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诗词故事选编好词好句
㈠ 要好词好句好段和诗歌
清水河,画一般:堤上,小草密密匝匝,在阳光下争绿斗艳;岸边,一棵棵柳树排成行,柔软的枝条垂在明镜似的河面上;水中,小鱼成群,有的轻游,有的蹦跳,有的贴在河底,一动也不动;河面上,燕子飞来飞去,唧唧地叫个不停,还不时地用翅膀拍打着水面.
草原上的河流具有狂野和娴静两重性格.每当滂沱大雨之后,山洪猛发,汇入熊河,顿时,它像一群疯狂奔腾的黄膘马,万千只飞蹄击出隆隆涛声,以不可阻挡之势奔向碧玉湖.但是如果晴上两天,洪水马上消退,草地就像海绵吸尽污垢,显出一泓清碧.浅滩上的流水净似琉璃白玉,露出浅黄或淡绿的水底卵石,每隔百十米就有个激流冲刷出的碧绿水潭.远远望去,熊河像条银带缀着颗颗深绿色的宝石.
……门前一条小河,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是山泉汇集成的.窄的地方,潺潺做响,搭上几块石头,便可涉足越过;宽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莹碧透,清澈见底,两岸柳丝婆娑,绿草茵茵.
河,深深地向往着一泓静湖.它冲过千重山冈的阻隔,终于来到这清澈又恬静,美丽又宽广的湖边,为的是与她融合,使宽广的湖面更加宽广.
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远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的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游动的鱼虾.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此时的小河更显得迷人.
最快乐的就是这河水,简直像一位活泼的少女,唱着、跳着,拨动着老树伸过来的根须,拍打着黄褐色的山崖,踏着河滩上那些石子,无忧无虑地奔跑着.河水中不时跳出一条鱼儿,使河流显得更富有情趣,更天真可爱了.
小河洋溢着满河的春水,带着来自上游的残冰碎块,高兴地流淌着.每一个小小的漩涡,都是一片笑意,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初春的嫩绿,流动着柔和欢快的声音,啊!
㈡ 描写菊花的好词好句好段(不要名言古诗)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从西周《礼记·月令》中“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句便可得知。栽菊早,经过了几千年的栽培和自然的进化,菊花的舌状花千姿百态,花色丰富多彩,特别是培育出如:绿牡丹、绿云、墨荷、风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异彩纷呈一些名花.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特点,曾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不只是在飒飒西风起舞的秋天,菊花才展露芳颜。但在秋叶飘零的秋天,菊花装扮的世界却格外迷人。它菊品既繁,名目亦多,色彩也很丰富。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从唐代 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 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 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或以花色命名,白 色菊有: “月涌江流”“白浪卷沙”;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色的“红叶题诗”、黄色 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也有 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 如 “嫦娥奔月”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还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湘云醉卧”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等等,尚有一种依据 色、瓣、朵 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 “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贵妃带醉曼舞。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
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如今有些菊花采摘下来可制成保健茶——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粥,同时现在还制作出根据菊花的特性,制作出了一些药食兼优食谱来。
菊花赞
是谁在立冬与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伴,给这个雪白的冬天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是菊花。它们无时不迎着刺骨的 寒风怒放。秋霜落在叶子上,叶子压弯了,但菊花仍是昂着头,挺着胸,生机勃勃。
古代诗人元稹曾作了一首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你看,自古以来有多少人都喜欢菊花!
