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中华经典故事图后感200字

中华经典故事图后感2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24 13:08:28

❶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是由著名学者易中天创作的“传统文化教育”爆款,全书102个经典故事,56个中华智慧,215个精选古文片段,700个创意动漫,用讲故事的趣味带领读者学习传统文化,无需半点古文功底也能轻松读懂,

❷ 中华德育故事读后感200字

观看了中华德育故事之后,深感这些动画不仅是当代教育孩子最好的资料,也是我们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人都应该学习的。而且看其完美以及珍贵程度,更可作为传家之宝!

我们让孩子观看《中华德育故事》,有人说太枯燥了,一言一行都是很说教的,都是大道理,离我们生活太远了。200年传统文化的断代让我们失去了是非判断,100年西方教育的借鉴带给我们的是叛逆、青春期、崇拜自由新潮的短暂愉悦。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四处借鉴,别人说好,我们就应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效果怎么样?大家都在实验,当小白鼠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失败了。可是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和宝贵,人生不能重新来过,我们的孩子耽误不起。现在无论是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还是政治家都在探讨一个问题--思想的作用力。人家都在给植物和动物听古典音乐了,我们的孩子在听什么?对一杯水说美妙的话和粗鲁的话结晶都不一样,我们在对孩子说什么?所有的幼儿教育家都在呼吁家长要读一点心理学和国学,我们还在看什么?

小孔融四岁知让梨,引导无数人称赞。但是他的宽容大度以德化怨都是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感化出来的。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幼小的苗木,只有通过不断修整才能成为有用的木材,年幼的孩子只有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人,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大文豪欧阳修幼年丧父,家里贫寒,母亲却用炉灰荻草教其写字,欧母以朴素和淡薄教育孩子廉洁,欧阳修官至宰相却仍旧恪守节俭。孩子从小受着这样的熏陶长大势必会审查克己。2010年,我爸是李刚;2012年,我爸是李双江成为社会焦点,一时间让人恍然明白为孩子创造过于舒适安逸的环境成为养育低能、弱智、危害社会人的温床。拼爹不如拼孩子,一个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一个孩子教育失败了那就是百分百的失败。所以家庭教育关系孩子一生的前途命运,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警觉。给孩子传递正确的思想,大多数的时候大道理才是真道理。

家庭是孩子教育启蒙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堂课。细细想一下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往往都是传承父母的,而且根深蒂固。科学研究0-12岁的孩子是塑造好品行和好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孩子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在众多的早教、家教资料中我们该如何选择和甄别,这里有一句话和大家分享“养树重在养根,育人重在育心。”“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如果我们只是心里一味的想着想要一个听话懂事知礼的孩子,却不用正确的人生道理去引导,就像我们天天幻想有好的工作却不去努力一样。童蒙养正保持孩子的清明天性,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否善恶道德观已刻不容缓。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再加上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对孩子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洗衣做饭亲力亲为,家里活更是全部包揽,生怕孩子磕着碰着了或者耽误学习了,以至于孩子自理能力差、自私自利、缺乏抗挫折能力,所以有的孩子都上高中了连衣服都不会洗,有的孩子在家里像大爷一样,烛台倒了不再扶的,父母让拿个筷子碗都不愿意,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行窃、抢劫、卖器官,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作奸犯科的更是屡见不鲜。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也必然是个无德无行的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必定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这样的人才会体谅帮助别人。德育故事里面很多孝顺父母的故事,孩子在这样的故事中成长学到的也都是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从而扎下德行的根基。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并不能弥补精神上的缺失,花花世界灯红酒绿的环境让我们迷失了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我们整天在思考:孩子早恋了怎么办?打架斗殴怎么办?学习成绩差怎么办?领导总是找各种理由扣我们的工资怎么办?工作很忙很累却得不到认可怎么办?除了工资不涨啥都涨的社会还让不让人活?原来初中的内容现在都放到小学的课中学了,内容越来越难、科目越来越多,学习怎么这么难?公交车上没人给老人让座,被让座的老人攻击让座的好心人,小孩被车撞了司机和过路的无人理睬,明明是绿灯往前行时还是会发生交通事故,人民公仆中也会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现象,讨饭的乞丐、化缘的和尚真假难辨,这样的现实让我们情何以堪,又该何去何从呢?德育故事给我们找到了答案,学习古代圣贤为人处事,从我心做起。

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孔子学院,弘扬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德育故事更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提倡中华德育故事的最终目标是让家庭、学校、社会,孩子、大人、老人,家长、教师、医生等都来学习德育故事,从我心做起,带动社会良善风气,真正使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让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孝顺父母、兄弟和睦、讲信用、讲道义、坚持本心、勤俭节约、谏言、忠于上级、廉洁奉公、
勤学好问、乐于助人。

愿德育故事的美德种子,洒遍人们的心田,结出人间美善和谐的硕果!

