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更多的成语故事大全

更多的成语故事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1-25 05:28:39

A. 最后一个字是强的成语

摧折豪强 (cuī zhé háo qiáng)
解释:摧:折断。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发奋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释: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无知丕士麦才智过人,发奋图强,于1866年,用很迅速手段。”
示例:~、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1959.9.3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发愤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示例:上下一心,日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15章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繁荣富强 (fán róng fù qiáng)
解释: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出处: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示例:祖国的~离不开每个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解释: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示例:年青人要~,为祖国的建设出力。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扶弱抑强 (fú ruò yì qiáng)
解释:扶助弱小,压制强暴。
出处:
示例:《水浒》这本书中,描述了众多杀富济贫,扶弱抑强的英雄豪杰。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国富兵强 (guó fù bīng qiáng)
解释: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出处:《韩非子·定法》:“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战国策·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示例: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号令如一。 ★《晋书·杜预传》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国富民强 (guó fù mín qiáng)
解释: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戢暴锄强 (jí bào chú qiáng)
解释:戢:遏止,停止;暴:残暴;锄:铲除;强:蛮不讲理。遏止、铲除凶蛮残暴的人或事。
出处: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济弱锄强 (jì ruò chú qiáng)
解释: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八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示例:
将勇兵强 (jiàng yǒng bīng qiáng)
解释: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
示例:我军~有谁能敌。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筋信骨强 (jīn shēn gǔ qiáng)
解释:信:同“伸”,伸展。筋能伸展,骨骼强健。形容身体强壮。
出处:《管子·内业》:“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马壮人强 (mǎ zhuàng rén qiáng)
解释:犹言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道马壮人强,父慈子孝,怕甚么主忧臣辱。”
示例:说甚么天心帮孽子,旺气属番邦,都则是~。 ★明·孟称舜《娇红记·番衅》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勉勉强强 (miǎn miǎn qiǎng qiǎng)
解释:刚好能凑合着。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胡镜孙说有公事面回,然后勉勉强强见的。”
示例:那余大人出其不意,只得~答道:‘读过。’ ★曾朴《孽海花》第21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民富国强 (mín fù guó qiáng)
解释: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示例:我们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了。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磨砺自强 (mó lì zì qiáng)
解释:磨砺:在磨刀石上磨擦,比喻磨炼。自己刻苦磨炼,使自身强大起来。

目瞪舌强 (mù dèng shé qiáng)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出处:宋·陈亮《众祭潘用和文》:“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强,不知所以为策。”

B. 半途而废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偶一个叫乐羊子的人。话说一次,乐羊子离家到很远的地方拜师求学。过了一年,他忍不住跑回了家。他的妻子问他为什么突然回来,他回答说只是因为想家。这时候他的妻子正在织布,听到他的回答,立刻拿出一把刀把织布机上已经织了一半的布割断了。

并对乐羊子说:“这布在织布机上,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我把它割断了,可以说是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白白浪费了。你读书求学,也需要日夜不停地积累学问,才能有所成就。

如果半途而废,不是像我割断布一样了么?”乐羊子被妻子的举动和话语深深感动了,回去继续求学,一别七年,直到学成才回家。后来,凭着自己的学识,成就了一番事业。

(2)更多的成语故事大全扩展阅读

半途而废的反义词:铁杵成针

拼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意思是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去做事,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故事: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

李白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从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C. 如果想了解更多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首先,手头最好有一本成语词典,这样可以掌握大体意思,了解基本用法。专
再就是,多多在网上查找成语的具属体出处,和故事的具体情节,,如果楼主喜欢看书的话,就买点与成语相关的故事书呗,了解成语故事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样的,本意是指什么,引申意义是指什么。
最后,学成语一定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使用的语境,切忌望文生义。