菊花是菊科的多年草本植物,我国栽培菊花历史悠久,现已达到3000多个品种,无论在花色的瑰丽色彩,或花型的婀娜多姿,都远在野菊之上。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菊花的花并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花朵”,而是由无数朵小花集合而成的花序,并且为一个篮状花序。
出于对菊花的好奇,我便去参观菊展。
看!那边银色的是什么?我走近一看,是“银针”。它的花芯青中带黄,黄种掺青,两者合壁,非常和谐。雪白雪白的花瓣围绕着小小的花芯,紧密而又交错地排 列着,而且挺直挺直的,似根根银针,如把把玉梳,为花芯姑娘梳理着她一头比值而飘逸的秀发。听别人说,在晴朗的夜晚,月光洒在花瓣上,犹如抹上了一层霜。 此时的它显得格外高雅清贵,别有洞天,诗情画意。
瞧!那儿有几盆鸳鸯菊。小小的化芯在花瓣中显得很不显眼,而花瓣就不一样了。它们有 如一根根飘带,微风乍起,龙翔凤舞,洒脱异常;又如一棵大海葵,随着“波动”而一起一伏,扭来摇去。由于整个花一半金一半红,远看似一个初升的小朝阳,象 征着吉祥如意。它们的茎如荇藻,上面的花朵就如两只嬉戏的鸳鸯,意味着世上人终成眷属。
这里还有几珠可爱的“金绣球”。这些茎绣球的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呈墨绿色,有大有小重叠在一起。它的花朵是球形的,花瓣紧紧的爆在一起,好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用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看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
还有犹如一块碧绿碧绿的翡翠的“绿翠”;远远望去就像一朵真的莲花的“粉红莲花”;花瓣细如线丝的“柳线”;宛如一个金灿灿的小太阳的“金花四射”;像一鸿清泉源源不断向外涌。
菊花的本事可不小呢!它有治病的作用,还可以沏茶、美容。
我望着这意志坚强的花,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菊花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精神的象征吗?
我赞美菊花,赞美它那与寒风冷霜搏斗的精神,赞美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更赞美在现实生活中,像菊花一样的人。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遍带黄金甲.----黄巢.题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㈢ 诗歌自由颂的好词好句及感悟点评
普希金
普希金所著诗歌《自由颂》
作者简介:
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
去吧,从我的眼前滚开,
柔弱的西色拉岛的皇后!
你在哪里?对帝王的惊雷,
啊,你骄傲的自由底歌手?
诗人 普希金像
来吧,把我的桂冠扯去,
把娇弱无力的竖琴打破......
我要给世人歌唱自由,
我要打击皇位上的罪恶。
请给我指出那个辉煌的
高卢人的高贵的足迹,
你使他唱出勇敢的赞歌,
面对光荣的苦难而不惧。
战栗吧!世间的专制暴君,
无常的命运暂时的宠幸!
而你们,匍匐着的奴隶,
听啊,振奋起来,觉醒!
唉,无论我向哪里望去——
到处是皮鞭,到处是铁掌,
对于法理的致命的侮辱,
奴隶软弱的泪水汪洋;
到处都是不义的权力
在偏见的浓密的幽暗中
登了位——靠奴役的天才,
和对光荣的害人的热情。
要想看到帝王的头上
没有人民的痛苦压积,
那只有当神圣的自由
和强大的法理结合在一起;
只有当法理以坚强的盾
保护一切人,它的利剑
被忠实的公民的手紧握,
挥过平等的头上,毫无情面。
只有当正义的手把罪恶
从它的高位向下挥击,
这只手啊,它不肯为了贪婪
或者畏惧,而稍稍姑息。
当权者啊!是法理,不是上天
给了你们冠冕和皇位,
你们虽然高居于人民之上,
但该受永恒的法理支配。
啊,不幸,那是民族的不幸,
若是让法理不慎地瞌睡;
若是无论人民或帝王
能把法理玩弄于股掌内!
关于这,我要请你作证,
哦,显赫的过错的殉难者,
在不久以前的风暴里,
你帝王的头为祖先而跌落。
在无言的后代的见证下,
路易昂扬地升向死亡,
他把黜免了皇冠的头
垂放在背信底血腥刑台上;
法理沉默了——人们沉默了,
罪恶的斧头降落了......
