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小人的手段故事集合

小人的手段故事集合

发布时间: 2020-11-25 06:09:43

1. 古今中外关于君子小人的故事有哪些

宋朝司马温公(司马光),在谈到刘器(刘侍制)为什么能够做到“尽心行己”的修养功夫的时候说道:“他的秘诀,就只是做到了‘诚’而已矣!而要做到‘诚’的工夫,就必须先要从不妄语开始做起。”司马温公又曾说到:“刘器的平生,只是一个‘诚’字,他能够把‘诚’字做到了颠扑不破的地步啊!”当时的市民田叟说道:“若是经过南京,没见到刘侍制,就如同经过泗州(山东曲埠),没见到大圣孔子一样的遗憾啊!”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的感动人心呢?答案也只是诚而已矣!故事二:任国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没有好,就请道士设立醮坛,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国佐就在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听到神明对他说:“任国佐,你平生为人,心口不一;从小到大都没做一件好事,你这一生所积的罪恶,阎王已经定了案,你的死期马上就要到了啊!”果然没过多久,任国佐就死了。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诚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樱桃酒、苹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人见人爱。然而,水果酒仅能浅啜,不可多饮,一喝多了,它那种腻人的甜味,会恹恹的滞留在喉头,去这难,留之更难。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无。它不醉人,也不腻人。它不会使你上瘾、你也绝对不会为它而疯狂。可是,在一个微风轻拂、花香袭人的下午,你会不经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过一段情适愉快的时光。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挡住那汹汹涌来的愁绪。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浓、酒气重,一时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涂,吐得五颜六色。次日醒来,总在头痛欲裂的狼狈里,怅然地生出悔不当初的感觉。

葡萄酒呢,像友谊恒远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隽永。红酒像玛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谊的“精品”。酒龄越老,酒味越佳。喝着时,恋它;不喝时,念它。它绝对不会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会让你在微醺里对它魂牵梦萦。

能为你两助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灵芝酿成的药酒。

这样的酒,世间绝少;能否遇上,全看缘份。拔开瓶盖,便已酒香袭人;小啜几口,酒气绕舌、酒味隽永。时常喝它,健身益体,百病消除。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

2. 有一个童话故事是讲一个农夫口袋里放一个聪明的小人,小人帮他解决困难的,是什么故事

以下是全部 你看看哪个名字熟悉是你想要的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装 003 飞箱
004 丑小鸭 005 没有画的画册 006 跳高者
007 红鞋 008 衬衫领子 009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
010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011 守塔人奥列 012 蝴蝶
013 贝脱、比脱和比尔 014 烂布片 015 织补针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区别
019 一本不说话的书 020 夏日痴 021 笔和墨水壶
022 风车 023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虫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蓟的遭遇
028 新世纪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钱猪 032 在辽远的海极 033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鹅 035 母亲的故事 036 犹太女子
037 牙痛姑妈 038 金黄的宝贝 039 民歌的鸟儿
040 接骨木树妈妈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043 迁居的日子 044 鬼火进城了 045 幸运的套鞋
046 鹳鸟 047 枞树 048 香肠栓熬的汤
049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050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051 恶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戏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贝
055 素琪① 056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057 谁是最幸运的
058 钟声 059 顽皮的孩子 060 识字课本
061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妈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灯 066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067 老房子 068 天鹅的窠 069 创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阳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小克丽斯玎 074 梦神 075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076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077 书法家 078 茶壶
079 小小的绿东西 080 一点成绩 081 天国花园
082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银毫 084 肉肠签子汤
085 光棍汉的睡帽 086 做出点样子来 087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
088 字母读本 089 沼泽王的女儿 090 跑得飞快的东西
091 钟渊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儿们
094 踩面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奥勒 096 安妮·莉丝贝特
097 孩子话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笔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102 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戏的人 104 两兄弟 105 教堂古钟
106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 107 屎壳郎 108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109 雪人 110 在鸭场里 111 新世纪的缪斯
112 冰姑娘 113 蝴蝶 114 普赛克
115 蜗牛和玫瑰树 116 害人鬼进城了 117 风磨
118 银毫子 119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120 在幼儿室里
121 金宝贝 122 狂风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壶
124 民歌的鸟 125 绿色的小东西 126 小精灵和太太
127 贝得、彼得和皮尔 128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129 看门人的儿子
130 搬迁日 131 谎报夏
132 姨妈
133 癞蛤蟆 134 教父的画册 135 碎布块
136 汶岛和格棱岛 137 谁最幸福 138 树精
139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蓟的经历 141 你能琢磨出什么
142 好运气在一根签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145 阳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烛
148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样说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151 大海蟒 152 园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约翰妮讲了些什么 155 大门钥匙 156 跛脚的孩子
157 牙痛姨妈 158 最后的一天 159 亚麻
160 “真可爱” 161 海的女儿 162 邻居们
163 夜莺