D. 带有游玩两个字成语

比葫芦画瓢 (bǐ hú lú huà piáo)
解释:比喻照样子模仿。
出处:
示例:这种~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打闷葫芦 (dǎ mèn hú lu)
解释: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仙姑》恐泄漏天要,便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闷葫芦。’”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得胜葫芦 (dé shèng hú lu)
解释: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卖弄他能爱女,有权术,怎禁那得胜葫芦,说到有九千句。”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东扯葫芦西扯瓢 (dōng chě hú lú xī chě piáo)
解释:说话东扯西拉。
出处: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葫芦依样 (hú lu yī yàng)
解释: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
示例:才既不天,而仅~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 ★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没嘴的葫芦 (méi zuǐ dé hú lú)
解释: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没嘴葫芦 (méi zuǐ hú lu)
解释:比喻人不爱说话或不善于说话。也指人因某种原因一时说不出话来。
出处:宋·张继先《点绛唇》词:“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
示例:岂知几个耆民,在乡下时,虽然众人见了他们惟命是听,及至他们见了官,亦变成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闷葫芦 (mèn hú lú)
解释: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闷葫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这个鸟闷葫芦教我如何猜得破?”
示例:他们要早告诉了我,何苦叫我打这半天的~呢!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闷嘴葫芦 (mèn zuǐ hú lú)
解释:不爱说话的人。
出处:
示例:我不喜欢你这个~。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掩口葫芦 (yǎn kǒu hú lú)
解释:捂着嘴笑。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示例:我还不免~,想不到我竟然闹了这么一场笑话。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6章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E. 带有“经”成语

白蜡明经 白首穷经 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 饱经风雨 饱经世变
饱经世故 饱经霜雪 饱经忧患 必经之路 秉文经武 博通经籍
不见经传 不经世故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之说 不经之谈
不经之语 惨淡经营 惨澹经营 朝经暮史 出何经典 触目经心
传经送宝 大经大法 大展经纶 诞幻不经 诞谩不经 诞罔不经
诞妄不经 夺其谈经 夺席谈经 反经合道 反经合义 反经行权
怪诞不经 诡诞不经 皓首穷经 闳侈不经 闳大不经 荒诞不经
见经识经 讲经说法 经邦论道 经邦纬国 经帮纬国 经国大业
经国之才 经济之才 经久不息 经纶济世 经纶满腹 经明行修
经年累月 经丘寻壑 经史百子 经世之才 经天纬地 经纬天下
经纬万端 经文纬武 经验之谈 久经风霜 救经引足 刻意经营
苦心经营 旷日经久 旷日经年 累月经年 离经辨志 离经叛道
离经畔道 论道经邦 满腹经纶 谩不经意 漫不经心 漫不经意
沐雨经霜 牧豕听经 年经国纬 牵经引礼 日月经天 少不经事
身经百战 神经错乱 神经过敏 圣经贤传 守经达权 四书五经
体国经野 天地经纬 天经地纬 天经地义 纬武经文 文经武略
文经武纬 文章经济 五经扫地 小本经营 熊经鸱顾 熊经鸟申
熊经鸟伸 熊经鸟曳 熊经鸟引 寻壑经丘 研经铸史 一本正经
依经傍注 引经据典 引经据古 引足救经 赢金一经 元经秘旨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曾经沧海 枕籍经史 枕经籍书 整军经武
正儿巴经 正经八百 正经八板 正经八本 正正经经 执经问难
谘经诹史 作古正经
经一事,长一智 远来和尚好看经

F. “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如下: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白话译文: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6)更多的成语故事大全扩展阅读:

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G. 如何积累更多成语

1、与同学交流来课外学习的常用源成语,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学以致用。

2、做一些喜闻乐见的成语练习,在练习中增强兴趣,如:成语竞猜、成语接龙、成语对联等游戏性练习。

3、在假期每天有意识地强记20个左右的成语,以增加积累量。
4、祝你成功!

H. 关于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有袖手旁观、雾里看花、叹为观止、望洋兴叹、惊鸿一瞥、骇人听闻、垂帘听政、坐井观天、面面相觑、望穿秋水、走马观花、虎视眈眈、眼花缭乱、琳琅满目、历历在目、东张西望。

1、左顾右盼

【解释】: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丰子恺的《白鹅》: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2、东张西望

【解释】: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示例】: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3、走马观花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释义: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4、目不转睛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5、侧目而视

【解释】: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要去游说楚威王,路过洛阳。父母得知,就赶紧整理房间、清扫道路,雇用乐队,准备酒席,到距城30里远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对他敬畏得不敢正视、斜着眼睛来看他的威仪,侧着耳朵听他说话;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样在地上爬,对苏秦一再叩头请罪。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