于是,在带枷锁的高卢人身上
覆下了恶徒的紫袍。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
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人人会在你的额上
读到人民的诅咒的印记,
你是世上对神的责备,
自然的耻辱,人间的瘟疫。
当午夜的天空的星星
在幽暗的涅瓦河上闪烁,
而无忧的头被平和的梦
压得沉重,静静地睡着,
沉思的歌者却在凝视
一个暴君的荒芜的遗迹,
一个久已弃置的宫殿
在雾色里狰狞地安息。
他还听见,在可怕的宫墙后,
克里奥的令人心悸的宣判,
卡里古拉的临终的一刻
在他眼前清晰地呈现。
他还看见:披着肩绶和勋章,
一群诡秘的刨子手走过去,
被酒和恶意灌得醉醺醺,
满脸是骄横,心里是恐惧。
不忠的警卫沉默不语,
高悬的吊桥静静落下来,
在幽暗的夜里,两扇宫门
被收买的内奸悄悄打开......
噢,可耻!我们时代的暴行!
像野兽,欢跃着土耳其士兵!......
不荣耀的一击降落了......
戴王冠的恶徒死于非命。
接受这个教训吧,帝王们:
今天,无论是刑罚,是褒奖,
是血腥的囚牢,还是神坛,
全不能作你们真正的屏障;
请在法理可靠的荫蔽下
首先把你们的头低垂,
如是,人民的自由和安宁
才是皇座的永远的守卫。
㈣ 各位,有描写池塘的好词好句好段吗还有描写池塘的古诗词。急用,谢谢大家了!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㈤ 一语双关的好词语好句子好诗词
惶恐滩头说惶恐——第一个惶恐是名词,表示地名。第二个惶恐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双关地名和表示当时的惶恐不安。
零丁洋里叹零丁——第一个零丁是名词,表示地名。第二个零丁既是名词也是形容词,双关地名和表示孤身一人,无援无助。
一.(音义双关) 谐音双关
一句词语除本字所含的意义外,同时因同音或语音读音 之相近能互相引申、联想、对照词义称之为谐音双关。
(一个字除本意,又兼含另一个与本字同音的字的意义。)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雾雾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谢榛-四溟诗话)
3.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之宴)
4.南朝民歌《清商曲辞.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5.南朝民间情歌[子夜四时歌]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风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6.学生多四眼,勤读成进士。
7.王大空 笨鸟飞歌里
台湾进口很多瑞士、日本、美国的名表,劳力士、浪琴、星辰、芝柏、精工,却买不到一只 Movado,谁会买这种[莫法度]的表呢? 8.新闻报导:
学生多四眼,苦读成[进士]
同[肝]共苦如何得了,我B型肝炎患者占世界第一位。
二.词义双关(一个词在句中兼含二种意思。)
1.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
2.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咏竹)
3.杜甫?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4.南朝情歌?子夜春歌
自从别欢后,歌声不绝响;黄蘖向春生,苦心随之长。
5.北朝时的情歌[子夜歌]作为这段的结语:
郎为傍人取,负侬非一事;攡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勘破
6.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饮马长城窟行)
7.三春景不长 (红楼梦)
8.梁实秋雅舍小品[想我的母亲]里:
我在四川独居无聊,一斤花生,一罐茅台当作晚饭,朋友们笑我喝[花酒]
9.人人耳朵里响著震耳欲聋的「空洞!空洞!」的机器声。(林良-单车上学记)
三.句义双关(一句话,或是一段文字,双关到两件事物。)
1.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冯谖客孟尝君)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3.此局全输矣!(虬髯客传)
4.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末二句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㈥ 诗词中的好词好句有什么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雾里看花花似画,雨里望柳柳如囚。
痴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㈦ 关于战争的好词好句好段.诗歌.成语故事.