❸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两百字

写作思路: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正文:

《中国民间故事》是广大人名群众以自发形式世世代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字样式。它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用的形式讲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真与思考。它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思想,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一般来讲,民间故事包括: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民间童话等多种形式。中国民间故事经过了广泛的采集、选择,在流传、讲述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与琢磨,其中许多故事成了人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仓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相传他是皇帝的史官,为了研究出简单又容易的记事方法,他悉心观察天上星术的分布情况,访遍了山川脉络的样子,寻遍了鸟兽鱼虫的痕迹,看尽了草木器具的形状,通过描摹绘写,创造出种种代表不同意义的文字。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食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的那天晚上,天各一方的牛郎和织女便会在银河上的鹊桥相会,据说在这天晚上,人们还在能在瓜果架下,听到牛郎和织女的脉脉情话呢。牛郎和织女的美丽故事深入人心。

❹ 中国文化故事为主题写一篇观后感200字

中国文化能否醒来认识井圈之上的宇宙

中国道家典籍《庄子·杂篇·庚桑楚》中对宇宙下了一个定义,这同时也是对宇宙基本属性的界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其意思是说,宇宙是真实的,但自身并没有确定的方向和位置,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这就是中国古人认识“道可道”的根源,所以中国一直传到今天从未分离的“道德”二字,若没有了“道”还有什么“德”呢?

出埃及记3章14节: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

也就是自有永有的上帝,属灵界的上帝就是宇宙。创造主为了拯救人类在这末了的年代会醒来,看见《圣经》灵界的真事,有意让人知道,宇宙中的星系团能结合在一起而不飞散,完全是靠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真主体96%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上帝的粒子”的推动下,使宇宙保持有序状态有规律地运行,没有肉眼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推动,星系很快就会解体。

让人看见宇宙4%,肉眼看得见的一切有形物质的唯物世界都是死的,包括人类魂生命已死的血肉躯壳。

2012年4月12日《参考消息》第7版转载【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4月10日报道】题:研究发现,暗物质平均每分钟与人体组织发生一次碰撞;文章说:“暗物质大概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

文章又说:“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暗物质与物质之间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否则我们就能看见暗物质了,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暗物质粒子会直接穿过我们。然而,一些暗物质粒子或许会与氢或氧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它们的能量或自转。”

这平均每分钟与人体组织发生一次碰撞的暗物质,就是创造主托住人的意识产生动力的圣灵。没有这创造主的暗物质灵碰撞,人类躯壳就是一块死肉团。

这就是宇宙灵界的真知识;知道魂生命已死的躯壳,靠着灵托住产生意识,使人才有了动力,有了知觉。因为人没有灵,所以进不了灵界的宇宙里。

诗篇19篇4节: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

“他的量”就是造物主口中的气、激活宇宙万物的灵。也就是科学界近年来发现写在宇宙这本活的大《圣经》,遍及宇宙却无力解释的“上帝的粒子”。推动宇宙有规律地运行,带通遍天下的暗能量。她使宇宙保持有序状态,没有她星系很快就会解体,没有她一切生灵都将灭绝。

“他的言语”就是造物主意念交流默示人所写的《圣经》神的话,就是“道”,也就是生命能量,主耶稣基督之道──传到地极的暗物质。虽然看不见,却是活的。

相比仅有45亿年历史的地球,人类的科技文明历史也仅仅是过去的200年间的一种有思维的生命史。因此,有理由相信137亿年 发展史的宇宙及其他星球,那里应该也有智慧的生命存在,至少人们已经发现、如天体运行规律等无法解释的更高科技文明的存在。

这就说明天上有生命的存在。既然有更高级的智能生命的存在,就会有真信息在地上,那么真信息在那里呢?