3. 关于小人之心的故事有哪些

(1)范睢至秦,投奔秦昭王,秦昭王虽“居深宫之中”,然而也是个求贤好士之君,对于范睢的到来异常颀喜,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至于欢迎场面浩大到何种程度已不可考,只是“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足见昭王对范睢的重视。

范睢面对如此隆重的接待,颇具君子之风,向秦王连连推辞,称自己三尺微寒一介书生受不得如此礼遇。秦王以为范睢有难言之隐,于是“屏左右,宫中虚无人”,在只剩下昭王和范睢两个人时,秦王诚恳地向请教范睢“何以幸教寡人”,范睢左顾右盼,唯唯诺诺,如是再三(见《战国策*秦策三》),秦王见范睢如梗在喉,半推半就,心里着急,长跪请求范睢指点一二为君之道。

范睢见火侯已到,即抛出他的君子之论,举吕尚,列五帝三皇,又引伍子胥,旁征博引,述说他唯唯诺诺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并一再强调“臣死而秦治则贤于生”,并假设一些耸人听闻的可能,把秦昭王吓得胆战心惊。最终秦昭王认为范睢投奔秦国实乃“幸先王不弃孤”,委其以“国务院总理”(秦相)的重任。

范睢与秦王的一番论述中,直陈秦王朝的陋垢弊端及个中利害,堪称良谏。然而范睢确是一位坦坦荡荡、不畏死亡之患、不谋一已私利的谦谦君子?我这个两千年后的小人不防猜度一下我们这位老祖先。

范睢初见秦王时唯唯诺诺,处事低调,其实并非淡泊名利,心静如佛,这与他吃过的亏受过的教训分不开。范睢本是魏人,起被跟随魏驻齐大使须贾出使齐国,期间,范睢曾私自接受齐襄王的赏赐。在今日看来,私自接受驻地国家领导人的礼物,小则有失体统要革职,大则叛国要砍头。范睢在调回魏国后,受到魏总理魏齐的鞭笞之罚,并押入大牢候审,范睢装死得以越狱逃到秦国。这样一个魏国的囚犯,初到秦国受到如此大场面的接待,无论如何都会有顾虑的,虽然古时消息闭塞,我想范睢还是怕魏国听到他的消息后把他引渡回国吧,如此的谦恭温顺倒是明智之举。

战战兢兢中如履薄冰般的生活,范睢最惧怕什么?就是重入监牢,归根到底也就是怕死。我们姑且再耐下心来看一下这样一个怕死的君子是如何给秦昭王上心理课的。范睢首先举吕尚之例,姜太公任周相之前,垂钓于渭阳之滨,以此渴望周文王慧眼识珠,认出这个定国安邦扫天下的英才,为什么姜太公不直接向周文王抒怀表志呢?范睢以为吕尚与文王“交疏”,不便于在不了解情况时处于被动。而一旦为相,吕尚就一展自己的雄心壮志,周文王才得以“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范睢自比姜太公,称自己“羁旅之臣,未知王心,交疏于王”,故而三问而不答,怕自己没有吕尚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一个糊涂的君主,“今日言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范睢的对比,抬高了自己,也将了秦王一军,秦王再如何糊涂也不会背周文王而驰,这样不管如何,范睢不至于“明日伏诛于后”,最起码能保住这条小命。