征 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戎机:指战争。若飞:象飞一样。○南朝梁·横吹曲辞《木兰诗》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旗彩:旗上的彩绘。地暗:大地阴暗潮湿。鼓声:战鼓之声。○南朝陈·江总《雨雪曲》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唐·王维《老将行》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将和裨将。○·王维《陇头吟》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髑髅:死人的头骨。○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边烽;边界烽火,指边警。○唐·盂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将士。刁斗:军用炊具。公主琵琶: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弹奏琵琶曲调,乐调哀怨。○唐·李颀《古从军行》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玉门被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军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断退入玉门关之路,下令军士死战。逐:跟随。轻车:武帝时有轻车将军。○唐·李颀《古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羌笛:边疆地区常用的乐器。出塞声:边疆的乐曲。○唐·李颀《古意》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榆关:边塞。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唐·王昌龄《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骝 马:骅骝,骏马。○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辕门:营门。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天昏地暗,军队半卷持红旗,涌出军营。○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磨透铁甲。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临洮县。吐谷yù浑:鲜卑族中一支的首领,这里指敌酋。○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王昌龄《出塞》(又作李白诗,题为《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两句说:正在见酒想喝之时,军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饮。后两句表现了战士们悲壮的心情,一说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放气概。○唐·王翰《凉州词》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刷兵器。条支:古西域国名,即唐时的大食。两句极写出兵广远。○唐·李白《战城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李白《蜀道难》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驿yì使:送信的人。发:出发。絮:整理缝制。○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制:制止。侵陵:侵扰,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万幕:成千上万的帐幕。部伍:各部队伍。见招:被招集。○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寂寥:寂静无声。○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悲笳敷声动,壮士惨不骄
悲笳:悲切的号角声。两句说号角声音悲切,战士心情沉重。○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军。○唐·杜甫《悲陈陶》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是士兵伤别、怀念故乡的曲调。万国,即万方。草木风: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马》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故国:故乡。鼓鼙pí:战鼓,借指战争。○唐·杜甫《出郭》
作者: 影exile 2005-9-30 21:34 回复此发言
--------------------------------------------------------------------------------
2 有关战争的诗词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斗:战斗。儒:读书人。打仗时须用长枪利剑,不能用笔,故曰“耻为儒”。○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记》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辚lín辚:兵车隆隆声。萧萧,战马嘶鸣声。行人:出发的士兵。○唐·杜甫《兵车行》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军声,军队作战喊杀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作战时防御用的障碍物。逾:越。○唐·杜甫《潼关吏》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捷:胜利。不云输:不报告败绩。○唐·杜甫《遣怀》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汗马:马因奋战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战而疲劳。○唐·刘湾《出塞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军营门。风掣chè:风吹动如牵引。翻:飘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伐鼓:击鼓。阴山:泛指边地的山。这两句形容军威声势雄壮,地动山摇。○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
万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风
殷地:使大地震动。两句写军威雄壮,万鼓齐鸣,如雷声震动大地,千旗飘扬似风扬火势。○唐·高适《塞下曲》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来解围
恩遇:朝廷特别优惠的待遇。恒:常。○唐·高适《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节,节操;为保卫祖同而死。岂顾勋:哪里是为了功名。○唐·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后句写将军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唐·高适《燕歌行》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两句写行军队伍中传出嘹亮的笛声,一行红旗在天山白雪映照之中直上山颠。○唐·陈羽《从军行》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金河:即黑河,唐时设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五关:即甘肃玉门关。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这两句说每年不是守金河就是守玉关,天天只有马鞭和战刀伴随自己。○唐·柳中庸《征人怨》