从天文学、生物学、孔子、老子、孟子、玛雅人、诸世纪 ,天外来客、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四大宗教经典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希奇的是几千年前基督教的《圣经》中,宇宙万物;地球是圆的、宇宙在扩张、宇宙归根到底起源于“无”、 以色列的复国、尽至中国的计划生育……等等都能找到。凡科学能发现的《圣经》中都写在哪里;

在这天外来客频频出现的今天,世界上有哪一本经典解释过“外星人”呢? 但是3000多年前的《圣经》清清楚楚地告诉世人这“天外来客”就是灵。

《圣经》中的“上帝”希伯来原文就是“天上来的人”。

20世纪50年代人类才发现“外星人没有生殖器官,不娶、也不嫁”,可是《圣经》确实就已经清清楚楚地记着,耶稣关于复活的事对门徒说:“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象天上的使者一样”。

天上的使者是谁? 不就是人们号称的“外星人”吗。事实人们细而想想,究竟称呼他们“外星人”还是“天上的使者”——“天使”准确呢? 就按人间的逻辑推理,也应该称他们“天上的使者”更恰当,因为他们不像人,也不是人。

因为《圣经》中明白地告诉了人类:……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所以复活后即是不死的,显然人是会死才要生殖繁延后代,不会死还要生殖后代吗?

近年来被抄得火热的“2012年”主题,早在3000年前的《圣经》申命记、出埃及记中;犹太5772年(公元2012年)《圣经密码》解开,密写在地球毁灭下方,彗星将撞击地球。也有一段话说,Disaster会被阻止、会被阻挡;将会被击碎、赶走、我会把它撕成碎片。

以世界现有的物理原理,空中暴炸冒烟的残渣,应该垂直往下掉。但该报道图片清楚地看见,却是与地平线平行地冒烟。可见这就是某物体追上陨石,将其击穿并彻底粉碎后,带着残渣飞速地离去的镜头,残渣都不允许往地球掉,造成对地球的损害。

人是有思维的,若是看了这样的事实,还不知道宇宙有比人类更智慧的真生命,这人与无知的兽类又有何处别?

天书《圣经》出埃及记31章18节:耶和华在西奈山和摩西说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神用指头写的石版。

1992年6月17日《解放日报》第7版报道,当1991年海湾战争炸弹揭开藏有上帝字迹的洞穴,西方考古学家喜不自禁,因他们在伊拉克南部发现了用激光束刻的基督教“十诫”的原作石碑,而且认为石碑是非人手能雕刻的,据以色列文物部专家比科说:这些石碑是在3300年前由上帝赐给当时古以色列民族的大首领摩西的。

人啊!真的要到“人类世”结束,定性宇宙基督永恒纪元的“天外来客世”启动,属基督的信徒全都提到天上时,才说“原来宇宙真的有智能生命”吗?

2002年10月24日《都市快报》19版转载《人民日报》国际版题为“耶稣确有其人”中写道:“一具耶路撒冷洞穴中发现的石棺上面刻有阿米拉文字写成的铭文;‘雅各,约翰之子,耶稣之兄弟’。……这种类型的石棺只在公元20~70年间在犹太人中使用(注:耶稣被钉死和复活是在公元33年后)。”

“文章又说:最近,巴黎索邦大学教授,法国考古学家安德烈,雷迈尔对这具石棺进行了研究,认为与拿撒勒的耶稣有关,……还确认,在石棺上同时刻有死者父亲和兄弟名字的情况在当时极为罕见。……这表明石棺铭文中提到的‘耶稣’应当是当时的一位知名人士,或者是重要人物。”另外还说;“1990年发现的祭司长该亚法之墓,就是他把耶稣交给罗马人;另一件是40年前发现的刻有天书中毕拉多名字的纪念碑。”

若耶稣没有复活,一个同朝代的人石棺上会刻上一个木匠儿子的名字吗?

另有考古纪实文章说:“1945年,考古学家萨肯尼教授在耶路撒冷城郊外,一座坟墓中发现,两个公元50年时的骨瓮,其上刻有4个十字架 并“Iesons.ion及IesonsaIoth,头句是向耶稣求助的祷词,第二句则为骨瓮中人之复活所献的祷词。这是耶稣同一个朝代人的作为。”

若耶稣没有复活,一个同朝代的人石棺上会刻上一个木匠儿子的名字吗? 若耶稣确实没复活这样一个木匠的儿子,这人会为骨瓮中人之复活献祷词吗?