有这样一个铺垫下,范睢展开了新一轮的进攻。范睢标榜自己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五帝三皇如此英明贤俊都难逃一死,更何况我小小范睢?只是死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伍子胥因直谏夫差灭越王勾践,结果落下自刎的下场,但他生前的文韬武略大振吴国的综合国力,使吴王阖闾成为春秋一霸,死也死得壮烈,如果能像伍员一样死有所得,我范睢岂不荣耀三代,有何可耻,有何可怕呢?范睢的这一段论述更进一步向秦昭王讨价还价,如若秦王重用我范睢,绝不次于伍子胥,并以诸侯霸主之位诱惑秦王,任何一位君主都耐不住要砰然心动。至于以后是否落得伍子胥一样的下场,范睢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捞到油水再说。

为了进一步确保自己吃饭的家伙儿,范睢又称即使“明日伏诛于后”,他也是无畏的,怕只怕“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敢向秦”,好象事事处处为秦王着想,为秦国大业考虑,实则怕自己会果真遇到难以预料的麻烦。

秦王对范睢一番忠肝义胆的生死分析拈须称赞,范睢最后火上浇油,称秦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忠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所以无论如何,秦王都离不开他这位忠心耿耿,明辨是非且敢于直谏不畏死的良臣。

范睢的这篇精彩的心理论述,即便换了始皇帝嬴政,恐怕也会感激涕零,势必让他身居高位,以保身家性命及江山社稷,范睢因此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务院总理”之位。

很多时候,我们的身边也常遇到这种不畏生死的谦谦君子。

(2)相传在明朝的时候,有个小偷的本领非常高明,偷盗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一天,他听见人们议论说,有个叫王翱的人刚正不阿,即使有人给他馈赠厚礼,也不据为已有,还常常拿出钱来资助穷人,至于不义之财,更是一概不接受。小偷心想:“难道真有不爱钱的人吗?”于是决定试探一下王翱。
第二天一早,他把一包银子放在王翱家门口,不一会儿,王翱出来了,他看见这包银子想,肯定是别人丢的,过会儿一定有人来找的。于是便迈步出门散步去了,小偷见王翱不拿银子,便跑过去捡了起来,王翱回头一看,心想那人一定是失主,转身又走了。小偷赶上前去,对王翱说:“久闻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王翱被他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小偷便一五一十地说了。王翱听完后笑着说:“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小偷听后,自己深感惭愧,终于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4. 求关于小人的故事