更催飞将追骄虏,奠遣沙场匹马还
莫遣句:不要让敌人有一个逃回。○唐·严武《军城早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扬新令:发布新命令。○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就尽:将近覆灭。卒:兵卒。日滋:日渐增多。师:军队。○唐·韩愈《张中传后叙》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庸·刘商《行营即事》:“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唐·令狐楚《塞下曲二首》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兵:刀兵,指战争。○唐·孟郊《寒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刀名,此指军刀。关山五十州州:指当时唐王朝不能控制的地方。○唐·李贺《南园十三首》:“~。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甲光句: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闪光。○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烽烟静:指战争结束。不遣:不使。○庸·高骈《南征叙怀》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鸢yuān:一种猛禽,俗称老鹰。两句说战鼓刚起,战斗还没开始,乌鸦和老鹰就凭经验知道将有许多尸体供它们啄食了。暗示战争的频繁和残酷。○唐·于洲洲《塞下曲》
朔风吹雷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朔风:北风。刀瘢bān:刀上留下的累累瘢痕。饮马长城窟: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此句由此化来。○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作者: 影exile 2005-9-30 21:34 回复此发言
--------------------------------------------------------------------------------
3 有关战争的诗词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同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解甲:卸去盔甲,即投降。○五代后蜀·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yān然:山名。勒:刻石。燕然未勒:谓没有破敌立功。《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窦宪迫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宋·范仲淹《渔家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即羌笛。悠悠:悠扬。○宋·范仲淹《渔家傲》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
银山:形容众多土兵铠甲闪闪发光。○宋·陆游《出塞曲》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狂胡:指金兵。草:起草。○宋·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
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河汉:银河。尘:战争烟尘。○宋·陆游《夏夜大醉,醒后有感》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
○《三国演义》第八回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毋:不。戎首:指发动战争的祸首。○《礼记·檀弓》
洗兵海岛,刷马江洲
洗兵:洗刷兵器。刷马,刷净马身。两句意谓洗净兵器和战马,停止战争。○晋·左思《魏都赋》
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天河:银河。洗甲兵:洗刷兵器。两句说怎么能够挽银河之水,洗净兵器而停止战争。○唐·杜甫《洗兵马》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兵气:战争景象。销:化。○庸·常建《塞下曲四首》
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
兵:兵器。○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甲:盔甲。○唐·杜甫《蚕谷行》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1161午,金主完颜亮挥兵南侵,直至长江北岸。废池乔木:荒废的城池和占老的大树。言兵:谈论战事。○宋·姜夔《扬州慢》
战祸
前徒倒戈,攻子后以北,血流漂杵
前徒:前面的部队。倒dǎo戈:军队转向自方攻击。北:败走。血流漂杵chǔ:杵,木槌;血流得把木槌都漂走了,形容杀人之多。此言商纣王与周武王战于牧野,纣王之兵临阵反抗,纣王因而败死。○《尚书·武成》
大兵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粟贵于金
市:市集,此形容人多。易:交换。○汉·无名氏《童谣》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汉·无名氏《战城南》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枭骑xiāo jì:即“骁骑”,良马。驽nú马:劣马。意谓良马冲锋在前,战斗而死,劣马落在阵后,徘徊嘶鸣。○汉·无名氏《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汉·无名氏《十五从军征》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窦dòu:洞。雉zhì:野鸡。旅谷、旅葵:野生的谷和葵。四句写战后的荒凉景象。○汉·无名氏《十五从军行》
销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虮jǐ:虱卵。铠甲句:谓士兵长期从军,铠甲上长满了虱子和虱卵。○三国魏·曹操《蒿里行》
白骨露子野,千里无鸡鸣
○三国魏·曹操《篙里行》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生民:百姓。百遗一:百人之中只活下一个。○三国魏·曹操《蒿里行》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中野:田野中。○三国魏·曹植《送应氏》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健少:年青人。寡妇,指丈夫外出而独居的妇女。○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可怜:可爱。汉家营,唐朝军队的营帐。唐人惯以汉代唐。两句是说,昔日在闺中共同赏玩的可爱月色,如今却常常照着丈夫所在的军营。○唐·沈佺期《杂诗三首》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频年:连年。解兵:撤兵。○唐·沈佺期《杂诗三首》
作者: 影exile 2005-9-30 21:34 回复此发言
--------------------------------------------------------------------------------
