来,给我婆和我姑磕了三个头,就拿着铁锨把我婆和我姑安埋进了我家的坟场。埋好了,我和爹又跪下来,给俩位亲人磕了三个头点燃了三百张阴钱。

翌春,阳光暖暖地照,爷爷跪在这片开好的地里,抓一把黑油油的地土,爷爷说,地回来了!她娘和娃都回来了!爷爷流着泪。看着爷爷流泪,我也哭起来。

E. 作文: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建军节快到了,8月27日,我们作为中国少年报花之回城记者站的小答记者来到芜湖第二干休所采访离休解放军爷爷。阮万钧爷爷说:“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了,阮爷爷是炮兵的指挥员,看到美国用飞机轰朝鲜,很气愤。经过了无限努力,终于打下了132架飞机,打伤了1234架飞机,打死伤美国鬼子39万人,打出了鬼子纸老虎的品质!”爷爷说得很激动,回忆起往事,眼里还有泪光在闪动。接着,花之城舞蹈班的同学为爷爷们表演了几个小节目,爷爷们十分高兴和激动,他说:“你们一定能接好革命的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我问了阮爷爷一个问题:“你们是靠什么意志一直走到现在的?”爷爷说:“我有革命理想,我们都懂得‘为什么当兵,为什么打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天不怕地不怕!在战场上牺牲的同志,我们虽很难过,但一心想的都是要为他们报仇!”这次采访完后,我更加深了记者的经验,也对当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这快乐,我会期待明天的采访,我会好好表现的!

F. 600字作文:听爷爷奶奶讲过去过年的故事

关于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么,然而更多的旧故事,也都是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那里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边最亲的人了,虽然她现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可是我记得她,那短短的头发,慈祥的眼睛,和蔼的微笑。爷爷,一副总是很庄严的模样,总是给我一中害怕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时候,听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爷爷奶奶给我讲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儿,虽然这些故事我听的耳朵都磨出了茧子,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这些我都“听烦了的故事”。 每当奶奶听我向她念起祖国的发展她总会感慨,说起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奶奶说:“解放前的国家特别落后,到处都穷,还总是受敌人欺负。在战争时期,人们一听到敌机来了的时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吓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都不敢出来,待到没有了飞机声,才敢出来。整天提心吊胆,就怕敌人来‘找事儿’,弄得大家整天神经紧张。小鬼子还经常到处抢东西,那些看上去像有钱人家的就被抢了不止一次,有的还把人打死了,就这样,大家出门都得小心翼翼。那日子简直没法过。”奶奶总是一边叹气,一边说。
而爷爷呢,则经常给我讲解放军。“敌人总来欺负我们,我们总不能挨着吧,所以,解放军们出面了。这些解放军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战场上坚强、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在炎热的夏天,解放军们要执行任务,趴在草垛里,草垛里有好多虫子,解放军们就要忍受着蚊虫叮咬,一动不动的趴在里面,生怕暴露;还有的解放军,在战场上,跟敌人打急眼了,打得肠子都打出来了,也顾不上,继续打……那真是国家的好儿女,国家的骄傲啊!”每提到这,爷爷的脸上就会流露出笑容,但同时,也有一丝难过。我总会想:爷爷应该是在为那些既然方军叔叔感到惋惜吧。
我不由得想到了今天的生活,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走在路上的人个个都忙碌着,一些商业人士手提公文包,肩上还背着笔记本电脑。早晨到海边逛逛,到处可见到来这里散步的老人和年轻人,也难怪奥运会上的中国健儿们的强健。2008年,中国经历了种种挫折,一样大家也都是兴奋的,在经历了地震等困难后,看得到中国人的坚强和友爱。奥运会
是我们承办的啊!处处发扬着奥运精神,我也荣幸的去观看了在青岛举行的奥帆赛,心中也默默地为运动员们加油!
然而,讲的最多的,还是敌人投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的事儿。“小鬼子投降后,大伙儿心里都想,这苦日子可熬到头了,那高兴劲儿别提了!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不开心、不高兴,个个都比过年还开心,那种心情简直无法形容……”他们总是这样说,而且,每说到这里,必定会笑,甚至都能开心好一阵子。
如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迈动着,回忆着旧时代,享受着新解放。但是,我认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解放军,是他们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平常的点点滴滴都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他们是伟大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好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好了,各方面条件也高了,孩子们只享受着生活,却不知这一切来之不易,所以,作为新中国的希望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祖国做贡献,更好的把解放精神传承下去。
旧时代,新解放!

G. 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作文

诗歌一首: 故乡门前的老树

就在故居门前不远处
有一颗不知名的老树
在衰老中年年如故
枯了又绿绿了又枯

它的经历我一点不清楚
它的性情我描也描不出
它的叶子飘落我印象中
也只是一片片模糊

可在告别家乡的那天
我忽然注意到了这老树
它仿佛呆呆的望着我
一面招手一面默默祝福

可别了 我当时不愿回顾
它也不曾说再见不曾哭
不曾对我一声声叮咛嘱咐
别了 它不曾送我一步

就这样带走了它的痛苦
带走了它深情的祝福
可是 我后来才知道
也带走了我对它的思念无数

每当我寂寞的时候
总要想起这老树
想起我不知忧虑的童年
就一直为它的绿荫庇护

这沉默的老树饱含着多少沉默的痛苦
但却是我记忆中的一份财富
它时常安慰我 不让我孤独
还时常给我力量和鼓舞
文章一篇: 家门前有三棵梧桐树,听爷爷说是奶奶嫁过来时他亲手栽的,现在爷爷奶奶都已经快要到八十了,已从当初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年人了,门前的梧桐也由当初细矮的小树长成了粗壮的大树了.门前的老树见证了爷爷奶奶的爱情,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爷爷奶奶对我的疼爱.比起我的一些女同学,我是很幸福的了,因为爷爷奶奶并不重男轻女.

在我小时候,爷爷在树上给我做秋千让我荡着玩,教我认识了在树上安家的各样各样的鸟儿,我还见过啄木鸟和猫头鹰,这些都是很少见的,因为都被一些打鸟的人给打光了,这些人真够可恶的.夏天的晚上,奶奶会带着我在树下讲故事给我听,到我懂事的时候,奶奶讲的最多的是农村妇女的命运,叫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要到大城市去,奶奶的话是质朴的,从小到大奶奶一直对我说的一句话是:农村妇女没知识可怜,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现在当我到外面上大学时奶奶还会说这话.

门前的老树让我知道了年轮的转换,时间的流逝.当它们开始吐绿芽时,我就知道春天来了,到夏天,老树就会绿成一片荫,结出许多小绿球.当树叶开始变黄飘落时,秋天到了,这时会有许多向蒲公英一样的东西从小茸球上裂开飘到你的脸上脖颈里,撩的人痒痒的.特别是深秋初冬时,树枝上只有几片枯叶在摇曳了,加上傍晚远处的夕阳看上去就像是挂在树叉间,使人总会有一番伤感的情怀,不禁会想到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