晕`楼主 就你这么形容 我可以给你找出几百个来`

5. 想看几段对付小人的小故事

第一,尽量不要得罪小人
生活中我们宁可得罪君子,而决不可得罪小人。因为小人是得罪不起的。小人特别善于琢磨别人,敢于为极小的恩怨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一旦被小人盯上,那会很麻烦的。我们或许可以从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安史之乱”平定后,功高权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非常小心谨慎。有一次郭子仪正在生病,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探望。此人乃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时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立即让家人避到一旁不许露面,他独自客厅待客。卢杞走后,姬妾们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 “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你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除掉,唯独对郭子仪还比较尊重。 不得罪小人,能够使自己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第二, 君子不和小人相斗
为什么君子不和小人相斗呢?因为小人是不受道德规范约束、不讲游戏规则的。
有这样一则关于小人的故事:一个狡猾的小人为证明德尔斐的神示是假的而与另一个人打赌,到了约定日期,他手里拿着一只小麻雀并藏在外衣下。他走进庙里,在神的前面,让神说出他手中拿的东西是是活。小人想,如果神说他手里的东西是的,他就拿出活着的麻雀给神看;如果神说是活的,他就悄悄捏麻雀,再拿出来给神看。神识破了他卑鄙无耻的诡计,对他说:“小子,不要自作聪明了!东西在你手里,是是活还不是你说了算!”
小人无德无信,从不按游戏规则出牌。为了达到目的,小人会不惜采用下三滥的流氓手段。君子和小人不是按照同一个游戏规则斗法,所以君子是很难斗得过小人的。
第三,以君子之道对待小人
必须和小人正面交锋时,应当坚守君子之道。对付伤害自己的小人,切不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小人的手法对付小人,听起来好象蛮有道理。孰不知在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在别人的眼中也会被误认为是小人的。认识小人是个过程,他陷害你的过程是他本性暴露的过程。用君子之道对待小人,也是大家认识你认可你的过程。公众自有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人心是一杆称。小人多行不义,迟早会被大家认识到他的嘴脸。小人一旦被大家所识破,自然就会失去市场,成为过街老鼠。
第四, 远离小人
首先,远离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小人利用。小人最善于捕风捉影,拨弄是非。远离小人,不听小人的鼓噪,不受小人的蛊惑,不被小人所利用,自己也会少犯错误。
其次,远离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成为小人伤害的目标。和小人接触中, 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件小小不然的事情都完全有可能被小人信手拈来,大做文章,从而使你受到伤害。因此,尽量离小人远点,最好不要出现在小人的视线里,才不会给小人留下陷害自己的机会。
再次,远离小人,才不会让自己流于低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小人靠的太近,会受到小人的耳濡目染,同时也有损自己的人格形象。小人是社会上的一股污浊之气,驱之不去,阴魂不散,千百年来一直腐蚀着社会。虽然小人得势只是一时,但是那些阴险小人还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烦恼。
让我们鄙视小人,让我们远离小人。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循适当的礼节.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揭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 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是因为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 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 而且不会轻易罢手.别说你不怕他们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还是不同小人一般见识为好,内方外圆地和他们保持距离,不必过于刚直, 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德高者正直,富于爱心,遇事出于公心,宁静处事,不为世俗势力所动, 德高者对人对事胸襟开阔,无私坦荡,光明磊落,故而无忧无愁,无患无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 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这一切都是那些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去重伤他人的小人永远都体会不到, 也永远都得不到的! 虽然我做不到那些贤德之士的高尚境界, 但是我会在自己动怒的时候及时的警世自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去还击。尽力使自己能够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中,不为其所动。

6. 小人之交甘若醴的故事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故事只有君子之交的故事,但是古人说话对仗严谨,有句话说得好,口蜜腹剑,良药苦口,小人与你交朋友是希望从你那里得到利益,所以他才会奉承你

7. 求三则关于君子和小人的故事

宋朝司马温公(司马光),在谈到刘器(刘侍制)为什么能够做到“尽心行己”的修养功夫的时候说道:“他的秘诀,就只是做到了‘诚’而已矣!而要做到‘诚’的工夫,就必须先要从不妄语开始做起。”司马温公又曾说到:“刘器的平生,只是一个‘诚’字,他能够把‘诚’字做到了颠扑不破的地步啊!”当时的市民田叟说道:“若是经过南京,没见到刘侍制,就如同经过泗州(山东曲埠),没见到大圣孔子一样的遗憾啊!”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的感动人心呢?答案也只是诚而已矣!故事二:任国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没有好,就请道士设立醮坛,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国佐就在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听到神明对他说:“任国佐,你平生为人,心口不一;从小到大都没做一件好事,你这一生所积的罪恶,阎王已经定了案,你的死期马上就要到了啊!”果然没过多久,任国佐就死了。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诚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樱桃酒、苹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人见人爱。然而,水果酒仅能浅啜,不可多饮,一喝多了,它那种腻人的甜味,会恹恹的滞留在喉头,去这难,留之更难。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无。它不醉人,也不腻人。它不会使你上瘾、你也绝对不会为它而疯狂。可是,在一个微风轻拂、花香袭人的下午,你会不经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过一段情适愉快的时光。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挡住那汹汹涌来的愁绪。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浓、酒气重,一时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涂,吐得五颜六色。次日醒来,总在头痛欲裂的狼狈里,怅然地生出悔不当初的感觉。
葡萄酒呢,像友谊恒远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隽永。红酒像玛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谊的“精品”。酒龄越老,酒味越佳。喝着时,恋它;不喝时,念它。它绝对不会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会让你在微醺里对它魂牵梦萦。
能为你两助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灵芝酿成的药酒。
这样的酒,世间绝少;能否遇上,全看缘份。拔开瓶盖,便已酒香袭人;小啜几口,酒气绕舌、酒味隽永。时常喝它,健身益体,百病消除。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何为君子?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命’就是生命本体,就是“道”,也是所谓“天命”。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知“天命”之人,明“道”之人就是“君子”。就自强不息与天同健。也就是《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谋何事?所忧何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何为水?液态,无色、无味。水在0度可以结成冰,冰在0度可以化成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冥冥之中一份惊喜,人性且厚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水如山中清泉,自然纯净,有山之灵气;那水如涓涓细流,清澈透明,有溪之绵长;那水如井中佳品,甘甜醇爽,有井之魂灵。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