4 有关战争的诗词
妾家临渭水,春梦著辽西
著zhu6:到,接。辽西:今河北省与辽宁省相连的广大地区,唐初这儿常常发生战争。○唐,沈佺期《杂诗三首》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寒砧zhēn:砧,捣衣石。寒风中捣衣的砧杵相击出声。辽阳,泛指辽东地区,唐时是征战的前线。○唐,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即葡萄。这两句说每年牺牲许多战士,所得只是葡萄种进于汉家天子而已。○唐·李颀《古从军行》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表达边塞之苦。无那:无奈。金闺:闺房。○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秦时明月句:秦代筑关防胡,汉代在关内外也与胡人经常争战,此句是说设关防胡,由来已久。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飞将:汉将李广,号称飞龙将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唐·王昌龄《出塞》
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
役:服役。丁男:男子。○唐·储光羲《效古二首》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唐·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十年经转战,几处更芳菲
芳菲:花草美盛芬芳。○唐·刘长卿《送友人西上》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耆qí旧:老年人。残:残余。这两句写渔阳经安史乱后,百姓家破人亡。○唐·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古木苍苍乱离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乱离:战乱。○唐·刘长卿《新息道中作》
自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意谓重逢时已经年老,青春已在乱离中度过了。○唐·刘长卿《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赤心报国无片赏,自首还家有几人
片赏:一点儿赏赐。○唐·刘长卿《疲兵篇》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唐·李白《关山月》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良人:丈夫。○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苍生:百姓。○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唐·李白《战城南》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匈奴句:谓古代匈奴民族不事农耕,专事攻伐射猎。白骨黄沙:白骨埋于黄沙土中。○唐·李白《战城南》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唐·李白《战城南》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乌鸢yuān:老鹰。○唐·李白《战城南》
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
邑:城镇。两句写战后荒村的凄景。○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乾坤:天下。疮痍:创伤,比喻战争造成的民生凋
作者: 影exile 2005-9-30 21:34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有关战争的诗词
敝。忧虞:忧虑。○唐·杜甫《北征》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所遇:路上所遇见的士兵。○唐·杜甫《北征》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唐·杜甫《北征》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中夜:夜半。间jiàn道:偏僻小道。○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昨夜春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橐tuó驼:骆驼。旧都:长安。东来句:安禄山攻陷长安,用骆驼
运出皇府珍宝。○唐·杜甫《哀王孙》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爷。尘埃:尘土飞扬。○唐·杜甫《兵车行》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上达。○唐·杜甫《兵车行》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去时:出发打仗时。里正:管乡里的乡官。裹头:包上头巾。戍shù边:防守边疆。○唐·杜甫《兵车行》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武皇:本指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开边:扩充疆土。已:停止。○唐·杜甫《兵车行》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汉家:暗喻唐朝。山东:华山以东。荆杞qǐ:两种有刺的植物,此处说荆棘丛牛,满目凋残。○唐·杜甫《兵车行》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宙无东西
无东西:分不清东西,犹言零乱。○唐·杜甫《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唐·杜甫《兵车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信知:确知。比邻:近邻。○唐·杜甫《兵车行》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温声啾啾
新鬼、旧鬼:战死在沙场的鬼魂。○唐·杜甫《兵车行》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组练:组甲和练袍,军队的服装;借指军队。负:牺牲。后句说为争一尺土地而牺牲百人的性命。○唐·杜甫《遣怀》
国破山河在,城謇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战火。○唐·杜甫《春望》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侧身:恐惧不安,此言因战乱而恐惧不敢正行。寄食:向人讨食。○唐·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新战骨:新战死的士兵尸骨。返:返回家乡。旧征魂:早已战死的士兵鬼魂。○唐·杜甫《东楼》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蒸黎:老百姓。意谓已经没有家可以告别,还要被抓走,叫人怎样做老百姓呢?○唐·杜甫《无家别》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兵戈:指战事。儒术:读书人的本领。○唐·杜甫《独酌成诗》
兵革既未患,儿童尽东征