十分明显,耶稣的伟大不在于他的死,而是在于他荣耀的复活,这使基督教得以凌驾于犹太教和地中海四周任何异族宗教之上的主要原因。连迫害耶稣的罗马国也不得不将耶稣基督教作为国教。因为真神手上必然有复活,但任何一种神的经典中都找不到复活的依据,那些主子自身都在坟墓里。

据《重庆晚报》1993年10月17日报道,美国考古学家沃丁博士声称,二个月前,在耶路撒冷附近发现了公元33年耶稣殉难时,戴在头上的荆棘“王冠”。这一看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于是,考古队以“王冠”为中心50英尺见方的地区进行发掘。第五天,一位考古学家在离“王冠”11英尺外被一件露出地面的木头绊倒,挖出一看,是只非常完好的十字架。通过年代鉴定,确认这个十字架已有1925年到2000年的历史了。接着,他们又发现了十字架上已干的血迹。他们把血迹跟意大利都灵裹尸布(据有关报导,存放在都灵的尸布是包耶稣的寿衣)遗留的血迹和其它人体分泌液进行了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化验和比较,证实同属一个人的血迹,这人就是基督耶稣。这一发现,令国际社会尤其是宗教界震惊。

是创造主的旨意都要成全,有一天都会大白于天下。但是“人类世”结束,能进入下届定性宇宙,基督永恒纪元新世纪的人都会悔改而醒来。

❺ 中华教育故事观后感300字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带领下,也越来越懂事了。
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
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当……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寒假里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我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熟练了,可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学校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写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吗?第二天晚上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了我。可是,现在翻开作业本一看,好像优秀上多了个黑点,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对待学习要认真,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

❻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200字左右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回助我打开了知答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❼ 一篇历史故事读后感200字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❽ 中华好故事第三季观后感 200字

观看了中华德育故事之后,深感这些动画不仅是当代教育孩子最好的资料,也是我们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人都应该学习的。而且看其完美以及珍贵程度,更可作为传家之宝!
我们让孩子观看《中华德育故事》,有人说太枯燥了,一言一行都是很说教的,都是大道理,离我们生活太远了。200年传统文化的断代让我们失去了是非判断,100年西方教育的借鉴带给我们的是叛逆、青春期、崇拜自由新潮的短暂愉悦。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四处借鉴,别人说好,我们就应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效果怎么样?大家都在实验,当小白鼠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失败了。可是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和宝贵,人生不能重新来过,我们的孩子耽误不起。现在无论是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还是政治家都在探讨一个问题--思想的作用力。人家都在给植物和动物听古典音乐了,我们的孩子在听什么?对一杯水说美妙的话和粗鲁的话结晶都不一样,我们在对孩子说什么?所有的幼儿教育家都在呼吁家长要读一点心理学和国学,我们还在看什么?
小孔融四岁知让梨,引导无数人称赞。但是他的宽容大度以德化怨都是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感化出来的。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幼小的苗木,只有通过不断修整才能成为有用的木材,年幼的孩子只有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人,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大文豪欧阳修幼年丧父,家里贫寒,母亲却用炉灰荻草教其写字,欧母以朴素和淡薄教育孩子廉洁,欧阳修官至宰相却仍旧恪守节俭。孩子从小受着这样的熏陶长大势必会审查克己。2010年,我爸是李刚;2012年,我爸是李双江成为社会焦点,一时间让人恍然明白为孩子创造过于舒适安逸的环境成为养育低能、弱智、危害社会人的温床。拼爹不如拼孩子,一个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一个孩子教育失败了那就是百分百的失败。所以家庭教育关系孩子一生的前途命运,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警觉。给孩子传递正确的思想,大多数的时候大道理才是真道理。
家庭是孩子教育启蒙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堂课。细细想一下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往往都是传承父母的,而且根深蒂固。科学研究0-12岁的孩子是塑造好品行和好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孩子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在众多的早教、家教资料中我们该如何选择和甄别,这里有一句话和大家分享“养树重在养根,育人重在育心。”“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如果我们只是心里一味的想着想要一个听话懂事知礼的孩子,却不用正确的人生道理去引导,就像我们天天幻想有好的工作却不去努力一样。童蒙养正保持孩子的清明天性,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否善恶道德观已刻不容缓。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再加上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对孩子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洗衣做饭亲力亲为,家里活更是全部包揽,生怕孩子磕着碰着了或者耽误学习了,以至于孩子自理能力差、自私自利、缺乏抗挫折能力,所以有的孩子都上高中了连衣服都不会洗,有的孩子在家里像大爷一样,烛台倒了不再扶的,父母让拿个筷子碗都不愿意,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行窃、抢劫、卖器官,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作奸犯科的更是屡见不鲜。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也必然是个无德无行的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必定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这样的人才会体谅帮助别人。德育故事里面很多孝顺父母的故事,孩子在这样的故事中成长学到的也都是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从而扎下德行的根基。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并不能弥补精神上的缺失,花花世界灯红酒绿的环境让我们迷失了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我们整天在思考:孩子早恋了怎么办?打架斗殴怎么办?学习成绩差怎么办?领导总是找各种理由扣我们的工资怎么办?工作很忙很累却得不到认可怎么办?除了工资不涨啥都涨的社会还让不让人活?原来初中的内容现在都放到小学的课中学了,内容越来越难、科目越来越多,学习怎么这么难?公交车上没人给老人让座,被让座的老人攻击让座的好心人,小孩被车撞了司机和过路的无人理睬,明明是绿灯往前行时还是会发生交通事故,人民公仆中也会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现象,讨饭的乞丐、化缘的和尚真假难辨,这样的现实让我们情何以堪,又该何去何从呢?德育故事给我们找到了答案,学习古代圣贤为人处事,从我心做起。
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孔子学院,弘扬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德育故事更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提倡中华德育故事的最终目标是让家庭、学校、社会,孩子、大人、老人,家长、教师、医生等都来学习德育故事,从我心做起,带动社会良善风气,真正使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让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孝顺父母、兄弟和睦、讲信用、讲道义、坚持本心、勤俭节约、谏言、忠于上级、廉洁奉公、
勤学好问、乐于助人。
愿德育故事的美德种子,洒遍人们的心田,结出人间美善和谐的硕果!