8. 故事会情感专栏每个故事前面的小人头是什么意思

故事会情感专栏每个故事前面的小人头是预示
"如果你不满我 那我只想说 你找的版并权不是我

不是你花心,是每个人都符合做你媳妇的条件

可惜我不能一想你就去找你不能一委屈就拥抱你。

其实你明白这个年龄谁都不会是谁的一生。那些令人心碎的个性签名大全
"

9. 有关“小人”寓言故事

有啊, 负荆请罪 (廉颇和蔺相如的)

10. 以小人手段还治其身讲的是什么故事

很多君子败于小人之手,都是因为不会或不屑于使用小人手段。而小人不存在道德负担,所以不择手段,常常大获全胜。这是君子要汲取的教训。对付小人,不妨以小人手段还治其身。

徐阶入阁当上大学士时,正是一代权相严嵩气焰最嚣张的时期。明朝实行内阁大学士制度,内阁大学士相当于以前朝代的宰相,只不过没有宰相的名称而己。明朝制度规定:内阁必须同时有几名大学士共同辅政,以防有人专权。所以严嵩虽然势倾朝野,却也不能一个人独占内阁。

徐阶也和嘉靖王朝的其他宰相们一样,是因为善于撰写明世宗斋醮所需要的“青词”才得以入阁拜相,却没有重蹈以前那些宰相们的覆辙,既不标新立异,也不和严嵩发生正面冲突,在政务上保持沉默跟随的态度,让严嵩感到没有威胁。而在青词的撰写上精益求精,来迎合明世宗的欢心,偶尔也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既不会让严嵩起太大的戒心,又向明世宗表明:自己和严嵩并非沆瀣一气,因为臣下结党营私同样是明世宗的大忌。

徐阶以勤勉谨慎赢得了明世宗的信任,严嵩对他也很满意。这一年世宗所居的西内万寿宫发生大火,世宗想要重修万寿宫,询问严嵩,严嵩一时失察,没有揣摩透世宗的真实意图,感到重建宫殿缺乏木材,时间也太紧,便请世宗暂时迁到南城离宫。殊不知恰好触中世宗的忌讳,南城离宫乃是明英宗当太上皇时所居住的。世宗心内恼火,便转问徐阶,徐阶力赞世宗重修,用当年修三大殿剩余的木材,责成工部,可计日功成。明世宗大为满意,便让徐阶的儿子督建万寿宫,仅用三个多月时间便重建完成。

因此一事,明世宗觉得徐阶比严嵩更为称职,对严嵩则觉得不太满意。严嵩当时年已八十多岁,世宗认为他太老了,不过也还无意黜退他。

严嵩专权日久,宫内的宦官和方术道士们对他也嫉妒在心,观察到世宗对严嵩的宠爱已逐渐倾移到徐阶身上,便想趁机扳倒严嵩,只是没找到突破口。御史邹应龙避雨时误入一宦官家,了解到这一情况,觉得这是扳倒严嵩的最好时机,不过他没敢贸然行事,便向徐阶请教。徐阶告诉他,要想除去严嵩,不能直攻严嵩,因为严嵩作恶多端,都是巧借皇上之手做的,攻严嵩极易牵连到皇上,皇上自负英明,死不肯认错,以前攻击严嵩的大臣无不获罪,诛死者连连,便是为此。所以要想攻击严嵩,得从他的儿子严世蕃入手。