儿童:青年男子。○唐·杜甫《羌村三首》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万国:到处。戎马:指战争。酣歌:高歌,此指悲歌。○唐·杜甫《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两句写被抓的壮丁与家人分离时的悲惨景象。○唐·杜甫《新安吏》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眼枯:哭干了眼泪。见骨:人瘦弱露骨。天地:指朝廷。两句写送行者眼泪哭干,身体消瘦,朝廷也不会不抓人去当兵打仗。○唐·杜甫《新安吏》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万国:万方。被:覆盖。○唐·杜甫《垂老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桃林:即桃林塞,今陕西灵宝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旧唐书·哥舒翰传》载,哥舒翰在杨国忠的催逼理领唐兵出潼关,与安史叛军交战,唐兵大败,自相拥挤,失足落入黄河而死者数万人。“百万化为鱼”是夸张的说法。○唐·杜甫《潼关吏》
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
迟暮:衰年。丧乱:战乱。○唐·杜甫《寓目》
丧乱死多门
意谓社会战乱的时候,到处存在死亡的危险。○唐·杜甫《白马》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
乾坤:国家。疮痍:疮伤,比喻战后民生凋敝。府库:国家仓库。○唐,杜甫《送陵州路使君之任》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唐·杜甫《征夫》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夷歌:少数民族的歌谣。渔樵:渔人樵夫。两句写听到战伐之事,千家恸哭,声传四野。偏远的渔樵之乡响起夷歌之声,更增加了悲哀的气氛。○唐·杜甫《阁夜》
作者: 影exile 2005-9-30 21:34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有关战争的诗词
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异域:远离家乡的异地。○唐·杜甫《愁》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向:近。○唐·杜甫《蚕谷行》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征求:征敛。戎马:指战乱,此处指安史之乱以来持续多年的战争。○唐·杜甫《又呈吴郎》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戎马,战马。逸:闲逸,厂)唐,杜甫《白帝》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唐·杜甫《三绝》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唐·杜甫《释闷》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入骨
萧瑟:寂寞凄凉。○唐·杜甫《悲青坂》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盂冬:初冬。良家子:指士兵。陈陶,陈陶斜,在咸阳县东。○唐·杜甫《悲陈陶》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四万句:唐军与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唐·杜甫《悲陈陶》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万方多难:指连年战争、宦官专政、藩镇割据、灾难日重的现象。○唐·杜甫《登楼》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丰镐hào,丰和镐都是周的都城,在长安附近,这里指长安。○唐·岑参《行军诗二首》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虏塞:胡塞,指边塞。兵气:战争风云。○唐·岑参《轮色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控:拉弓。都护,长官。○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这两句写安史乱后的凄凉萧条景象。○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粱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故园:故乡,指长安。岑参长期居长安,故多以长安为故园。○唐·岑参《九日行军思长安故园》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征人:士兵。○唐·刘湾《出塞曲》
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
○唐·李嘉佑《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无人花色憎,多雨鸟声寒
○唐·李嘉佑《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乘春句:春天本应播种,但劳力却都去征战了。凋残:农事破坏。佑唐·李嘉佑《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戍shù:从军。佑唐·郭震《塞上》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簧应啼别离后
铁衣:战衣,代出征者。玉箸zhù:箸,筷子;此处形容思妇的眼泪象玉箸。○唐,·高适《燕歌行》
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
乱来:战乱以来。○唐·钱起《宿洞口驿》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楼船:高大的船,这里指战船。意谓农民被召募去打仗了,无人种地,田野里长满了青草。○唐·张继《闾门即事》
只今已勒燕然石,此地无人空月明
只今:如今。勒燕然: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此以勒燕然喻征服了边敌。这两句是说,现在虽然已经征服了这块土地上的敌人,但劳师动众,只夺一块荒凉无人之地。○唐·李益《统汉峰下》
路长唯算月,书远每题年
两句写长期从军在外,离家的日子要以年月来计算。○唐·李约《从军行三首》
田园寥落干戈盾,骨肉流离道路中
寥落:荒芜。干戈:战争。○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乡心:怀念家乡亲人之心。五处:弟兄离散五处。○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居延:占边塞名,遗址在今甘肃省。此处指边塞。○唐·刘禹锡《秋思二首》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昼烛:白天的蜡烛,比喻无用的人。○唐·张籍《征妇怨》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唐·张籍《征妇怨》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富家重作主
官家;朝廷官吏。作主:作土地的主人。○唐·张籍《废宅行》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作者: 影exile 2005-9-30 21:34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有关战争的诗词
辽海:辽东,指当时东北边境。文章:借指文人。哭秋风:悲秋。两句说:边境之地年年征战,文人向何处去悲秋伤时?○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击穷兵是祸胎
拓土:扩张疆土,指发动战争。王道:以仁义治天下的政道。穷兵;穷兵黩武,指好战。○唐·李商隐《汉南书事》
近郊经战后,处处骨成丘
㈧ 求有关语录大全、古典诗词、好词好句、故事大王等有利于我能力提升的文学网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㈨ 描写诗词的好词好句。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