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有关讲烧卖故事的作文

有关讲烧卖故事的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1-25 05:16:19

『壹』 关于一个班里的所有同学集体做烧麦的作文,500-600字左右

老鹰和尖嘴鸟

一天,尖嘴鸟妈妈带着小尖嘴鸟去觅食。当它们正飞过一个老鹰窝上空的
时候,小尖嘴鸟拉了一泡屎,正巧掉在了老鹰的头上。老鹰心里想:谁会往我
头上拉大便呢?我得出去查查。于是,老鹰对它的孩子说:你们在窝里好好呆
着,我一会儿就回来。小鹰说:是!然后,老鹰就张开它的大翅膀飞走了。老
鹰飞着飞着,忽然看到了小尖嘴鸟,它心想:这附近没有别的鸟,说不定是它
干的,我一定要抓住它,可不能让它跑了。于是,老鹰就冲着小尖嘴鸟飞了过
去。小尖嘴鸟的妈妈发现了老鹰,看到它气势汹汹的朝它们飞来,就迎过去问:
为什么欺负我们?老鹰连话也不答,直径向小尖嘴鸟飞过去。为了保护小尖嘴
鸟,尖嘴鸟妈妈转过头就去和老鹰战斗。它们打得很激烈,连羽毛都飞了出来,
但是尖嘴鸟妈妈一直占不了上风。可在一边的小尖嘴鸟着急的想着怎么能帮助
妈妈把老鹰打败。小尖嘴鸟想啊想啊,它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的
嘴很尖利,这可是打败老鹰的好武器呀!于是,小尖嘴鸟冲着老鹰飞了过去,
照着它的肚子就啄。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只见老鹰疼的从半空中
跌落下去,掉到了地上,摔了个大跟头不动了。小尖嘴鸟一看,老鹰摔死了,
高兴地对妈妈说:看!我把老鹰打败了,我把老鹰打败了。尖嘴鸟妈妈对小尖
嘴鸟说:只要我们动脑筋,就能战胜敌人。它们把已经死去的老鹰搬回了家,
它们想,这只老鹰可够我们吃一个冬天的哪!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再难的事情,只要我们肯用智慧,就一定能解决。

『贰』 桂林特产烧麦400字作文

谁都爱自己的故乡。故乡,是美丽的,是可爱的,是让人喜爱的,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故乡吧。

走在故乡的小路上,那种自然、那种和谐、那种舒服,像风一样,慢慢地飘进了我的心。故乡的小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泥土路,但这却没有影响到我对家乡的热情。

记得我小时候,蹦蹦跳跳地前进,欣赏着那肥大的树,我不知道这种树是什么树,它的叶子大大的,树干又粗又长,几乎挡住了太阳炎热的光芒。我爱故乡的树。

夏天,我和小伙伴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那条小溪。河水很清,清清楚楚地看到水下的石头。石头长有青苔,光着脚踩上去,滑滑的,好不惬意。踏进水里的一瞬间,是多么清凉。在水水里寻找小鱼小虾,是很难的,要有高超的技术才能满载而归。我爱故乡的小溪。

『叁』 写一篇介绍翡翠烧卖的作文,急!!!! 拜托了各位大神们!

翡翠烧卖是江苏汉族传统名点,由扬州市富春茶社创始人陈步云首创。"要得甜先放盐",放盐提鲜衬甜,能保持叶绿素。此点是扬州点心双绝之一。皮薄馅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
目录
1制作材料
2制作
3制作要领

1制作材料编辑
精面粉500克,青菜叶200克,绵白糖500克,火腿末100克,精盐10克,食碱20克,熟猪油410克。

2制作编辑
1.将青菜叶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内,焯至三成熟后捞出,用冷水漂清,凉透,捞出控净水,剁碎,盛入盆内,撒上精盐、绵白糖搅拌,加熟猪油拌匀即成馅心。
2.取面粉400克放入面盆内,加入沸水120克搅拌成半熟面,再用冷水50克揉匀,取出放案板上。
3.面粉少许撒在案板上,放上面团搓成长条,分为40个剂子,拍扁,用长约23厘米的枣核形擀面杖将其制成中间稍厚、边缘较薄、有褶纹并略凸起呈荷叶形的皮子。
4.左手托起面皮,挑馅心35克抹在面皮中问,随即五指合拢包住馅心,五指顶在烧卖坯的1/4处捏住,让馅心微露,再将烧卖在手心转动一下位置,以大拇指与食指捏住"颈口",并在烧卖坯口上点缀少许火腿未,放入有马尾松针的蒸笼内,盖上盖,上锅蒸约5分钟即成。面皮不粘手时即熟。

3制作要领编辑
1.烫青菜叶的沸水中要加入食碱,以保持菜色碧绿;
2.和面团时要揉匀揉透,待表面光滑时静饧一会儿;
3.烧面生坯要用沸水旺火速蒸,蒸至面皮不粘手、表面有弹性时为佳。

『肆』 听爸妈讲收麦的故事作文

《收麦的故事》
我让爸妈给我讲讲收麦的事,爸爸给我讲起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观刈麦》,这首描写收麦故事的诗歌可谓家喻户晓。诗歌原文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爸爸话锋一转,说起了现在,如今国家为农民免去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现在农民种田不用交税了,农民的心情舒畅啊。现在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比以前轻多了,早已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种田机械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了。以收麦为例,现在有了专业的收割机作业队,商业化运行,农民只要与作业队签一份合同就一切搞定了。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中国梦有盼头!