邹应龙得到徐阶面授机宜,回去后揣摩一夜,于第二天早晨上疏弹劾严世蕃,指出他贪财揽贿,贿赂公行,居母丧纵酒荒淫几大罪。嫉恨严嵩的宦官把这封谏章直接送到明世宗案上,明世宗看过后心有所动,恰好请道士蓝道行为他扶乩降仙,蓝道行己得宦官们请托,从中大做文章。

世宗心有所思,便问请来的乩仙,辅臣是否贤良。乩仙降辞说:“辅臣严嵩专权揽贿,实属大奸大恶。”世宗大惊问道:“既然如此,上仙何不诛之?”乩仙说:“留待陛下诛之。”

世宗笃信道教,对乩仙的话信之不疑,便决意罢免严嵩,他把严世蕃发配到雷州,勒令严嵩退休。专权二十年,祸通天下,大臣们屡攻不能克的奸相严嵩,便被徐阶巧妙除掉。

然而事情并末结束,严嵩虽去,却并没有治罪。世宗虽因严世蕃的罪恶罢免了严嵩,却顾念他侍奉自己二十年,赞修玄功的功劳不小,依然对他很怀念。后来蓝运行借扶乩暗做手脚的事败露,世宗大怒,立斩蓝道行,并迁怒邹应龙,斥之为“丑类”。若非徐阶保护,邹应龙的结局也不会很妙。世宗越发有意召回严嵩,徐阶也暗暗自危。

徐阶知道不能坐以待毙,便派御史林润巡视福建。严世蕃虽被流放,却根本不赴戍所,反而在江西老家大兴土木,林润便上章弹劾严世蕃不但毫无悔过之心,反而心怀怨怼,蓄养壮士,勾结山中盗贼,并且暗通侯寇,有负险谋反之意。世宗看罢大怒,立命林润将严世蕃捉拿进京拷问。

林润和大理寺的官员审讯严世蕃后,把他的罪状罗列无遗,严世蕃在狱中却笑着对同党说:“别怕,皇上看过后就会放了我们。”别人都不知何意。

徐阶看过狱词后,对大理寺的官员说:“你们这是要严公子活吗?”大理寺的官员说:“一定要让他死,怎会让他活?”

徐阶说:“这些罪都是严嵩父子巧借皇上之手做的。你们把这些列为罪状,死的是你们,严公子明天就骑着马出城门去了。”大理寺的官员惶恐请教,徐阶拿起笔,亲手删削,只坐实严世蕃勾结侯寇,图谋造反一事。严世蕃听说后,惊诧道:“死了,死了。”世宗看过狱词后,果然大怒,将严世蕃斩首,家产抄没充公。曾聚财无数的严嵩最后竟饿死在别人的坟墓旁。

明世宗是昏庸帝王中较为特殊的一个,他虽然信奉道教,极少上朝,却从未放弃手中的权力。而在明朝历史上几乎贯穿始终的宦官乱政,锦衣卫和东厂肆虐的现象只有在嘉靖年间绝迹。然而重用严嵩,二十年信任不疑,同样祸遍天下,天怒人怨,而明朝由强盛转为衰弱,嘉靖年间是很明显的分界线。《明史》称世宗是“中材之主”,也有一定的道理。

徐阶夹在世宗和严嵩两个同样多疑的人中间,日子自然不好过,既要让皇上满意,又要让严嵩能够容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徐阶以前的大学士们无人能做到,只有徐阶做到了。

借重修宫殿一事夺取世宗对严嵩的宠眷,攻严世蕃而不攻严嵩,放弃严氏父子的现成累累之罪恶,单单坐实严世蕃根本没有的“谋反”大罪,置严氏父子于死地,这些都显示出徐阶在官场上的超人的智慧。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