❾ 中华经典读后感

读“三字经”给我的启示
《三字经》是一部传世的启蒙读物,里面讲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令人折服的道理。它读起来琅琅上口,押韵合辙,就像一首动听的歌。
有一天,我随手翻开《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一页,几行《三字经》映入眼帘:“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觉得这一段话写得很好,它肯定对我们的学习大有好处,于是我又仔细看了看这段话的大意。哦,原来讲的这几件事呀: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讲《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栓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我被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再想想自己,真是自愧不如呀!妈妈给我许多课外书,我很少如饥似渴地去读,买的很多学习资料,我也很少主动去做,总是让大人督促我,而且我上课时还有时走神……,这时我又想起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也有我这样的毛病,如果他们读过这段《三字经》,他们肯定会悔过自新的!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这段《三字经》就真派上了用场!现在想起这事来,我还真自豪!
那天早上我去收我们组的作业,又遇到了“作业钉子户”小浩。我提高了声音问他“作业呢”?他很不耐烦的说:“没做,行了吧?”我一听这话,“噌”地一下火气就上来了!我忽然想起昨天背的《三字经》,压住肚里的火气,苦口婆心的劝他:“《三字经》——你读过吧?那里面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呢!我给你背一段关于学习的‘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像路温舒.公孙弘.孙敬等人不用别人督促就能自觉刻苦学习,你却还要老师和组长天天跟在你屁股后面要作业!你真不害臊啊!反正是为自己学习的,自个儿思量着办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难道你想像苏泉那样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吗?我们现在这么小,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更何况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那么好,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教科书,老师们是那么认真的教给我们知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你回家好好读读《三字经》吧!”他听了这番话红着脸,低下了头!
第二天,他果然按时交上了作业,一个题也没有错,原来潦潦草草的字变得工工整整。我高兴地鼓励他说:“就得这样坚持下去!到期末,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照我的话去做了,每天都能按时交作业,期末考试,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大的提高!他还得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呢!我看到他这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有些人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笨,而是他不肯学。如果每个人都按照《三字经》上的这几句话去做,那每个人的成绩都会提高很多,将来也一定会为国家作贡献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