『伍』 烧饼的故事写一篇作文大全

我的家乡虽不是大城市,却有着小城市的朴实和热情,这使我永远热爱这片曾养育我的土地。但最令我记忆犹新深深怀恋的不是家乡风韵不同的四季美景,不是那秋日成熟坠地的银杏核子,也不是那村头演出时的喜庆气氛,而是那金黄酥脆的黄桥烧饼。

“酥果仁嘞,火腿儿,葱油,鸡丁儿馅……”你若走在泰兴市黄桥镇上,此类吆喝定是不绝于耳。也难怪,这面积不足四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的黄桥竟有100多家小旅馆,20多家饭店,而烧饼店竟有60多家。

黄桥烧饼最令我怀念的重要因素便是它口味的繁多。这烧饼虽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的传统特色,又使馅融入了葱油的酥香,肉松的可口,鸡丁的油亮,白糖的甜味,桂花的飘香,豆沙的清新。每一种口味都是那么与众不同,令人百尝不厌,就好比是金银玛瑙,珍钻翡翠,各个都那么耀人眼眶,独特珍贵,使人们都想拥有。我便是如此,每次从老家回来,路上总逼着父母买上一盒烧饼,也顾不上冷热,抓着每样不同的吃上一通才算解了馋瘾。

从爸爸的讲述中,我了解了黄桥烧饼的由来。1940年,陈毅和粟裕将军率新四军北上时,在黄桥遭到国民党人韩德勤的十倍军力的围剿。为了让新四军将士们吃饱肚子好打胜仗,黄桥人民自发连夜赶制了极多的烧饼,顶着敌人的炮火将烧饼送上前线。两位将军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不但未让敌人得逞,反倒以少胜多,取得黄桥之战的全面胜利。当然,这胜利自然也有黄桥人民的一份功劳。

而黄桥烧饼经过黄桥战役的炮火洗礼后声名远扬,成为了与北京的茯苓饼、天津的大麻花、上海的蟹黄包子、扬州的富春包子等名吃相媲美的著名点心。也许,它真正经久不衰的远不止是口感,更有份军民的鱼水之情留于其闻,使人更是怀恋。

现在已久未吃过故乡正宗的黄桥烧饼,有时在南京遇上这摊儿也买过几个,却总不是个味儿,似乎比故乡的要少了点什么……

『陆』 作文:一个关于(食物名)的故事

艇仔粥 广东小吃。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为一些水上回人家用小船在荔枝湾答河面经营。小船,粤俗称艇,故名。此品集多种原料之长,多而不杂,爽脆软滑,鲜甜香美,适合众人口味。此品是从鱼生发展而来的。《南越游记》载:岭南人喜取草鱼活者,剖割成屑,佐以瓜子、落花生、萝卜、木耳、芹菜、油煎面饵、粉丝、腐干,汇而食之,名曰鱼生。”“复有鱼生粥,其中所有诸品,因鱼生之名而名之。”现在珠江河面的船家已迁至岸上,艇仔粥也自小艇而进入大酒家、宾馆

『柒』 和食物有关的故事作文不少于350个字

一眨眼到了2044年,我已经成为一个顶级厨师,做了一些小食品,和大家说说吧!
首先介绍的是我的“大力牛排”,你吃了会感到全身有无穷的力量,甚至一座大山都能撞倒,这种东西是给正义的人吃的,它由维生素A、B、D以及一些特殊的神秘材料制成。
要是你喝了我特制的可乐,就会非常有精神,三天不睡觉,也不会有熊猫眼。
我的招牌菜——“黄瓜炒鸡蛋”,这是由高科技制造的地下黄瓜,它一见到太阳,就会把太阳光储存下来,变成自己的能量,当这种能量遇到大量的蛋白质,就有了充电功能。普通人如果吃了“黄瓜炒鸡蛋”,再随手抓一只鸡,活鸡立即就变成了烤鸡,这种烤鸡还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当厨师的愿望。
下面我要说的是我精心培育的神奇banana,吃了一口,你的身体就会像棉花一样软,想欺负你的人怎么都打不到你。同样,你也打不到别人。因此,你也不能老想着欺负别人了……
“张晔,张晔……”妈妈的喊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了,我多么希望美

『捌』 听爸妈讲割麦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夏收时节,爸爸让我跟爷爷去乡下玩玩。还说什么“体验体验农村生活”。其实呢,纯馊主意,不过是看我整天趴在电脑前,心里难受罢了!
满地金黄。晨风吹过,那金黄的麦子便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颇有江涛之势……
“看呆了吧,来,教你割麦!”爷爷在一旁叫我,“看,割麦该这样:用左手拢住麦秆,右手握紧镰刀,刀口往麦子根部一沉”——只听“唰”的一声,一拢麦子齐根裁下。动作竟是那样娴熟、优雅……
“这还不简单!”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几把麦子一割,似乎有点儿开窍了,“爷爷,我们比赛好吗?”
“比赛?好咧——”
比赛开始了,这麦子好像和我过不去似的,想拢,就是拢不住,等好不容易拢到时,镰刀又不知被扔哪去了。连平时最喜欢我的太阳公公也不顾我了——满世界热烘烘的。那拉人的“破”麦芒不经意间已在我的手上拉下了道道血痕,汗水一腌,火燎燎的。再看看爷爷,屁股撅得老高,早已把我这个孙女远远的抛在后面。
“佳佳啊,麦茬尽量贴地留!”前面传来了爷爷的声音。我看了看我割过的麦茬:又高又毛,和爷爷留下的麦茬一比,是那样的不协调。
手里的镰刀渐觉沉重了,腿也像灌了铅似的。可比赛是自己提出来的,也不好意思说不比。只好再打起精神,拼了命地往前撵——可是心里越是着急,手下就越是容易出错,不是割错了位,就是有的漏掉没割:“唉,我真没用,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比赛终于结束了,我也顾不得什么“暑土气”“炎天光”了,随手把刀一扔,一屁股坐到麦垛上,呼哧呼哧地喘息着。
“累吧?”爷爷走了过来,“每年农忙时节,我们都是这样子的。”说到这,爷爷顿了顿,下颚微微向左扬着,“哪像城里人,空调吹着,冷饮喝着,电视看着……”
听着听着,爷爷说什么,我也听不清了,渐渐的,我进入了梦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有人用草撩拨我的鼻尖。睁眼一看,原来是爷爷——
“还比么,孙女?”
“比啊!”我一跃而起,拿起爷爷的镰刀便挥了起来。
“你的镰刀呢?”
“我的镰刀?你帮我找吧,找不到,你就歇息,等我割到你那地方,我们再比……”
一天下来,我累瘫了,但我不后悔这次“农村体验生活”,也不再抱怨爸爸出的这个“馊主意”。因为我深深的懂得:劳动是艰苦的,但没有劳动的付出,就不可能有这麦垛如山!
劳动光荣!

『玖』 干蒸烧卖的相关故事

一传说是早年呼和浩特的烧麦是由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内叶茶,吃着糕容点,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所以烧麦又称为“捎卖”,意即“边烧美丽”。还有说,北京的烧麦传到山东、浙江、安徽和广东等地后,因“麦”与“卖”京音相谐,传来传去传讹了也有说,因为北京的烧麦大都是早晨卖得多,早晨称“晓”,故而得名“晓卖”,南方人“晓”和“烧”发音相近,后来又传成了烧卖。在历史上,在呼和浩特还是名为“归化市”的时候,烧麦就已经名播京师。当时的北京、天津等地都以“归化城烧麦”或者“正宗归化烧麦”的招牌吸引顾客。
而有关烧麦记载的史料《朴事通》(元代高丽出版的汉语教科书)上就有提及“元大都出售素酸馅稍麦”。该书关于“稍麦”的注说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麦亦做卖。又云:“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梢系,故曰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如果把这里“稍麦”的制法和今天的烧卖作一番比较,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

『拾』 回忆讲故事:讲一个与声音有关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虽不是天籁之音,却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有这样一种声音,虽不是婉转动人,却是让我永远的铭记于心。
起床了!”一大清早,妈妈的大嗓门就“开工”了。我从睡梦中被惊醒过来,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慢悠悠地从床上爬起来。我看了看钟,才5点,心想早着呢!我还要睡一会儿。于是,我准备躺回去。这时候,妈妈的大嗓门又响了起来:“快点,快点!粥都凉了!”咦,妈妈好象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知道我的心思似的,适时地提醒着我。“知道了,我马上起床!”我赶紧起床,飞奔吃饭。
外面正在化妆的妈妈好象又发现了什么动静,大声地问我:“不要忘记带东西!”“噢,知道了!”我立刻检查了一遍,发现少带了铅笔盒,立刻回到自己的小房间。我看到铅笔盒躺在那里。它看到我回来立刻显得非常高兴,盒面闪出亮光,好象在说:“小主人,你真好!你没有忘记带我一起去上学。”这时,我不禁对妈妈的大嗓门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我拿起铅笔盒放进书包里,然后走出门外,加快脚步向学校走。这时,身后的大嗓门又响了起来:“小心,注意安全!”“知道了!”我已经走出了很远,可能我的回答妈妈已经听不见了,但是我想妈妈的心里会感受到的。
妈妈的大嗓门就这样伴随我成长。我真为妈妈有这样一张大嗓门而高兴!我真为有这样一位好妈妈而感到自豪!
这种声音虽不美,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铭记于心。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